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未来养殖成本激增,虾该怎么养?

2018-4-5 19:57| 发布者: 缘木鱼| 查看: 85704| 评论: 0|原作者: 李钒|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在如东对对虾养殖展开轰轰烈烈的环保整治的时候,我们来看看处于京津唐环保压力最大的地区之一的天津,目前水产养殖的环保压力有多高。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独家报道,在如东对对虾养殖展开轰轰烈烈的环保整治的时候,我们来看看处于京津唐环保压力最大的地区之一的天津,目前水产养殖的环保压力有多高。

  对天津市水产养殖亮出了黄灯

  去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对天津指出“独流减河两岸大量水产养殖,部分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加剧了独流减河的水质污染,对天津市水产养殖亮出了黄灯。并借次环保督查整改的契机,要求各区抓紧编制本地区的《水域滩涂养殖规划》,按要求划定本地区的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保护水域滩涂生态环境,稳定基本养殖面积。

  此外,汉沽部分工厂化养殖企业收到了环保罚单,低的几万元,高的几十万元,各级渔业主管部门着手整改。

  发布天津市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近日,天津市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天津市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旨在严格控制各类污染物排放,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近岸海域环境监督管理,促进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根据方案,到2020年,海洋国土空间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市管辖海域总面积的比例不低于国家要求;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5%;湿地面积(含滨海湿地)不低于2956平方公里,湿地面积不减少;海水养殖面积控制在30平方公里左右。

  环保税正式开征,水产养殖还会远吗

  备受瞩目的环境保护税在全国进入首个征期。近日,天津也迎来了第一波环保税纳税小高潮。天津市已识别环保税纳税人2600余户,主要涉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钢铁、化工、房地产开发、规模化畜禽养殖等行业。有内业人士算过,环保税的全面征收,会导致生猪的养殖成本增加16元/头,那如果环保税落实到对虾养殖,其养殖成本也必将会增加。

  天津开始行动

  据了解,天津市水产养殖面积约60万亩,涉及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30万亩。其中,主养面积10万亩左右,主养鱼套养虾面积20万亩左右,占据天津市水产养殖面积的半壁江山,是天津市水产养殖业支柱产业,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环保压力问题。

  天津市近年来启动了池塘标准化改造工程,计划完成面积10万亩,财政给予每亩700元的池塘改造补助,2018年在池塘改造的基础上,要求建立尾水处理系统,制定《天津市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工程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

  2017年汉沽部分工厂化养殖企业先行先试,在滨海新区的支持下,建立了工厂化排放尾水净化系统。2018年天津市将建立水产养殖尾水净化示范点5个。

  近年来养殖业的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各地也划分了禁养区和限养区,一些养殖户也因此退出了养殖舞台。未来,国家肯定会对水产养殖进行战略性规划,养殖户要做的就是顺应政策要求,及时调整。但是怎么做才能符合行业战略规划呢?又有什么技术或模式能支撑起长远的发展,是种养结合的虾菜共生/鱼菜共生,还是可控室内循环水养殖,还是多级人工湿地养殖模式?

  养虾无时不在变化,天津虾农下一步该怎么走?4月10日,水产前沿杂志、中国水产频道将联合环保政策、机械设备、种苗、饲料、动保、流通等各领域,最前沿专家、企业与达人,聚焦北方对虾最前沿的内容,将在天津空港白云酒店举办“2018中国养虾高手峰会”,与当地的养虾精英们一起共谋2018虾事。

  后记

  相比5年前,我国的对虾产业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对虾产业外部的创新技术越来越多地与对虾业融合,每年都会涌现出各种黑科技,手机养虾、纳米氧、超级益生菌、全光谱灯调水、基因选育、高效投料机等技术给传统的对虾产业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尽管目前困难重重,但我还是看到了对虾业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产业活力,我将这个时期称之为“深度调整期”。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