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陈立侨:河蟹营养研究与饲料开发进展

2018-3-20 10:43| 发布者: 御城雪| 查看: 84167| 评论: 0|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3月20日,“第六届华东地区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技论坛”精彩继续。会议由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委员会、宁波大学、浙江万里学院主办,上海海洋大学、苏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州师范学院、中国水产科 ...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

  3月20日,“第六届华东地区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技论坛”精彩继续。会议由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委员会、宁波大学、浙江万里学院主办,上海海洋大学、苏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州师范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大北农神爽水产科技集团、广州市信豚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诚一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广东德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天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丰宇海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华诺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浙江诚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Phileo-乐斯福动物营养与健康事业部、浙江华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赞助,水产前沿杂志也作为本次深度合作媒体,中国水产频道为合作媒体与参会人员一起探讨“新时代水产饲料产业的机遇与挑战”。延续昨天的参会热情,今天的会议现场仍然满座。多位专家也将他们的实验结果和饲料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华东师范大学 陈立侨

  华东师范大学陈立侨:《河蟹营养研究与饲料开发进展》

  世界蟹类约有4500余种,中国有近800种,其中不少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已进行人工养殖的主要有中华绒螯蟹、拟穴青蟹和三疣梭子蟹等几种。1990年河蟹的产量仅0.48万吨;2000年增加到20万吨;2016年总产为81.21万吨。目前,河蟹主要养殖区域为江苏,2016年江苏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43.6%。

  虽然这几年的养殖产量逐步扩大,但河蟹的产量是同比有所下降的,这可能是因为产能过剩。

  发展到目前,产业尚存在部分问题:

  1.大眼幼体“鱼龙混杂”,优质蟹苗难求。良种的覆盖面较窄











  2.养殖环境恶化,病害发生频繁

  3.配合饲料不完善,使用率偏低

  4.河蟹养殖综合效益低下,产能可能也因此过剩

  中华绒螯蟹营养研究与应用经历了3个阶段,接下来的研究目标则是全程使用配合饲料培育高品质河蟹。

  以下,河蟹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笔者将以PPT的形式呈现。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