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首届“深远海养殖技术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上海顺利召开

2017-11-29 11:45| 发布者: 御城雪| 查看: 56334| 评论: 0|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2017年11月29日,首届“深远海养殖技术发展国际研讨会”顺利在上海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主办,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和美国国际铜业专业协会承办。中国水产科学 ...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

    文/图  水产前沿编辑 李静

参与会议人员大合照


  2017年11月29日,首届“深远海养殖技术发展国际研讨会”顺利在上海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主办,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和美国国际铜业专业协会承办。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崔利锋、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王鲁民、国际铜专业协会上海代表处总监高屹峰,以及国内外水产养殖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科研人员、业者共5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崔利锋院长向来自美国、智利、挪威、德国、荷兰、日本、韩国等世界各地的与会专家和企业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做了“强化科技支撑,创新推动深远海养殖发展”为主题的讲话。

  此次国际研讨会会议主题为“深远海养殖技术发展”,并分为“深远海养殖相关装备与工程”、“深远海养殖相关品种与养殖技术”两个专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王鲁民研究员在研讨会上做了题为《深远海养殖发展战略探讨》的主旨报告。

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王鲁民


  王鲁民:2026年,全球的渔业产量将达2亿吨,其中水产养殖是未来10年渔业增长的主要助推器。主要养殖增长将在中国,其增长量将达1700万吨,约占全球养殖增量2600万吨的2/3。

  中国水产养殖发展主要有以下模式:

  1.大水面生态增养殖;2.工厂化循环水养殖;3.池塘工程化循环水;4.种养结合稻田养殖;5.海洋牧场立体养殖;6.深远海设施养殖。

  全球海洋渔业资源总体状况不容乐观,过度捕捞依然严重。而近岸网箱设施养殖面临养殖密度过大、局部水域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为实现我国海水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亟需拓展养殖新空间,实施深远海养殖战略。

  逐渐完善和体系化的网箱设施养殖产业是深远海养殖发展的基础,养殖鱼类提质增效是深远海养殖的原动力,良好的养殖环境是改善品质的有效途径,防海洋生物附着等新材料和设施装备的创新是养殖水体良好交换的保障,船舶和海工等相关技术集成应用于深远海养殖设施构建是设施大型化和推向深水区的重要支撑。

  目前,我国在远海大型牧场式围栏设施研发与养殖应用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在面向深远海开放性海域的大型养殖设施智能化及养殖技术等发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今后,须强化深远海养殖设施与装备的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开展深远海养殖设施装备与相关技术的集成创新,构建面向开放性海域的大型养殖设施系统;同时,开展适用于深远海特定海域的健康生态养殖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构建以突出养殖水环境和提质增效为目标的健康养殖模式,制定深远海养殖技术规范;通过合理规划,以点带面,构建深远海养殖全链条一体化的养殖体系,逐步提升深远海养殖系统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部分重要参会嘉宾



       精彩花絮:





  【关键字】:深远海  养殖技术  研讨会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