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报道, 全球最大的岩石龙虾出口商,为了中国吃货把基地扩大了一半,还专门聘请中国员工,也是蛮拼的。 文/ 海鲜指南(ID:seafood-guide) 王诗颖 *感谢 GFC 的 Joanne 和 Meg Jiang 两位女士为本文提供的便利和协助。 近日,全球最大的岩石龙虾供应商吉龙腾渔民合作有限公司在西澳大利亚的威尔士浦正式揭幕其全新的鲜活岩石龙虾出口基地,揭幕仪式上超过400名西澳岩石龙虾商业渔业会成员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这使得吉龙腾的储备容量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了约50%,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加完善针对中国市场的供应链。 吉龙腾新鲜捕捞的龙虾 揭幕仪式现场 全新龙虾基地 不仅如此,基地就建造在距离珀斯国际机场仅4公里的位置,通过空运直送中国市场抵达吉龙腾位于中国的各个仓储暂养基地(上海、北京和广州),亦可进一步缩短鲜活岩石龙虾从捕捞到送至消费者餐桌的时间。 全新龙虾基地 据海鲜指南了解,吉龙腾每年出口到全球的岩石龙虾占全球鲜活龙虾类出口量的30-40%,约400万公斤,出口国家有中国、美国、日本、阿联酋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其中约95%的岩石龙虾都出口到了中国。 全球最大的岩石龙虾出口商,为了中国吃货把基地扩大了一半,还专门聘请中国员工,也是蛮拼的。海鲜指南特意采访到了吉龙腾市场部总监Matt Rutter,一起来了解吉龙腾渔民和这个品牌的故事。 吉龙腾市场部总监 Matt Rutter (图为2017年中食展同期活动) 成立于1950年,坚持每只鲜活的龙虾都由人工挑选 海鲜指南:能向我们介绍一下吉龙腾吗? Matt Rutter:吉龙腾渔民合作有限公司成立于1950年,现已由几位渔民创办的合作社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岩石龙虾加工和出口企业,仍100%由渔民持股、管理和运营并为渔民服务。吉龙腾的Brolos品牌岩石龙虾捕捞自清澈纯净的印度洋海域,它们在印度洋天然的珊瑚生态系统中茁壮成长,口感鲜甜,肉质紧实,营养极高。 我们的渔民全年每天在西澳大利亚丰富的水域中野生捕捞,每只鲜活的龙虾都经由人工挑选,只有强壮有生命力的龙虾才具备选座Brolos鲜活龙虾的资格。 合作捕捞的渔民希望确保自己的产品以最好的质量呈现给消费者,亲力亲为,而渔民合作模式确保了公司运营与渔民捕捞理念一致,还可以让消费者直接了解源头,了解岩石龙虾是具体由哪些渔民捕捞的。 95%的岩石龙虾都出口到了中国 海鲜指南:吉龙腾在中国市场目前发展得怎么样? Matt Rutter:吉龙腾每年出口到全球的岩石龙虾占全球鲜活龙虾类出口量的30-40%,约400万公斤,出口国家有中国、美国、日本、阿联酋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其中约95%的岩石龙虾都出口到了中国。 《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签订以后,吉龙腾与中国企业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以前只和批发商合作,现在渠道更多元化,可以通过电商卖向消费者,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物流运输、供应链上的合作。 因为中国市场巨大的需求量,吉龙腾聘请了很多会说普通话的员工,如客户有需要可以通过邮件、电话、微信直接和澳洲本部联系购买,也可以通过电商或是吉龙腾自身的销售平台购买。 吉龙腾部分团队成员合影 海鲜指南:能保证供应量吗?对资源会不会有影响? Matt Rutter:虽然中国受相关政策影响,高端市场对岩石龙虾的需求量有所下降,但是中国中产阶级消费能力提升,承受得起岩石龙虾的人越来越多。 我们的供应量相对于中国能承担的消费人群,很有自信,但绝不会因此过度捕捞。吉龙腾是全球第一个获得MSC(海洋管理委员会)认证的渔场,证明岩石龙虾可持续捕捞、吉龙腾渔场管理良好,澳洲政府对龙虾捕捞量也有限制,这不仅决定了岩石龙虾的高端定位,更加保证对岩石龙虾的捕捞不会给环境造成负担。 简单处理就可以很美味,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的厨艺 海鲜指南:对于岩石龙虾在中国,你们有什么计划吗?有什么想对中国消费者说的? Matt Rutter:一般来说,卖向海鲜市场的龙虾没有标志和品牌,但是我们想让消费者知道我们是可追溯的高品质产品,知道我们公司的品牌、历史、渔民的故事,建立品牌需要时间但是我们觉得值得。我们出口龙虾已经有70年经验,对中国也有35年历史,希望能积极推动正关市场,市场更加规范化,建立知名度,让消费者了解品牌。 吉龙腾logo 因为中国消费者对尺寸有不同要求,吉龙腾提供了很多规格,可以让消费者全年每天都能购买到想要的龙虾。 龙虾的出肉率很高,处理起来也简单 龙虾沙拉 吉龙腾会积极传达“Brolos岩石龙虾高端但是简单处理就可以很美味”的信息,希望消费者不用担心自己的厨艺。 转载声明 海鲜指南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