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栾生研究员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会前,小编们到全国多个南美白对虾主养区走访,众多虾农都表示选虾苗就像在赌博,好坏全凭运气,排塘率居高不下。是环境变化?种质退化?还是“外国种”不适应国内环境?本土化选育能解决这个问题?会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栾生研究员对南美白对虾种虾家系选育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对国内外亲虾的情况进行介绍。 这几年,正大、科拿湾、夏威夷SIS和新加坡SIS等品种占领了大部分的虾苗市场。当前,国内种虾需求量大约是150万对/年,而我国南美白对虾种源高度依赖国外,每对种虾高达1000元、幼体20-25元/万尾,成本高、不可控。国内对虾新品种虽然逐步引起大家的重视,但只占了大约5%的比例。一旦出现国外种业公司停止供种的情况,自主苗种品牌就会出现危机。 其实,在传统育种技术、细胞育种技术及分子育种技术上,我国处世界领先水平。但水产家系育种技术70年代初起源于挪威,一直是我国育种技术研究的空白点。为了填补这方面的空白,2004年6月5日,中挪水产育种合作项目“水产养殖动物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的引进与示范”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签定。 目前,研究机构也在破解“有种、缺繁、少推广”的产业难题,建立数据库,制定配种和扩繁方案。 至此,小编不再赘述,附上PPT原件供大家参考,请勿抄袭或盗用报告嘉宾的原创内容,谢谢!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