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UID
- 57465
- 积分
- 331
- 主题
- 165
- 帖子
- 166
- 精华
- 0
- 经验
- 331 点
- 金币
- 714 元
- 注册时间
- 2014-2-24
  
TA的每日心情 | 死哪去了 2014-3-21 09:43 |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 帖子
- 166
- 精华
- 0
- 经验
- 331 点
- 金币
- 714 元
- 注册时间
- 2014-2-24
|
“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用在小蟹苗长成大闸蟹的历程上并不为过,因为我们所能看到的每只阳澄湖大闸蟹都是经过十七八次的退壳,在此其中,还要避开早熟、生病等“路障”,才能最终闯关成功。
在蟹苗的成长过程中,最离不开的无疑是养殖户的精心照顾。在养苗和养殖的这两个阶段,由于蟹苗种的质量不够好,而且早熟或者生病的情况容易发生,因此,每位养殖户都是卯足了劲在用心地照顾小蟹苗长大。
在小蟹苗未出生前,养殖户最关注的就是蟹苗的“父母”,为了其能生出健康的小蟹苗,养殖户很注重“爸爸”、“妈妈”的健康状况,在饵料方面要加强营养物质的分量,尤其是脂类营养,其在大闸蟹的繁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脂类营养的充足,能使大闸蟹的生殖性能得到提高。
而在小蟹苗出生后,养殖户要照料好其日常的进食。比如饵料,饵料优质与否对于小蟹苗能否健康地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饵料挑选的环节中不可以掉以轻心。如果小蟹苗能得到细心周到的照顾,那么对于其的下一个考验就是,能否成功地成为蟹种。刚出生的小蟹苗和虾的大小差不多,而等到小蟹苗第一次脱壳成功,大小也和纽扣差不多,因此这个阶段被称为“扣蟹”。“扣蟹”阶段是小蟹苗从苗种转变成蟹种的一个关键点,在这个时候,养殖户更是要全心照料,因为在这个阶段蟹容易早熟。经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蟹的早熟现象和养殖环境不合格,饵料营养不均衡等问题有关。一般来说,养殖的水质容易出现温度、盐度过高的情况,而饵料则是其中各种营养物质没能均衡搭配满足蟹的需要。因此,在小蟹苗往蟹转变的这个阶段,养殖在水域环境的调控以及饵料的选择上都要谨慎、严格,不然就很容易出现早熟的蟹。
除了早熟这一个关卡,小蟹要成为真正的大闸蟹,还要闯过生病这一关。小蟹一生病是让养殖户头痛不已的,因为一旦一只小蟹出现疾病,同在一个水域环境里生活,其他的蟹就很容易也染上。比如,前几年在蟹中流行的抖抖病便是如此,只要一只小蟹出现病征,其他也就开始出现问题。因此,在小蟹的生长过程中要注重蟹自身免疫力的加强以及控制好水域环境,让滋生疾病的寄生虫、细菌趋于消失。
如果小蟹苗能闯过早熟、疾病这些关卡,那么,在养殖户的悉心照顾下经过十八个月左右的生长期便可以成为名符其实的正宗阳澄湖大闸蟹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