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虾蟹体系总结大会透露了哪些信息?

2018-1-25 09:17| 发布者: 御城雪| 查看: 74897| 评论: 0|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2017年年中,“国家虾产业技术体系”扩增为“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现在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的研究品种包括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中国对虾、日本囊对虾、罗氏沼虾、日本沼虾、克氏原螯虾、中华绒螯蟹、拟穴青蟹 ...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

  1280页,写满了2017年我国虾蟹体系全体成员的努力与成果。

  文/图水产前沿何鸿浩


  2017年年中,“国家虾产业技术体系”扩增为“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现在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的研究品种包括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中国对虾、日本囊对虾、罗氏沼虾、日本沼虾、克氏原螯虾、中华绒螯蟹、拟穴青蟹和三疣梭子蟹。岗位专家增至32位,综合试验站增加至26个。

  2018年1月22-26日,“2017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年终总结、考评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会议”于福建福清召开。全国各地110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总结2017年虾蟹产业的发展,探讨产业的未来趋势,并制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本次大会主办单位为中山大学,承办单位为依托于福建省融盛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福清综合试验站。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科技与质量安全监管处王雪光处长

  会上,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科技与质量安全监管处王雪光处长对新加入体系的成员表示欢迎,并感谢体系内的所有成员为虾蟹产业的发展不懈努力。同时希望新成员明确自身任务,迅速融入体系中,积极开展相关工作。

  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何建国

  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何建国表示今年体系的工作在各方面都得到了不错的成果,对虾肝病毒生态防控技术与绿色养殖模式上有所发展;初步建立了对虾种质资源库,联合育种取得成效。而且,找到了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坏死症和白便综合症的直接病因,有两大直接原因和一个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之一是凡纳滨对虾自身的摄食习性所决定,凡纳滨对虾大部分处于摄食活动中,不但摄食饲料还摄食池塘中的有机碎屑和其附着的细菌;直接原因之二是生态系统出现紊乱;根本原因是池塘底部累计富营养化物质及生态系统营养不平衡。同时,体系已针对病害问题、良种缺乏、资源短缺和现有技术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相关工作,研究内容围绕虾蟹产业绿色发展,并覆盖到虾蟹全产业。

  同时何建国表示,体系在2018年除了高质量完成任务和继续开展科研竞争力提升计划外,还将继续开展科技扶贫工作,加强宣传工作,并起到科技示范带动作用。2018年计划示范体系核心科技1.5万亩,示范10万亩,辐射100万亩,培训养殖技术人员1万人次以上,在产业界种起到科技引领作用。

  会议现场

  选育工作进展大好,重点目标之一是SPF

  2017年的选育工作进展很大。初步构建了4种对虾、3种淡水虾、3种蟹类的种质资源库,建立了70个种质资源库,为接下来的选育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同时,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培育生长、抗病与抗逆新品系10个,新品种性能提高5%以上。斑节对虾“南海2号”和日本沼虾“太湖2号”新品种通过农业部水产原良总委员会审定。耐高温新品系“闽海2号”正在选育中。“长江1号”蟹种培育面积超过29000亩,“长江2号”成蟹养殖面积达52.78万亩,繁育拟穴青蟹SPF新品系苗种6.8万只。总体而言,良种选育取得成效,生产应用效果显著,各品种目标仍是SPF苗种。

  营养饲料研究有突破,但成本仍是关键

  会上了解到,我国2017年对虾饲料约141万吨,相较2016年(137万吨)变化幅度不大。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在营养饲料方面开展了饲料原料营养分析研究。成果研发凡纳滨对虾苗期人工配合饲料,在生长方面具有优势。研究了有机酸对对虾苗期抗应激能力及虾青素和雨生红球藻对对虾苗期健康的影响。同时,对蛋白原替代工作进行了研究,对鱼粉替代问题有了知识储备。我国对蟹类配合饲料的使用仍不普及,蟹类配合饲料已有成熟产品,可以全程投喂。了解后,一是养殖户的习惯问题,二是饲料的成本问题。接下来,仍会在降低饲料成本问题上进行深入研究。今后,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仍会进行高效环保饲料的相关研究与开发。

  病害防控,未知病害需警惕

  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多年研究后,建立的生物防控技术可基本解除白斑综合症(WSS)对我国对虾养殖的威胁。同时明确了虾肝肠胞虫(EHP)主要感染途径以及感染的组织特异性。完成了EHP、CQIV、WSSV、IHHNV四重定量PCR检测试剂盒,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减少工作量并降低检测成本。研究表明,“黑脚病”并不是虾虹彩病毒(SHIV)的特征性病状,而罗氏沼虾“白头病”更符合虾虹彩病毒(SHIV)的特性。初步推测“黑脚病”为凡纳滨对虾死后因池塘原因氧化后造成的死后症状。产业调研中发现的一些未知病害仍在研究中,如池底白斑原因及其风险和育苗场蚤状幼体期的掉苗问题。

  养殖模式,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农业

  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根据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和目前的养殖现状,开发并推广了轮作、共作、混养和工厂化等新型和改进型养殖模式。尤其在生物絮团工厂化系统上得到了很好的突破,从过去的纯异养型生物絮团系统转变为异养型与自养型组合系统。养殖效率得到大大提高,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同时,体系也为池塘环境改良理化调控研发了4种产品,并研发了移动投饲船、新型翻板式推水装置和高效率螺旋桨式推水装置。

  副产物与加工保鲜产业,正在迅速崛起

  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近一年来对虾加工副产物的生物法绿色全利用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建立了多种绿色提取方式,有效解决了传统加工过程的环境污染问题。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研究代表着虾蟹的全利用,能够有效利用虾壳、虾头、蟹壳之中的物质。体系也完成了二氧化碳和低温联合胁迫进行了凡纳滨对虾无水保活关键技术研究,已有多次10h内成活率80.4%的示范应用。并在2017年开发了11款水产休闲食品,4种提取工艺和5种对虾调味品。

  全国试验站各地开花

  全国各地的试验站积极配合体系的工作,并完成安排的任务。各试验站的工作主要为,对当地水产养殖工作起到示范和指导工作,对当地的养殖规模、发病情况和水质状况等相关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对各种养殖模式进行养殖试验。

  各岗位报告人:

  育种技术与方法岗位徐洵

  凡纳滨对虾育种岗位陈晓汉

  图为代讲人:南海水产研究所周发林副研究员(斑节对虾育种岗位江世贵)

  中国对虾育种岗位何玉英

  日本囊对虾育种岗位毛勇

  罗氏沼虾育种岗位杨国梁

  日本沼虾育种岗位傅洪拓

  克氏原螯虾育种岗位唐建清

  中华绒螯蟹育种岗位周刚

  拟穴青蟹育种岗位马凌波

  三疣梭子蟹育种岗位刘萍

  对虾营养需求与饲料岗位田丽霞

  淡水虾营养需求与饲料岗位刘波

  海水蟹营养需求与饲料岗位周歧存

  淡水蟹营养需求与饲料岗位陈立侨

  病毒病防控岗位杨丰

  细菌病防控岗位黄倢

  寄生虫病防控岗位陈启军

  靶位与药物开发岗位李富花

  蟹病害生态防控岗位郭志勋

  养殖设施设备岗位陈军

  养殖水环境调控岗位曹煜成

  工厂化养殖岗位李健

  虾生态系统养殖岗位孔杰

  淡水蟹生态系统养殖岗位成永旭

  海水蟹生态系统养殖岗位王春琳

  副产物综合利用岗位毛相朝

  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评价岗位马兵

  虾加工与保鲜岗位吉宏武

  蟹加工与保鲜岗位陆剑锋

  产业经济岗位孙琛

  【关键字】:虾蟹体系   大会信息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手机端每日水产新闻
    水产行业在线交流
    水产图片新闻
    水产会讯
    水产价格行情
    水产行业招聘
    水产养殖池塘出租转让
    水产前沿杂志订阅
    河北渔业期刊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