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 10月31日,一年一度的“国际水产品可持续发展大会”在青岛海尔洲际酒店拉开帷幕。 10月31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CAPPMA)、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海洋管理委员会(MSC)、水产养殖管理委员会(ASC)共同主办,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CIQA)、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ChinaBlue)、食品安全检学联盟协办的2017国际水产品可持续发展大会在青岛召开,来自中国有关省份渔业主管部门和科研院所代表,国际、国内社会组织代表,以及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和采购企业代表近300人参会。 大会现场 据了解,国际水产品可持续发展大会已连续召开五年,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倡议和口号,已经成为各界共识,成为业界人士努力实践和探索的重要产业发展目标。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崔和会长主持开幕仪式 中国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刘新中、国际合作处处长孙海文,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周雯,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巡视员付日新,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总工程师傅道军,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调研员孙秀云,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国际事务与海产监管主任John Henderschedt,俄罗斯联邦渔业署驻中国代表Andrey Kim,加拿大渔业与海洋部总监Ingrid Schenk,厄瓜多尔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罗斯南,圭尔夫大学食品研究院资深外部董事Paul Uys,WWF中国市场项目主任金钟浩,MSC全球商业总裁Nicolas Guichoux,ASC全球商业总监Esther Luiten,智渔中心主任韩寒等嘉宾出席会议。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刘新中致开幕词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刘新中副局长在致辞中强调,近年来,中国政府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推动渔业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推进渔业供给侧改革,坚持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的方针,以健康养殖、适度捕捞、保护资源、做强产业为方向,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管理手段为支撑,从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加强水生动物资源保护、加强远洋渔业规范管理和实施进出口重要水产品合法认证等方面着手工作,不断提升渔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WWF中国市场项目主任金钟浩先生主持上午大会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崔和会长在题为“新时期中国可持续渔业政策的探索”报告中,从政策导向、资源管理、海洋牧场建设和生态养殖模式推广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国在可持续渔业方面的实践和探索,分析了可持续渔业政策对企业转型、市场拓展和渔业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影响。 2016年已是中国渔业的顶峰之年,2017年产量或减少700~800万吨。十九大后,国家对渔业资源的管理更为严格,政府对海洋保护的重视程度高于历史任何一个时期。伏季休渔期延长一个月,渔民反馈的信息显示,渔业捕捞成本得以降低,而商品率却提高了。中央政府决定,到2020年,渔船数量减少2万艘,总马力减少50万千瓦,捕捞渔业产量下降300万吨。中央政府将向各级地方政府分配指标,签订责任书,实行抽查监督落实政策。长江流域将实现全面禁補,大型湖泊、水库的网箱养殖、围网养殖将逐步清理。国家将推动海洋牧场建设,财政拨款支持增殖放流。国家倡导发展内陆地区的生态养殖、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养殖等环保零排放养殖模式和远海大型网箱养殖模式。 崔和指出,2016年,中国进口水产品570万吨,是世界第一水产品进口国,正关进口410万吨,边贸160万吨。主要的边贸口岸为东盟口岸(100万吨)、东北口岸(30万吨)、西南缅甸口岸和新疆口岸。进口水产品在未来几年呈上升趋势,2020年中国进口水产品有望突破650万吨。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国际事务与海产监管主任John Henderschedt 俄罗斯联邦渔业署驻中国代表Andrey Kim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国际事务与海产监管主任John Henderschedt先生和俄罗斯联邦渔业署驻中国代表Andrey Kim先生在报告中分别分享了美国与俄罗斯渔业资源与水产品贸易概况,以及负责任渔业政策与实践介绍。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周雯女士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周雯女士在报告中介绍了中国水产品认证认可管理体系,今后将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深化认证国际合作互认,促进全面质量管理,提升中国制造品质。 圭尔夫大学食品研究院资深外部董事Paul Uys先生 在可持续水产品市场及消费实践议题中,圭尔夫大学食品研究院资深外部董事Paul Uys先生总结分享了国际可持续水产品市场发展前沿情况。 嘉宾对话可持续水产品市场及消费实践 随后,MSC全球商业总裁Nicolas Guichoux先生,ASC全球商业总监Esther Luiten女士,WWF-德国办公室Nathan Josiah Droesch先生,圭尔夫大学食品研究院资深外部董事Paul Uys先生,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企业社会责任总监陈莹女士一起共同对话可持续水产品市场及消费实践。 分论坛一:中国负责任渔业与水产养殖案例 下午设有两个分论坛,分论坛一由WWF、ASC、CAPPMA共同策划。从生产、流通和市场消费等方面分享了可持续渔业与负责任水产养殖的实践案例,同时还分享了全球水产品可追溯发展形势,并以养殖河鲀和大菱鲆为例介绍了中国水产品可追溯实践与经验。 分论坛二:建设中国可持续渔业水产品数据库:行业信息发掘与融合 分论坛二由ChinaBlue、CAPPMA共同策划,介绍了合作共建基于区域和生产模式的中国可持续渔业水产品数据库iFISH理念和构架,并对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媒介信息工具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智渔执行主任韩寒介绍了“中国为什么需要建立自己的可持续水产品数据库——水产行业国际标准与评级演化历史研究的启示”。 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韩寒 在发展不均衡的市场和社会,中国水产品供应链面临着很多非标准化、信息化程度低的生产、流通过程所带来的挑战。水产品行业涉及的环节众多,能够影响各环节参与者的决策和行为,从而影响产品供应稳定性和质量的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因素也很多,这些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最终产品质量检测报告或标准认证能反映出来的。而这些问题的改善,需要超越单个企业的社会力量,需要政府与市场的协同作用。 但是,迄今为止,已有的行业认知和信息工具尚未能帮助政府和行业清晰的定位这些非标准化过程的关键着力点。行业本身处于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初级阶段,已有信息本就有限,而且相对分散和封闭。 “基于此,我们希望创建一个数据库,开发一套指标体系,挖掘各种与行业相关的信息,多角度解读和转化。最后,主要从政府监管与督导、行业自治与协作两个层面上,评估我国主要水产品在不同生产模式和不同区域下(代表性产区或供应商)在环境友好性、社会责任性、风险控制力等方面的综合表现。”韩寒说。 在随后的对话环节,来自产业界和科研界的朋友们共话“行业可持续发展需要怎样的信息工具?如何促进行业数据采集、共享与跨界应用?”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副秘书长朱亚平 北京海桥市场推广有限公司董事长樊旭兵 北京正泓顺业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红军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宋怿 北京春播科技有限公司高级采购唐华 苏州捷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胡苏吉 主持人:采购商需要什么样的数据和信息来采购好的水产品? 北京正泓顺业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红军:餐饮、酒店、商超等采购商关注的是:在哪里能够买到安全的东西?能不能买到可持续供应的东西?如何保证所提供的产品的质量?所以需要为客户提供他们所信赖的数据和报告。目前主要考察的是当地的环境、水源地的安全性、养殖规模和养殖体系是否健全以及供应体系是否健全等。 主持人:作为面对消费者的超市或者电商平台,对水产品有什么信息需求? 北京春播科技有限公司高级采购唐华:主要目标客户群主要关心的是食品安全,在筛选水产品的时候很头痛,在探讨如何找到安心健康的产品?会重点考察重金属、药残等情况,想要通过iFISH这样专业的数据库获得相应的数据和信息,从而减少很多弯路。 主持人:在做可追溯系统的数据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心得? 苏州捷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胡苏吉:江苏省在政府大力度支持下,此系统已经辐射了几千家企业,对消费者可以实现全过程追溯。存在的问题是数据的真实性需要一定的考究,参与进来的企业都是诚信企业;已经采集了大量的全国性的数据,但是缺乏系统大规模分析这些数据的能力;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是以企业为中心进行数据的开发,期待能够与iFISH进行合作从而让大数据发挥更大的价值。 主持人:对建立中国本土公益性的可持续水产品管理体系的看法?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宋怿:标准、检测、认证、风险评估等都是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都可以为这些评价体系所用。在开发iFISH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抓住主要阶段的主要矛盾,从整个社会的发展前景来看,非营利组织一定会发挥价值,这类组织一定会长大!智渔作为一家非营利组织,最适合开发iFISH这个可持续水产品数据库,因为智渔可以联系到不同的利益相关方,从而将各方力量联系起来。 与会嘉宾分享的其他精彩观点: 北京海桥市场推广有限公司董事长樊旭兵:不能忽视消费者的需求和力量;需要利用新媒体、大数据等方式与消费者更有效地沟通;在这个市场上,各个利益相关方的目标都是没有区别的,但是在不同事情的进展当中,不同主体之间会有争论,需要在此复杂的过程中找到多赢的局面。建议iFISH系统更加市场化一些,根据市场的反馈再进行升级完善,从而赋予iFISH更强的生命力,帮助iFISH长大。 华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张富 华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张富:我们其实是帮助大家做验货和品质担保的,过去的信息是局部的,因为全国各地的采购经理人的认知还是有限的。我们用平台的方式让信息的匹配效率更高,因为货品方面的标准缺失,所以在验货方面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中国现在没有原料层级的标准化,如果有了标准,整个社会的流转体系和流转效率会非常高。 上海新鱼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张栋 上海新鱼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张栋:2007年从做外贸的进出口商转型为做中间商,期待通过将全球最好的食材送到中国消费者手中,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其专业性受到质疑,即是否有数据支撑?有权威机构给背书?现在国家政策方面在讲安全,自然会引导消费者加强对安全性的关注,目前没有可确认的标准化,导致信息很混乱。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