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
- UID
- 59638
- 积分
- 35
- 主题
- 3
- 帖子
- 31
- 精华
- 0
- 经验
- 35 点
- 金币
- 68 元
- 注册时间
- 2014-8-7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31
- 精华
- 0
- 经验
- 35 点
- 金币
- 68 元
- 注册时间
- 2014-8-7
|
据中国水产频道报道,对虾的“EMS”病害与藻毒素有直接关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控制好藻毒素,就能减少对虾“EMS”病害所造成的损失。
由于气候突变,人为管理不当、包括施肥、补肥时机不把握好,换添水的时间、数量不对,换添水之后没有及时保肥,消毒药杀藻等原因造致“倒藻”。发生倒藻时,水体理化因子和浮游生物短时间内发生很大的变化,藻类死亡溶解氧下降、二氧化碳增加、PH值下降、大量死藻的分解会加大氧消耗产生氨氮和亚硝酸盐,而池塘本身的自净细菌不能及时分解大量死藻,藻毒素不断累积。造成短时间大量藻毒素快速释放,给鱼虾造成严重影响,处理不好会造成大量中毒死亡。
当藻毒素含量急剧超标,造成养殖鱼虾大量损失,推荐投放微生态制剂,及时降解进入水体中的有机耗氧,净化水质,平衡藻相和菌相。
现在市面上专门用于杀灭蓝藻的微生态制剂有上海中鱼科技研究所研制的溶藻优能菌,可分泌特殊胞外物质,直接触杀蓝藻细胞;吸收和转化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及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增加水体中溶氧,促进水产养殖动物生长;且易于吸收,激发浮游植物微观生物活性,促进养殖水体优良藻相形成,快速造出水色,从而达到抑制有害蓝藻的效果。使用时开动增氧机,效果更佳。
此外,通过日常管理中,调控水质,合理投饲,控制放养密度,保证溶氧,合理施用生物肥,有意识培养绿藻、硅藻等优良藻,可有效抑制有害藻的生长,减少藻毒素的产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