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水产如何向高产、高质转型?

[复制链接]

1628

主题

10

听众

36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财源享通
    2020-1-13 10:45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2005
    精华
    1
    经验
    3639 点
    金币
    12893 元
    注册时间
    2014-11-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19 07:55: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近两年,即使四大家鱼行情连续低迷,只有极少部分养殖户赚到钱,而大部分养殖户亏损的原因往往是在于产量跟不上,行情只是一小部分原因。行情不好也有人赚钱,行情再好也有人赔钱。我们不能控制饲料的价格,但是我们能做到提高产量,保证品质,可以做的比别人更好一筹。例如,以前河蟹价格看规格,现在河蟹价格更加取决于其品质的高低。所以我们只有先把产量、规格、品质做到位,然后根据市场行情变化抓住机会适时出售,不是等到行情好了我们再去想把鱼养好。

          以前常说的“肥活嫩爽”,已经不符合现在养殖高产、超高产的生产方式,如果单方面的肥水培养养殖水体中的藻类即可以达到高产高效那还是需要一段距离的,如果要想真的达到高产,在我们的养殖过程中就需要定期科学的培养养殖水体中的有益菌,养殖水体中均衡的有益菌群不仅能够净化底质、改善养殖水环境,同时还能预防养殖动物疾病发生,对鱼、虾、蟹等养殖动物的肠道消化功能有很大的提高和改善;为进一步达到超高产,则需要一系列的手段,不断提高蛋白的二次转化率,提供更多的碳水化合物和氧气。打个比方,一亩的水体,假如有一千斤虾,我们主要的增氧能力可以靠藻类来维持,这个时候藻类多了,有利于维持水体的稳定,但是如果这个时候有6000斤虾,我们靠藻类产氧已经很难满足了,这个时候主要靠增氧机来产氧,还有虾多了,水体的代谢产物必然很多,我们靠什么来分解?这个时候就要靠菌了,所以‘低产培藻,高产培菌’是我们水产养殖不变的规律。

          我们都知道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即水土决定生态系统---养殖动物(鱼和虾)和环境动物(细菌和藻类),环境因素包括气候条件和水质属性,而水质属性又由地质属性所决定。所以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泥。”。如果池塘是一个茶壶,池塘底泥就是茶叶,池塘的水本质上就是池塘土壤浸出液。与陆生植物一样,池塘养殖业存在着连作的障碍,池塘土壤在休耕期间如果修复不当,下一季的养殖将难以为续,土壤的退化将制约着池塘养殖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做好池塘底部管理。做好底泥管理可以释放微量元素,保持底泥活性,提高池塘生产力,保持池塘底泥处于氧化状态至关重要。
       




                                                                                                                                转自中国水产门户网
    http://milai168.taobao.com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