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 2017年苏北250万吨水产饲料中有35万吨膨化料,2018年则有望突破70万吨,说明很多企业看好膨化料,膨化料将是未来企业间比拼、较量的核心竞争力,也将是颗粒料逐步削弱的变革产物。 文/图 宿迁海大饲料有限公司 夏华 行业背景 近年来,无论集团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江苏众多饲料企业开始放弃单纯只做颗粒料的做法,纷纷进军膨化料板块。2017年苏北250万吨水产饲料中有35万吨膨化料,2018年则有望突破70万吨,据不完全统计,江苏饲料生产线中膨化料线不低于50条,说明很多企业看好膨化料,膨化料将是未来企业间比拼、较量的核心竞争力,也将是颗粒料逐步削弱的变革产物。这种转变来自三方面因素:一、传统的颗粒料产品已经处于同质化竞争状态,企业间已经很难拉开差异化优势,有实力的企业开始转型做膨化料,提高产品和市场竞争力;二、经销商经营颗粒料困局重重,处于利润薄、资金周转慢、恶性赊销的状态,部分经销商为寻求新的转机,敏锐地选择膨化料谋求新的经营出路;三、膨化料作为一种生产资料,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的属性,如果使用得当,其盈利能力要比颗粒料强。 养殖背景 以往养殖户由于养殖观念和池塘管理水平落后,使用生产效率相对低下的颗粒料,有些区域甚至沿袭十多年前使用青草、米糠、菜饼的习惯,这种粗放、低效率的养殖经营模式,有三个弊端:一、鱼塘的生产潜力并未全部发挥,养殖产量低下,产量低就意味着盈利能力弱;二、养殖周期长,年底集中上市,捕获好鱼价的能力弱;三、环境污染严重,饲料出肉率低,残饵粪便多,水环境污染严重。传统的养殖模式是通过控制投入成本来换取利润回报,但近年来急剧增加的塘租、人工成本和严峻的环保压力,倒逼养户不得不改变传统的养殖模式,只有想办法提高产量,才能降低单位生产成本(塘租、人工、电费等);选用生产效率高的配合饲料,才能更容易捕获好行情、降低环境污染。膨化饲料代表了未来养殖发展方向,能够满足高产高效的养殖需求,是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产品,具有颗粒料无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养殖新时代发展的产物。 然而,膨化料在苏北市场也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相对于接受程度较高、普及率广的颗粒料,膨化料是一个“新生事物”,其加工工艺、自身的优势、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必然关系明显不同于颗粒料。笔者长期在苏北地区从事养殖技术服务工作,目睹了早些年部分饲料企业由于自身产品定位不精准,同时也未能够指导客户科学地使用产品,客户的养殖效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甚至对膨化料产生了负面认知。近年来膨化料又呈现逐步繁荣的景象,也是未来“养殖4.0时代”必然的进化结果,在此提醒广大的养殖户和养殖技术工作者在选用膨化料时,需要建立以下清晰地认识: 一、膨化料生产工艺属性 膨化饲料俗称浮性饲料,是经过超微粉碎、高温高压工艺制粒而成,可以有效促使蛋白质变性、淀粉糊化,并杀灭病原菌和钝化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因此,相对于颗粒饲料,膨化饲料具有消化吸收好、抗营养因子含量低、养殖发病率低、饲料转化效率高的特点。此外,膨化料自身基本不含粉末,且具有浮水特点,鱼类吃食状况一目了然,投喂管理方便,不易产生浪费和污染水质。因此膨化料具有颗粒料无可比拟的优势。 二、膨化料要与养殖模式匹配 膨化饲料一定要与养殖模式相匹配。首先企业需要研究、理解清楚当地的养殖模式,只有理解了该模式下的需求点,才能够因地制宜地设计出产品,产品定位是长速快的优势?防病力强的优势?卖相好的优势等?不同的养殖模式产品设计思路各不相同。以骆马湖网箱草鱼养殖模式(表1)为例,结合近三年鱼价变化规律(图1),每年7-9月份鱼价相比其他月份明显要好,显然如果能够在该阶段卖鱼,捕捉鱼价能力越强,养殖效益越好。以2016年网箱草鱼两种用料模式为例(表2),膨化料模式相比颗粒料提早1个月上市,草鱼能够溢价8毛/斤销售,单箱多盈利1万元,可以看出膨化料与网箱热水鱼模式更匹配。 三、膨化料效果表达属性 饲料企业除了要生产好的膨化饲料,还需要有优秀的团队去支撑产品科学落地,确保产品效果正常表达,帮助养户盈利。毕竟在短期内养殖户对膨化料认知是局限的,首先有养户不清楚自己的养殖真正需求;其次,不理解饲料企业产品定位属性。这就需要企业搭建合适的技术服务团队,去帮助养户将产品与模式进行匹配,帮助他们建立清晰地产品认知体系。经常有客户将膨化料与颗粒料比较“长一斤鱼饲料成本”,论“斤鱼饲料成本”,不一定是膨化料的优势,如表2所示,膨化料斤鱼饲料成本有可能比颗粒料高0.1-0.2元/斤,但是膨化料能够提早达到上市规格,捕捉好鱼价的能力强,最终盈利能力显著高于颗粒料。还有客户经常会用“饵料系数”去评价产品效果,这就更难界定了,笔者通过长期的总结分析发现,苏北主流品牌厂家的饲料,草鱼出鱼规格每大0.5斤/尾,饵料系数就会升高0.05(如表3所示),这是因为草鱼规格越大,鱼自身的物质和能量消耗也越大,且饲料转化效率也相对变低,导致料比也会逐渐升高,这是正常的生长和代谢规律。对某一产品单纯的定标饵料系数,是不科学的,只有结合具体的养殖模式谈上述参数才会有意义。 正如心理学上人类接受新事物需要经历获悉、关心、试用、评价、采用这五个阶段一样,目前养殖户对膨化料还处在试用、评价阶段,养殖户的认知是模糊的,这需要行业能够涌现出一批优秀企业率先建立不同养殖模式下效果表达标准,帮助养殖户快速完善产品认知,这样才更加有利于养殖户获得高效的养殖成果,也有利于膨化料在市场的持续、良性推广。 四、保障高效的投喂管理 良好的养殖环境是产品效果正常表达的前提,合理的投喂率是膨化料效果保障的关键要素,膨化饲料有消化吸收能力强、饲料浪费少的属性,其生长性能理应当比同级营养水平的颗粒料有优势,如果膨化料投喂率得不到保障,生长速度可能不及高投喂率的颗粒料。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很多养户往往会进入一个误区,认为膨化料属于高档饲料,往往采用高档低投喂方式,结果膨化料生长速度有可能不及预期。如表4所示,如果膨化料投喂率1.8%、颗粒料投喂率2.3%,膨化料生长速度并不如颗粒料,不能显现膨化料产品价值。 高效的投喂与塘口精细化管理密不可分,饲料投喂量多少取决于池塘中溶解氧、氨氮、亚盐等水体理化指标是否正常,这就要求塘口增氧设备配备齐全,注重日常水质调控、底质改良等工作,保障水体菌藻平衡,溶解氧充足,有害指标在可控范围之内。当然投喂率不是越高越好,需要根据不同的养殖节气下的水质环境、采食情况、粪便情况综合制定合理的投喂率。 五、定期保健提高饲料转化率 尽管膨化料原料熟化度高、抗营养因子含量低,但是高强度的饲料转化率会增加鱼体肝胆、肠道负荷,再加上长期的恶化水质、病原菌、药物胁迫等,长期以往,饲料转化率反而降低、鱼体免疫率下降,甚至卖鱼时出现掉鳞红身等现象。这就提醒大家平时需要做好保健工作,增强鱼体质,提高饲料转化率,有助于膨化料效果表达。目前部分企业已经推出保健膨化料,旨在帮助养殖户提升成活率,解决或者改善投喂、卖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养户定期使用一些货真价实的保健料,确实能够提升鱼体免疫能力,减少发病概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市场上不乏一些浑水摸鱼的厂家,玩弄营销手段、炒作概念,吸引养户眼球,制造新的营销亮点,其保健料仅仅赋予了饲料产品名称功能化,不一定具有保健功能。在此提醒养户朋友们,在选择保健料时,选用品牌信誉度高、研发实力强、产品效果已经接受市场检验过的公司。 结语 随着饲料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高效、环保生长的呼声愈加强烈,膨化料必然是颗粒料变革的产物。如果有一批企业能够真正站在帮助养殖户盈利的角度,针对性地设计满足养殖需求的膨化饲料,并真心诚意地做好技术服务指导工作,我坚信膨化料的“春天”即将来到。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