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 阳春三月,一年一度水产养殖生产旺季又拉开帷幕。然而,环保持续高压态势,最近全国如广东、江苏如东和太湖、陕西等多省市大面积的水产养殖取缔、拆除、封填、禁养、限养依然如火如荼,仅太湖和汕尾海丰退养和拆除养殖面积就接近20000亩,陕西瀛湖产值1亿的网箱养殖也在本月底全部拆除...... 江苏太湖3公里缓冲带13000多亩退养 今年以来沿太湖3公里缓冲带水产养殖污染整治工作有序推进。目前,已有416户水产养殖户签订退渔协议,签约率近70%,为确保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整治任务奠定了基础。 水产养殖影响着水环境质量,尤其是养殖尾水氮磷排放指标高对水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去年10月,为降低水产养殖对太湖水环境影响,促进沿太湖地区农业健康持续发展,我市启动沿太湖3公里缓冲带水产养殖污染整治工作。该工作共涉及芳桥、周铁、新庄、丁蜀等4个镇(街道)620户养殖户,面积超13000亩。 按整治要求,渎边公路以东区域全面退出水产养殖,其中太湖大堤内侧200米区域因地制宜建设生态湿地或湿地小区;渎边公路以东至太湖大堤内侧200米区域鼓励发展其他绿色生态经济作物,从源头上严控水产养殖污染;渎边公路以西区域则实行退治结合,在督促小散养殖户主动退出水产养殖,发展其他绿色产业的同时,对因多种原因暂不能退出养殖的,督促养殖户严格落实池塘养殖尾水排放标准,确保所排养殖尾水达到太湖流域水产养殖废水排放标准。 在整治推进过程中,市农林、国土等部门科学制定整治方案,提供农业结构调整技术指导等。沿太湖4个镇(街道)也建立相应的工作班子,深入各养殖场,耐心做好政策宣传、引导广大养殖户发展其他绿色产业。其中,作为整治面积最大的丁蜀镇,今年以来在引导养殖户种植莲藕、芡实等水八仙作物的同时,还积极配合市农林局林业站实施太湖防护林、湿地小区等规划建设,力争把沿太湖地区建成生态观光农业带。芳桥街道于去年年底在全市率先实现与水产养殖户签订退渔协议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已组织开展鱼塘复垦工作。 如东县如华村80%取水井封填 3月21日,如东县高新区召开动员会,成立专项攻坚团队,对全区南美白对虾池塘进行土地整理,切实整治南美白对虾养殖存在的生态环境损害问题。 上午的动员会刚刚结束,如华村党总支书记刘桂泉家的虾池边,大型挖掘机和推土机就开始进场平整土地。刘桂泉露天养殖南美白对虾已经有四五年时间,养殖面积有14亩。去年,他意识到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后,主动平整了6亩虾池,种上了小麦。刘桂泉告诉记者:“剩下来的七八亩虾池,我将按照要求立即整治,从自己做起,带好头。” 如华村南美白对虾养殖涉及207户,其中大棚养殖户有14户,是高新区养殖户数最多的村。如何让这么多养殖户积极响应政策,除了带头填池,刘桂泉有不少事情要做,他介绍:“我们村干部分成两个组,包干、包责任,网络化管理,做好农户的工作,一次不通,做两次、三次甚至四五次,要把农户说懂、说通。” 在村两委一班人的努力下,目前,如华村80%的养殖户已经封闭了井口,等待拆除。看到村支书带头平整虾池,如华村8组村民马如学拍手叫好:“他这样做,既是为了保护耕地,又能建设美好家园,还较好地协调解决了群众之间的矛盾,我们非常拥护。” 平整后的土地怎么利用起来?刘桂泉已经有了初步打算:“我准备搞种植,除了种稻麦,还可以搞一些绿化,慢慢让地力恢复。”目前,高新区已成立3个攻坚团队,全面开展虾池土地整理工作,确保按时间节点推进到位。 如东大豫镇2养殖户使用燃煤锅炉被处罚18万 3月17日,如东县环保局对大豫镇九龙村和洋口镇浒路村两个南美白对虾养殖户违法使用高污染燃料供热的行为实施处罚,并下达处罚告知书。 经查证,在养殖南美白对虾过程中,这两个养殖户为了保证大棚温度,使用小燃煤锅炉进行供热,违反了大气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规定。此前,我县已明确规定,从2018年1月1日起,不得在每小时10蒸吨以下锅炉使用高污染燃料供热。县环保局对这两个养殖户依法立案查处,分别下达了处罚告知书,决定没收其使用的小燃煤锅炉,处罚款18万元。 如东丰利2万多亩小棚600多户基本签订限期拆除承诺书 丰利镇镇村联动,部门联手,南美白对虾养殖整治深入推进,截止到3月25日,《给南美白对虾养殖户的一封信》已全部送达,限期拆除承诺书基本签订完毕。 丰利镇南美白对虾虾池夷为平地进行复耕 丰利镇结合群众举报和工作人员走访,执法人员对燃煤锅炉、违规排放、非法取水等情况进行了登记,积极做好摄像取证工作,严格执法程序,加大对内陆地区管控力度,逢塘必查,重拳出击,形成严查、严管、严纠的高压态势。 丰利镇执法人员检查锅炉运行情况 镇环保所、水利站对全镇600多家养殖户的取水情况进行调查,涉及养殖面积约2万多亩。并对养殖户周边河道开展水质监测。丰利市监分局积极行动,成立南美白对虾养殖户锅炉使用情况检查小分队,逐一核查在用锅炉介质、压力、体积,确认是否属于国家特种设备管理目录范围,凡发现使用未经登记、未经检验特种设备以及操作人员无证操作,违反《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的,坚决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同时利用锅炉检查之机向养殖户面对面宣传非法养殖南美白对虾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劝诫其按照全镇统一安排,积极配合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同时成立水产渔药销售情况检查小分队,重点对环农农民街及周边水产渔药销售经营户进行检查。现场核实是否存在销售用于南美白对虾养殖的海水晶的违法行为,针对发现问题坚决予以查纠,并与各经营户积极沟通,引导其进一步守法经营,以实际行动积极配合全镇南美白对虾养殖专项整治。 汕尾拆除18家水产养殖场5000亩 近日,广东汕尾海丰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卓凛波,副县长郑永城、罗恒分别率队到公平、平东、黄羌三镇,对公平水库库区非法养殖场进行拆除,保护水库库区生态环境和水质安全。 海丰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卓凛波率公安、农业、环保、市监、供电等部门组成的执法队到公平水库(公平镇辖区),对水库禁养区5家养殖场依法予以关闭。现场对养殖场采取停电停水措施,强制拆除禁养区养殖场建筑物,从源头控制水资源污染,切实保护水源水质。 同日,海丰县副县长郑永城率领县联合执法队到公平水库(平东镇辖区),对水库库区13家养殖场依法予以拆除,现场拆除增氧设施300多个,简易棚寮50多间3200平方米。 由副县长罗恒率领的县联合执法队到公平水库(黄羌镇辖区),对库区7家养殖场依法予以关闭,采取“一断、三拆除”的方式,对养殖场的违规建筑物、抽排水、增氧机等设施进行全面拆除、清理。 本次行动,共拆除库区周边非法水产养殖户18家,拆除建筑物4570平方米,清理养殖水面积约5000亩,库区内清理大小渔网28张。此外,对巡查中新发现的7家非法养殖场予以拆除。 卓凛波指出,公平水库担负着汕尾城区及海丰近30万人生活用水的重任,是全市重要饮用保护水源地。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是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具体行动。公平、平东、黄羌三镇及相关职能部门要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严格落实职能监管制度,加大巡查力度,坚决遏制非法养殖业回弹,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 近年来,海丰县高度重视公平水库水源安全工作,把保护水源安全当作一项推进民生工程、增加百姓福祉的工作来抓,重点对公平水库库区周边禁养区的畜禽养殖场依法予以关停,从源头上控制畜禽养殖对水库造成的污染。 根据相关规定,公平水库库区内禁止从事围垦、填库、围圩以及减少水库库容、危害水库安全、污染水质的活动。严禁在水库库区范围内非法养殖禽类。 行动的开展,有效制止和打击了破坏水库违法犯罪行为,保障了公平水库等水源地水质和生态安全。 陕西瀛湖产值1亿网箱3月底全拆 陕西安康瀛湖库区形成后,按照库区渔业发展规划,网箱养殖从无到有,健康发展,有效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库区网箱养殖发展逐渐走向无序发展状态,无证养殖、超范围养殖以及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投饵类养殖、引进肉食类鱼类等养殖行为屡禁不止,据陕西省环科院监测,库区网箱养殖已造成了瀛湖库区水质部分指标超标,影响库区周边、下游饮水和南水北调水质安全,也给瀛湖航道安全、瀛湖旅游长远发展带来了隐患。 确保“一江清水供京津”既是我们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和民生工程,也是我们必须完成的一项政治任务,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部署和中省关于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要求,学习丹江口、白龙湖库区网箱养殖清理整治先进经验,把瀛湖景区建设成国家AAAAA级景区,完成中省环保督查整改任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和《南水北调工程供水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安康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瀛湖网箱清理整治工作。 整治工作将依法依规开展,区分有证、无证两类,对网箱以及相关生产附属设施分别进行合理补助;网箱内的存鱼由养殖户限期自行处理,不予补偿;对私自设置的垂钓台、水上渔家乐等设施将坚决依法予以取缔;对无视法律法规,不配合网箱清理整治规范工作的个人将坚决依法予以处置。2017年12月30日前完成调查摸底工作;2018年1月7日前完成确权公示,2月15日前完成网箱养鱼销售工作,3月3日开始实施强制拆除,3月底前完成强制拆除任务,4月初进入全面验收阶段。 本次整治意义重大,事关各方利益,为切实保障养殖企业、养殖户合法权益,我们将制定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统筹解决好生态环保与瀛湖旅游、渔业发展与群众增收、转型发展与创业扶持之间的关系,保障各方权益,确保瀛湖生态环境持续良好发展,请大家相互转告、积极配合,并对清理整顿规范工作予以监督。 据了解,拆除网箱后,仅瀛湖镇每年就会减少一个亿的产值。 又拆那么多,鱼虾价格真的再要涨了! 【关键字】:鱼价涨 拆网箱 水产养殖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