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 草鱼,作为我国一大淡水养殖品种,2016年全国总产量高达589.88万吨,占我国淡水养殖鱼类总产量的20.95%。而脆肉鲩作为传统草鱼产业的延伸和创新,深受广东人的喜爱。 脆肉鲩一鱼多味 说到脆肉鲩,不得不提一个地方,那就是广东省中山市东升镇,它是脆肉鲩的原产地和主产区,且有“中国脆肉鲩之乡”的美誉。在这里,脆肉鲩可谓家喻户晓,聚餐必备,火热程度不亚于内地的“小龙虾”、“大闸蟹”。 养成上市的脆肉鲩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在中山或广东地区炙手可热的美食至今未在国内市场并未全面铺开呢?脆肉鲩产业的快速发展受到了哪些桎梏?该如何才能破局?笔者采访了广东君有饲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君有”)副总裁易勇均。 广东君有饲料有限公司副总裁易勇均 水产前沿:脆肉鲩是如何养成的,养殖过程中需注意哪些关键点? 易勇均:广东中山的脆肉鲩,是普通草鱼长到5-7斤左右后,在夏季喂养120-150天的蚕豆。鱼吃了蚕豆以后,肌纤维变硬、肌肉里面的胶原蛋白含量比普通草鱼高很多,这样脆肉鲩就养成了。脆肉鲩的营养指标可以与三文鱼、鳗鲡媲美! 干蚕豆和浸泡过的蚕豆 脆肉鲩养殖户在喂了100天以上的蚕豆后,会请人“试脆”,即评估脆肉鲩的脆度,脆度满足要求的需要停止喂蚕豆,反之则需要继续喂蚕豆。脆度达到要求的脆肉鲩,就可以当普通脆肉鲩上市,如果需要品质更好的脆肉鲩鱼,还要经过一到二次瘦身,消除体内多余脂肪方可上市。 广东君有脆肉鲩养殖示范基地 水产前沿:这么美味的脆肉鲩还没有强势进入外省餐桌,原因是? 易勇均:脆肉鲩外省市场尚未全力打通,或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不能常年供应。脆肉鲩属季节性的鱼,按照传统的养殖模式不能常年供应,容易断档。 2.烹饪工艺要求较高。脆肉鲩的烹饪对厨师要求很高,宰杀、分割、去刺等都有讲究,按照常规草鱼的做法,则无法呈现它的美味。 3.缺乏产业资本支持。要想让脆肉鲩走出广东,走向全国,需要打通整个产业链,而这无疑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脆肉鲩为中山的地理标志性产品,但之前当地却缺乏相关的企业去牵头打通产业链。 4.缺乏脆度判定标准。脆度目前只能靠人工品尝判定。 水产前沿:据悉,广东君有在布局脆肉鲩产业链,目前都做了哪些工作,分别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果? 易勇均:君有在蒋洪斌总裁的统一布局下,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脆肉鲩事业部,目前已形成我们的加盟户,公司统一提供饲料、蚕豆、动保、养殖技术培训、养殖过程监控和检测、脆肉鲩采购、瘦身、活鱼销售、生加工、有氧运输、冷链、冻品销售、厨艺教授全方位的脆肉鲩产业链。针对前面的脆肉鲩发展瓶颈,广东君有近几年做了一些努力和尝试,也分别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1. 君有刚刚获取广东首家,华南唯一一家“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认证的饲料企业。饲料企业要想长足发展,必须顺势而为,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广东君有研发生产的5种水产饲料产品(101、102、111 悬浮草鱼配合饲料、158脆肉鲩前期膨化配合饲料、168 脆肉鲩后期膨化配合饲料),经历中国绿色食品协会持续近二年的综合审查,日前成功获得“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认证”,被许可使用 “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标志”,这将为君有的未来和脆肉鲩产业链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绿色生产资料认证 2. 公司养殖基地已形成2000亩水面规模,后续可能扩展为3000-5000亩。为了打通产业链,我们首先要保证产品可以常年供应。所以广东君有今年在东升镇拿了不少鱼塘,主要用来给脆肉鲩提供养殖、暂养、瘦身场所。另外我们准备筹建一个厨艺培训基地,用来给合作的餐饮连锁店的厨师提供脆肉鲩厨艺培训和菜品品鉴。 广东君有2000亩鱼塘一角 3. 脆肉鲩行业标准的建立。计划由广东君有牵头,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山大学、中山市海洋渔业局、中山市农业局多家单位参与制定的脆肉鲩养殖、脆度、加工工艺、食品安全等多个行业标准将逐步建立。 4. “检脆仪”的研发。脆肉鲩的脆度很难鉴定,靠人工品尝多少或会出现一些偏差。鉴于此,我们目前正在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同开发一钟检测脆度的仪器,简称“检脆仪”,已有所进展, 相信以后的脆肉鲩脆度检测将越来越规范。 5. 走向终端。目前我们已与国内几家大型餐饮连锁企业在合作,另外还有几家已签约很快就能启动,我们将以活鱼和冻品一并销售,提升脆肉鲩的价值,造富中山脆肉鲩养殖户,力争将脆肉鲩这个本土产品推向全国,为全国销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绿色的脆肉鲩鱼,让更多的人品尝到它的美味。 广东君有的脆肉鲩分割冻品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