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 蓝藻,每每养殖中后期,遇到最多的就是它,让养殖户最头疼却束手无策的也是它。面对形形色色的蓝藻,我们就真的没有一点办法?下面笔者就蓝藻进行浅析,并结合具体事例,让大家知蓝藻,克蓝藻! 文/海南卓越生物有限公司 吴坡 可怕的蓝藻喜欢什么? 1.三高——高水温、高pH值、高残饵 2.三多——多粪便、多淤泥、多烂青苔 3.三水体——静水、富营养、水草老化而自净能力弱的水体 蓝藻有哪些表现特征? 1.安静无风弱光:漂浮在水体表面; 2.动水有风强光:立体悬浮于水体; 3.底泥发黑发臭,伴随青泥皮; 4.堆积下风呈油漆状且有臭鸡蛋味。 蓝藻会产生什么危害? 蓝藻是喜高温、强光、高pH和含氮高、有机质丰富的静水水环境。所以高温季节是蓝藻大面积爆发的时期。如不处理,蓝藻多的塘口,养殖对象食欲下降,生长缓慢,发生鳃病变、肠道炎等,如严重时养殖对象会慢慢中毒而死亡。如没处理好,或滥用药物消杀,如硫酸铜、高锰酸钾等,虽然其见效快,但对环境的负作用极大,蓝藻一旦大量死亡,水就会剧变,溶解氧会急剧降低,极易造成养殖对象应激缺氧而上草上岸等,最可怕的是蓝藻毒素会比其活着时高数十倍,会直接导致养殖对象死亡。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改变蓝藻赖以生存的“优质环境”为突破口,去抑制蓝藻的爆发;排除不可控因素(如天气的影响),从改变水体的酸碱度、营养源等入手,得出应对方案。 实战实例: 江苏盐城徐老板:有一口40亩蟹塘,近日发现蓝藻肆虐。面对蓝藻的爆发,池塘环境的恶化,他在“消杀”与“养护”中难以抉择,于是联系我探讨对策。取水样检测,pH值高达9.7,氨氮和亚硝酸盐正常,镜检以微囊藻和鱼腥藻为主,少量颤藻和有机碎屑。 结合蓝藻的生长习性,从气候与本池塘情况为入脚点,询问投食(前期料猛吃,近期下降)和用药情况(未肥水,少补菌,期间调水改底较少),并撑船观察水体透明度(10公分左右)及是否有腐烂青苔(塘中坂田有部分青苔因高温而腐烂,且未及时捞出)。 解决方案:首先对池塘水进行排换,增加水体流动,破坏静水环境,同时将8桶乳酸宝发酵2天备用。在使用乳酸宝前一天,用黑臭净氧化底层淤泥,破坏底层营养源,破坏水体聚毒层,为乳酸宝的定植打基础;施用乳酸宝当天下午停料。处理期间选用清源+保肝促长灵+活性蒜宝拌料内服,降解体内藻毒素,解除隐患。 具体步骤和对应视频: 第一天:pH值9.7,先用黑臭净(2亩/包)改良土壤,净化底质,如视频一和视频二; 视频一:未使用产品 视频二:使用第一天 第二天:使用解毒超爽(4亩/瓶)缓解藻毒素,迅速调节pH值,2小时后用乳酸宝+降解灵(1+2用5亩)泼水; 第三天:pH值8.8,使用乳酸宝(7亩/桶)全池泼水; 第五天:pH值8.4,再用乳酸宝(10亩/桶)稳水控水,如视频三。 视频三:使用第五天 小结: 蓝藻从发现到爆发,时间很短。在处理蓝藻的问题上,切勿慌乱,要冷静分析,切忌盲目消杀(一招错而全盘皆输)。所以,笔者建议广大养殖户以防为主,以治为辅,平时多注意观察养殖环境和气候的变化,以及水质和底质的承载力,水草的活力等,定期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多元微生物,做到养水护底,稳定环境。预防工作做得及时到位,就不会导致蓝藻一发不可控制,反而能大大降低养殖风险。 转载声明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未获书面许可,一律禁止转载!谢谢合作!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