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报道, 防城港海洋与渔业论坛圆满落幕的第2天,海鲜指南随与会嘉宾一起考察了防城港重点产业园区和海洋渔业重点项目,其中包括北部湾国际海产品批发市场和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和两家当地企业。 文/图 海鲜指南(seafood-guide) 王诗颖 防城港海洋与渔业论坛圆满落幕的第二天,海鲜指南随与会嘉宾一起考察了防城港重点产业园区和海洋渔业重点项目,其中包括北部湾国际海产品批发市场和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和两家当地企业。 北部湾国际海产品批发市场:集中东兴80%以上冰鲜交易 北部湾国际海产品批发市场与越南芒街市隔河相望,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亿元,拥有商铺398套(多种不同规格),冷库、制冰、碎冰、海水供应、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市场分为活鲜、冰鲜、冰冻、虾蟹贝类等区域,并拥有整套的打货、分拣、包装、运输等商家集群。北部湾国际海产品批发市场集中了东兴80%以上冰鲜交易。 有数据显示,每天从芒街—东兴口岸的进口海产品量达到500吨,每天约有150个集装箱的冰鲜、活鲜海产品通过公路汽运从北部湾销往国内城市。该市场是东兴市第一个在国内同行业规模至大、国际化程度至高的海产品区域中心市场,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个中国-东盟专业商贸枢纽。 称重 上货 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去年互市交易额达18亿美元 对面是越南芒街 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位于东兴市北仑河东岸,距北部湾国际海产品批发市场不到两公里。据东兴市商务局副局长李劲风介绍,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一期占地面积260亩,边民享受优惠政策,每人每日有8000元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的互市进口额度,2016年,互市交易额达18亿美元。近年来由于互市区发展迅猛,将对其进行扩建以支持当前贸易需求,扩建后占地面积约1500亩,拟计划于2017年底全面竣工并投入运营。 东兴海关申报中心 由于手工申报手续繁杂,以前边民完成一票通关作业大概需要40分钟,申报大厅挤满了人,海关每天的业务量固定在1000票左右,而在“互市一指通系统”上线后,边民参与互市交易无需携带任何证件、无需填写任何纸质单证,仅通过读取指纹和车辆刷卡即可实现人员、货物的自动核放,整个过程只需10分钟。海关每天作业量将近5000票。 东兴边民互市贸易结算中心 交易街内设立了交易结算中心,实行统一结算、跨境支付,不需要货币的复杂兑换。据统计,东兴边民互市贸易结算中心每日结算1000至2000笔交易,日结算额为2000万元左右。2016年,东兴中越边民互市贸易交易结算中心完成99.8998万笔交易量,交易额达到122.78亿元。 东兴市人民法院中越商事纠纷特别巡回法庭 东兴市人民法院中越商事纠纷特别巡回法庭位于互市区中间位置,该法庭设立之初专门审理中越两国边境贸易产生的商事纠纷,后受案范围扩大至涉外民商事纠纷,如中越边民之间以及中国公民之间的边境贸易纠纷、运输合同纠纷、租赁合同纠纷、委托代理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调解协议当场兑现,不收取任何诉讼费用,且由中越双语法官参与调解。 海关查验场 水产品商户 除了水产品商户也有农副产品商户和服装商行 小卖部也位于互市贸易区中部 离巡回法庭不远 互市改革、优惠政策、越南劳工吸引投资企业 通过创新边民互市贸易改革,防城港实现贸易增长和转型升级。今年上半年,当地外贸进出口总额367.70亿元,同比增长32.1%,增速高出同期全国水平的12.5个百分点,总值位居全广西第二。 贸易区所在地政府财政部门按收购企业所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总和的10%定期扶持收购企业发展,加上政府大力扶持落地加工企业,今年上半年,边民互市贸易落地加工企业已发展到24家,产值达14.8亿元,同比增长64%。东兴市保通冷冻食品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家,享受落地加工政策后,2016年公司生产总值达112253万元,互市落地加工产值7000万元,年增加当地边民群众收入约5600多万元。 考察东兴市保通冷冻食品有限公司 越南姑娘来中国跨国上班 来源:新华视点 防城港是广西省第一个境外边民入境务工试点,与防城港市毗邻的东盟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可充分利用东盟国家输入的剩余劳动力。截至目前,防城港市已经有18家跨境劳务合作试点企业。试点起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部分企业表示聘用一名越南劳工,每年可以节约用工成本13000元-15000元。试点政策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边境地区招工难、用工贵的问题。第一家试点企业东兴市怡诚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是香港集诚海产有限公司由菲律宾迁移投资于东兴市的一家集海产品及农副产品开发、加工、销售为一体大型企业,吸引其来东兴投资重要因素之一是可以聘用越南劳工。 考察东兴市怡诚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