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 3月28日,“2018首届中国鳜鱼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佛山龙江碧桂园凤凰酒店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水产前沿杂志、中国水产频道主办,三通生物工程(潍坊)有限公司、台州金湖机电有限公司协办,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水产协会联合协办,广东德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天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鱼兴港水产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广添饲料有限公司、广州精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江西来融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浙江东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赞助。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杨弘、中山大学海洋学院院长何建国、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副院长梁旭方、全国工商联水产商会鲜活水产委员会技术顾问姚国成、日本国立爱媛大学教授,海童饲料营养配方负责人高桥隆行、日本鱼病学会评议委员,著名鱼病专家(教授)水野芳嗣、中山大学教授李桂峰、上海海洋大学教授赵金良、湖北省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吴遵霖、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叶星、中山一力农业研究员叶卫、清远宇顺技术总监徐伟辉、徽三农产品总经理吴永学、三通生物工程(潍坊)有限公司总经理韩柏升、台州金湖机电有限公司销售经理万贵林、广东德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华中大区经理黎宗祥、广东天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国强、佛山市鱼兴港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时忠、佛山市顺德区广添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伍广添、广州精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文、江西来融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秦晋、浙江东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华东等行业精英和养殖户共200多人参加本次论坛。 鳜鱼,作为我国近年养殖产业的热品之一,在2016年,其年产量已突破30万吨的大关,鳜鱼价格也一直走高。众所周知,鳜鱼具有终身进食“活鱼虾”的特性,人工配合饲料的驯化也是这几年才有所突破并逐步推广,所以鳜鱼饲料的发展与普及率仍有的很大提升空间。而鳜鱼在良种选育方面也有新的进展,并获得可喜的成绩。总体来说,整个产业目前正处在大突破的前夜,大家都在期待雄鸡啼白,东方破晓的那一刻。 针对产业的进展和难点,众多嘉宾都在会上做了分享和解答,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中山大学李桂峰《中国鳜产业发展概况及前景》 我国鳜鱼养殖从以天然捕捞为主的鳜鱼的人工试养到鳜鱼的人工繁育成功,再到2008年鳜鱼人工养殖产业鼎盛发展时期,苗种和模式的研究有了许多进展经历了许多年。全国的养殖产量在2010年前后经历了两次跨越式的发展,2010年之后则处于平稳发展的态势,在2016年突破30万吨。 然而,当前鳜鱼产业发展中仍面临许多问题。 食品安全:自从水产品安全纳入监管后,十三年间,孔雀石绿与鳜,每年都上报上网。鳜产业早几年几乎成了高危产业。结果导致养鱼的不能卖,卖鱼的不敢销,吃鱼的不愿买。然而,其文化属性使得产量和价格都持续的小幅提升。 种业发展缺乏科学的指导:过度近交导致种质退化,鳜生长性能、抗逆抗病性能受到影响。养殖普通鳜个体的生长性状平均下降20-30%,抗逆性差,养殖平均成活率仅60%左右。鳜种苗生产中种苗畸型率升高,达到近30%。 产业发展对饵料鱼的依存度高:供求的应节性、依懒性问题突出,1:4的养殖面积配比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且饵料鱼受制于季节,饲料鱼贵且难找。 病害问题突出:在造成大量养殖鳜死亡的同时,也浪费了巨大的饵料鱼资源。特别是虹彩病毒ISKNV危害严重,感染鳜7-10天死亡率接近100%,曾导致我国养殖鳜减产30%。 制种技术单一,配套技术不足:从表格可以看出,养殖周期在一年以内,雌性的生长速度比雄性有优势,但在1年之后,雄性的生长速度高于雌性。所以,可以根据其生长阶段的不同来改变出塘时间,不应当只是生产雌性鳜鱼。 众多问题限了制鳜鱼产业的发展,但也说明了鳜鱼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从选育方面来说,根据养殖端的需求,目前,全雌翘嘴鳜的诱导、抗逆性强的杂交鳜、易驯化的种苗都得到研发,也有了相应的进展。而人工配合饲料的开发,对于产业的推动作用将是巨大的。不论是翘嘴鳜还是杂交鳜目前均表现出人工干预下食性转变的可能,并有可能进一步为鳜产业获得更大的商业机会。 【关键字】:鳜鱼产业 高峰论坛 水产养殖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