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 “水产人如水,万千江河汇聚一起;水产人似舟,风雨同程共乘一舟” 文/图 水产前沿 何鸿浩 陈艺丹 第九届中国高校水产学科发展联席会将由中国高校水产学科发展联席会、湖南农业大学主办,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水产健康高效生产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南省特色水产资源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顺祥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承办,大北农神爽水产科技集团、深圳澳华农牧有限公司、湖南湘云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水产前沿》、中国水产频道合作报道。本届发展联席会于2017年11月8日至12日在湖南长沙举行,吸引了全国各地180位科研学者、高校教师和企业家前来参与。 大合影 中国高校水产学科发展联席会是全国高等院校水产学科及相关单位的联谊组织,旨在加强全国高等院校水产学科间相互交流,提升水产科学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保持水产学科在农科中的比较优势,促进全国水产学科的共同繁荣和发展。可以说,中国高校水产学科发展联席会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水产高校的发展轨迹。 主席台嘉宾 会前,《水产前沿》借机会与中国高校水产学科发展联席会秘书长王卫民教授进行了简短的交流。 水产前沿: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中国高校水产学科发展联席会。 王卫民:中国高校水产学科发展联席会是一个综合性的交流平台。主要就是将所有水产相关的高校都聚集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交流,交流内容包括学员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同时,这也是联席会成立的初心。 水产前沿:中国高校水产学科发展联席会目前进行的工作是什么? 王卫民:除了举办一年一度的交流平台,联席会主要进行的工作在于发现更多的水产高校,并让其加入我们的联席会。其实联席会志在让各个水产高校能够与其他高校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经验与建议,加速水产学科的建设。 水产前沿:目前的水产学科建设处于什么位置? 王卫民:中国水产业是一个大产业,在农业中占比很重,位居世界养殖产量第一位。但是水产学科却是一个小学科,相较于其他科目稍显弱势。所以,我们水产高校要团结在一起,汇集力量积极将建设水产学科,壮大我们的水产学科。 大产业,小学科 我国水产养殖业是一个巨大的产业,但是水产养殖学科却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学科。以湖南省为例,湖南具有天然水域面积2043万亩,养殖利用水面700万亩,水产品产品长期位居全国前列。在2016年,全省渔业总产值达到320亿元。为支持如此庞大的产业,仅凭当前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迫切需要提高学科队伍层次,增加人才培养数量,建设有内容的学科平台。而湖南农业大学水产学科一直在这条道路上奋斗。但其实,湖南农业大学水产学科是我国所有水产相关高校的缩影。国内的水产相关高校同样面临着“大产业,小学科”的现状,但水产人团结共度困难的精神让所有的水产高校选择了携手直面难关,最终形成了如今的中国高校水产学科发展联席会。 具体报告内容请留意接下来的文章报道。 报告一览 麦康森,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院士:鱼类对饲料蛋白的利用 朱作言(殷战代讲),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我国淡水养殖学发展的战略思考 董双林,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环保风暴——水产养殖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颜庆云,中山大学教授:学水产、做水产的感受 谢松光,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从淡水到海洋再回到淡水,我的学术洄游 易敢峰,大北农水产科技集团总裁:互联网+智慧渔业的应用和展望 欧阳小兰,深圳市澳华农牧有限公司总裁办主任:新时代农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分析 三位主持人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王晓清教授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谭洪新教授 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常亚青教授 水产学科建设高校交流环节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肖调义教授 湖南文理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刘良国教授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王春琳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渔业学院刘文斌教授 现场花絮 【关键字】:高校 水产学科 水产养殖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