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报道, 乍见之下,谁都不会想到这个高高壮壮的东北汉子,一个养虾的人,曾经是一名优雅的萨克斯演奏者,曾做过烟台大剧院和威海大剧院的萨克斯声乐部首席;也不会看出来,这么一个成熟稳重的男人其实是个年轻的90后。当大多数90后都还在职场挣扎,还在寻求人生第一桶金的时候,这个人已经身家超千万……他就是威海世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田序远。但他并不满足于此,现在,他有了更大的人生规划…… 文/图 水产前沿实习编辑 曾铃程 威海世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田序远 水产前沿:当初是怎么样接触的养虾?谈谈您养虾的经历吧? 田序远:其实我最开始接触养虾的时候就两个池子,4亩地,挣了50万。第一次养虾在什么都不懂的时候情况下,4亩地挣了50万,那时候瞬间就爆发了,就觉得这个东西太简单了。你想啊,4亩地50万,40亩地就是500万……那时候就开始扩张,给自己挖坑,结果越挖越大,我最高峰的时候雇了32个工人。但是到第3年就出问题了,养的虾暴发孢子虫病,120天才养到120头。所以我感觉养虾第一年当老师,养虾第二年成教授,养虾第三年就成哑巴了……那时候真的是惨,雇的人基本都辞了,就留下几个人,我自己来做,自己抓管理,现在这两年都不错。 威海世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鸟瞰图(受访者供图) 水产前沿:您觉得养虾最重要的是什么? 田序远:关键是你得耐得住寂寞,年轻人就是耐不住寂寞。最开始养虾的时候,没有网,没有电视,我一天就只能琢磨养虾去了。 其次就得看管理,每个人管理重心可能不一样,有的人看中长速,有的人关注蜕壳……我是比较注重水质的管理。一是要将蓄水池给利用起来,而不是把它当摆设。所有流入虾池的水都要经过消毒和爆气,用这样的水养虾才健康。其次要通过控制投饵来控制水质,因为投喂多了,残饵堆积,水质很容易坏,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很多人就不注重这个,控制不住自己,就想虾再吃点、再长点,按100%饱食投喂都算好的了,有的200%、300%都在喂。饵料吃不完就堆在池底,水很容易就败坏了,结果再投药调水,非常麻烦。反而你把投喂量控制在6、7成饱食量,虾吃得也好,池底也干净,排的才是污,而不是料。而且这样长得也不慢,去年,我养的虾88天最大达到了15头,今年90多天平均也在30头左右。 场里的蓄水池之一 水产前沿:现在养虾风险很高,如何才能赚取更大效益呢? 田序远:根据市场行情来决定。在山东威海这边,3-6月和7-10月价格差了差不多1/5,40个头的在这里卖到27-30元/斤,而越早越贵。但到了9、10月份,不但要虾好,虾齐整,还要有量,别人给你面子才有20块/斤。这就涉及到一个经济学的问题,3月份开始养的时候,我们为啥不能在最开始时多投苗,就从小虾开始卖,那个时候3月份放的虾,70头的价格就等于现在30头的价格。根据市场的灵动性,开始时市场上虾很少,有虾就值钱,完全可以多放,多养,把投苗密度提高,从虾达到经济价值以后就开始陆续出虾。每个池子可以分3到5批卖完:70头卖一次、60头卖一次、50头卖一次……要根据实际状况进行经营,如果虾的密度和虾的状态都非常好的话,那直接最后一锅端也可以。 举个例子,这个池子里面有50万尾虾苗,长到50个头的时候不是一万斤吗?现在卖掉2000斤,还剩8000斤,再养到40头的时候,不又是一万斤吗?又卖5千斤,就剩20万尾。池子里20万尾那不就随便玩了吗?先通过前期把成本给收回来,后期想养大虾就养大虾,想着急回家就养小虾。好多人是不敢折腾,不敢分批卖,觉得分了会出问题,但只要把分虾、出虾的过程做好就可以了。 养出来的大虾(受访者供图) 水产前沿:现在工业化循环水养殖讨论很火热,您是怎么看待的? 田序远:循环水养殖肯定是要做。现在水资源越来越少,能养水产的地方国家控制得很严,所以涉及到“水”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再加上现在好多的费用其实都体现在水处理上。所以循环水养殖是未来必然的趋势。 现在循环水养殖面临如下几个问题,一是现在循环水养殖没有非常成熟的循环水设备系统。大多数还是实验,真正投入运行的还是比较少,大家对它了解不多;二是循环水设备还非常的贵,一般的小养殖户也用不起。现在养虾的有几个成功的呢?又有几个能够连续成功的呢?如果他不能连续成功,他哪儿来钱去弄这个循环水;三是现在好多养殖户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对循环水还是持怀疑态度,不知道对养虾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弊。 但是循环水是个大的趋势。现在中国人投资都是这样,他不去管你孙子辈的事,他管的只是先把钱挣到手了再说,哪有什么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假如我那地方永远不缺水,你那循环水设备就出厂价给我,我都不要,要它干啥,但是现在大环境就是水越来越珍贵。 所以必须要有人去做这个事,我们公司也会跟韩国的TPL公司进行合作开发循环水养殖系统。现在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是得先去做,把这东西拿过来试一下,才能知道结果。 打包的大虾(受访者供图) 水产前沿:从最开始做音乐到从事养虾,现在又要大胆的尝试循环水养殖,这是怎么样的一种魄力呢? 田序远:我们就是要打破传统,得有人先去把螃蟹吃一口,看到底怎么吃。为啥我们水产养殖养出来的东西那么被动,就是两个字,传统!养殖方式是传统的,销售方式仍然是传统的,所以这个行业你做下来还是传统的,但问题是这个行业是传统的吗?这是个产业,是可以进行转型和变化的,那么怎么转型,怎么变化?你看大街小巷,所有的东西都会和这个“马老板”有关系,“马老板”是谁?就是马云、马化腾。他们是线上的,他们所谓云系统就是一个系统覆盖了所有的环节。那么我们能不能跳出这个产业链,去寻求更多的发展,让我们的虾换一种方式,进到老百姓的餐桌上,让他们得到实惠,同时我们得到利益最大化。可能这个时候就会有人说了,这样虾贩子没法活了,但是时代就是这样,时代促进产业的变化,时代的变化促使产业链的一部分被淘汰。这就像是工业革命,咱们现在就是在做水产业当中的工业革命!不能是老去想老去说,得有人去做。怎么做,那么大伙在一起就该想这个东西,得去做,大胆的做!得有人先去把螃蟹吃一口,看到底怎么吃。 基于对中国工业化与智能水产养殖思考与探索,《水产前沿》杂志、中国水产频道将联合行业各领域的前沿专家、企业,以及国内规模化养殖者,11月20日在青岛紫玥铂尔曼酒店举办“中国工厂化养殖3.0时代的冷思考——第二届中国工业化与智能水产养殖前沿论坛”。希望能通过此次活动,聚集广大业者,探讨行业前沿问题,并为已经进入工厂化养殖或仍在观望的养殖者搭建互相交流平台。 第二届中国工业化与智能水产养殖前沿论坛 中国工厂化养殖3.0时代的冷思考 时间:11月19日报到,20日全天会议 地点:青岛紫玥铂尔曼酒 会议亮点 实力:汇聚国内工厂化养殖主流企业,及众多规模化养殖群体; 实战:汇聚国内最前沿的实战企业与专家,直击痛点,正面问题; 探索:聚集产业最前沿,探索转统水产养殖的转型升级,工业化与智能水产养殖的实现路径; 人才:国内工业化与智能渔业相关领域的高端人才齐聚,找人和被找的绝佳机会; 品牌:多位业内最具探索精神的营销高手,一起玩转新时代的水产品电商、新零售与社群社区营销,成就终端品牌。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