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新台风“天秤”今日进入南海,注意防寒

2017-12-23 18:18| 发布者: 一片云| 查看: 69311| 评论: 0|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综合整理

摘要: 今年第27号台风“天秤”(强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今天(23日)上午8点钟位于苏禄海海面上,距离我国永暑礁东偏南方约830公里,就是北纬7.8度、东经120.3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0级(2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82百帕, ...
        中国水产频道综合整理报道,

      葵花-8号卫星监测到的正在菲律宾的27号台风“天秤”动态云图(时间段:  12月22日14时00分至22日23时00分)

  


  中央气象台23日10时继续发布台风预报:
  
  今年第27号台风“天秤”(强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今天(23日)上午8点钟位于苏禄海海面上,距离我国永暑礁东偏南方约830公里,就是北纬7.8度、东经120.3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0级(2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82百帕,七级风圈半径220-30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50公里。
  
  预计,“天秤”将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继续向偏西方向移动,将于24日凌晨前后移入我国南海东南部海面,强度将再次加强,最强可达台风级(12-13级,33-38m/s),穿过南沙群岛附近海域后,将于26日凌晨前后趋向于越南南部沿海。
  
  受“天秤”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23日14时到24日14时,南海大部、巴士海峡、北部湾有7-8级大风,其中南海南部的部分海域风力可达9-10级,台风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和地区风力有11-12级,阵风13级以上。
  
 
  
  
      珠海、澳门、中山、江门……广东都注意
  
  一波新冷气再度南下
  
  在台风和冷空气共同影响下
  
  不仅要降温
  
  还要迎来大风天气
  
  赶紧提醒家人朋友这几天务必注意保暖防寒

  
 


     国家海洋预报台今天发布海浪黄色警报
     


  受今年第27号强热带风暴“天秤”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预计12月23日夜间到24日白天,南海南部将出现4到7米的巨浪到狂浪区。
  
  国家海洋预报台提醒在上述海域作业的船只注意安全,沿海各有关单位提前采取防浪避浪措施。
  
  未来两天近海预报
  
  预计明天,渤海、黄海、东海北部有2.5到4.5米的大浪到巨浪区;东海南部、钓鱼岛附近海域、台湾以东洋面有2.5到3.3米的大浪区;台湾海峡、南海北部、中部、巴士海峡有3到4米大浪到巨浪区;南海南部有5到8米巨浪到狂浪区;北部湾有2到3米中浪到大浪区。
  
  预计25日,渤海、黄海、东海大浪区减弱消失;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大浪区维持,浪高2.5到3.5米;南海、巴士海峡的大浪区维持,浪高4到7米。
  
  温馨提示:水产养殖需加强防范
  
  中央气象台、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提醒受大风影响海域航行、作业的船舶和人员应回港避风,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相关部门应加固港口设施,充分做好防范准备。养殖户朋友要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台风登陆信息,提前做好防台准备。同时,台风一来,气温变化剧烈,寒冷加剧,广大养殖户朋友要警惕台风带来的降温影响,做好防控工作!
  
  降温天气来的危害
  
  一、环境突变
  
  1、水温剧烈变化。表层水温低于底层水温,相差2-3℃,部分地区差别更大。水产动物是变温动物,对水温的变化尤为敏感。此时的水温变化使水体形成热分层,加剧上、下水体对流,底层大量未分解的有机质(粪便、死藻、浮游动物尸体等)和有害物质(氨氮、亚硝酸盐等)会进入水体,在不同程度上引起水产动物的应激反应。
  


  2、打破生态平衡。降温天气会破坏浮游植物(藻类)、浮游动物、微生物菌群等的平衡,同时水体中各种理化因子及水生生物指标发生变化,水体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受阻,加剧水体的不稳定性。稳定决定存活,水体不稳定是水产动物发病的主要诱因。
  
  二、溶氧不足
  
  充足的溶氧是保证水体稳定和水产动物正常生长、生理代谢的必要条件。降温天气造成的“翻底”,使池塘底部大量有机质进入水体,增加耗氧,同时降低水体自净能力和产氧能力,水体中碳酸盐等缓冲体系稳定性降低,氧化还原电位降低,水中还原性物质增多,毒素积累,会诱发及加重病害。
  


  三、应激反应
  
  降温天气给水产动物带来各种应激反应,如摄食减少或停食等,严重者出现死亡。因此,增强水产动物抗应激能力和抗低氧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工作。
  
  预防措施
  
  一、保持水质稳定,提高水体净化能力——防“水变”
  
  1、及时补充碳源,稳定水体。碳是保持水体藻相、菌相平衡,并维持细胞营养代谢的重要物质,及时补充可溶性、易利用的小分子碳源,对净化水质、稳定水体作用大。
  
  2、正确使用微生物制剂。微生物制剂可以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可以分解有机质,促进藻类繁殖;能加快水体净化速度,促进物质循环,稳定水质。
  
  3、勤改底。用降解性底改代替吸附性底改。
  
  二、多增氧,提高水体氧化能力——防缺氧
  
  1、加大增氧力度。特别是底层增氧。
  
  2、提高增氧物质浓度。特别是高密度养殖池塘。
  


  三、加强人工防控,减少病害发生——防病害
  
  1、控料,及时减料或停料。
  
  2、正确诊断,合理用药,减少损失。部分鱼体冻伤后感染水霉,处理时要避免使用刺激性大的“消毒剂”,同时注意改良水质,加大增氧,防细菌感染。
  
  各种养殖模式应对措施及寒潮后处理措施
  
  1、海水网箱养殖
  
  (1)网箱养殖减少操作,尽量不拉网箱;
  
  (2)适当减少投饲次数,或暂不投饵;
  
  (3)已达到商品规格的鱼类,可及时起捕。
  
  2、海水围塘养殖
  
  在寒潮来袭之前,加固塘坝,提高水位,保持池塘水位在1.5米以上,滩面水位达到0.5米以上;如果养殖池较浅,无法保持较深水位,可对已达到商品规格的水产品及时收获,不能收获的,应在低温来临前及时转移,防止水产品受寒受冻遭受损失。
  
  3、设施养殖
  
  (1)检查大棚等保温设施和充氧、供暖设备,修补被损坏的薄膜,备足燃料,保证养殖生产正常运行;
  
  (2)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开起加温设施,保证温棚内的水温恒定;
  
  (3)灾害发生后,及时清理顶棚积雪、积冰。
  
  4、淡水池塘养殖
  
  (1)在低温雨雪冰冻来临之前,增加池塘蓄水量,提高保温能力,一般要求水深在2米以上为佳。
  
  (2)中华鳖外塘养殖过程中应避免在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临时加水,以免造成鳖上浮而出现冻伤、冻死等现象。
  
  寒潮过后,建议及时开展以下工作
  
  1、制订恢复生产实施方案。要求三早:“早谋划、早部署、早启动”。重点是四保:“保苗种、保生产、保供给、保安全”。
  
  2、加强管理。对受冻死亡的水生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和水体消毒,并做好日常巡塘、水质监测和疫病预防等工作。
  
  3、抓紧做好养殖设施的修复工作。特别是供电、抽水、增氧设施的修复。
  
  4、做好恢复生产的技术服务工作。渔技人员要及时进村入户,帮助养殖户分析灾情,开展技术服务。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