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0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特淡水鱼类] 泥鳅水花培育成活率低的原因及政策

[复制链接]

128

主题

13

听众

2293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3-8-26 17:4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866
    精华
    4
    经验
    2293 点
    金币
    3416 元
    注册时间
    2011-7-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15:46: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泥鳅水花培育成活率低的原因及政策【转自一泥鳅达人】


    1、泥鳅苗培育池的条件太差。调查中我们发现,大约有一半以上的鳅苗池条件很差或相当差,表现为单个池的面积太大,或水体过深,或因长年失修淤泥深厚等等。由于面积大,风浪就大,嫩弱的水花鳅苗在近岸风浪的拍击下会有部分损失;由于池水过深、淤泥又厚,水温回升很慢,泥鳅苗易沉底死亡或形成僵苗。对策是选用单池面积3亩以下、底泥厚度不超过20厘米的泥鳅池作培育池,放鳅苗时的水深控制在30~50厘米左右。

    2、泥鳅池中敌害生物太多。由于有相当多的泥鳅池没有清塘,或清塘不彻底,或用的是已经失效的药物,或在注水混进了野杂鱼的卵、苗、蛙卵等敌害生物,它们与泥鳅苗争饵料、争氧甚至残食泥鳅苗。对策是必需严格彻底清塘消毒,用刚出窑的块状生石灰清塘效果较好;注水时一定要在进水口加双层眼网布拦截敌害生物。

    3、泥鳅苗池中的残留毒性大。由于清塘时药物用量大、水温又较低,药力尚未完全消失,或由于施用了过量的没有腐熟或腐熟不彻底的有机肥作基肥,导致底层水中缺氧或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偏高,造成刚放入池的泥鳅水花苗大批死亡甚至全军覆没。对策是掌握恰当的施药、施肥量,放苗前在池中架小网箱或打一桶中、下层池水放入少数泥鳅苗先试水,若这些试水泥鳅苗在4~8小时内无异常反应可以放泥鳅入池。

    4、放苗不合理。比较多见的现象是放苗密度求高、放苗时间求早,有时还将不同批次的泥鳅苗同放一池或将不同品种泥鳅苗也同放一池。有时又忽略了调节温差等细枝末节。对策是根据泥鳅池条件、不同品种、当地的气候变化规律以及生产管理水平放苗。“贪多”的结果往往是泥鳅苗长得慢、还易暴发疾病;“贪早”也常因强寒潮的袭击造成重大损失。此外,切忌在大太阳下放苗,否则可能出现气泡病;也不能把几批苗或几种苗同入一池,否则会出现大苗吃小苗、强苗吃弱苗的现象、而且培育出来的泥鳅大小悬殊、规格参差不一;外购泥鳅苗放养时一定要“调温”,勿使温差超过2℃,否则也易造成大量死苗。

    5、缺乏适口饵料。不少养殖户没有重视施肥培水,或者虽然施了基肥但因施肥时间与泥鳅苗下塘的时间衔接得不好,泥鳅苗下塘后因缺乏食物被饿死或长得不好。
    对策是:
    (1)泥鳅苗池在冬闲时彻底干塘,经受日晒和霜冻。这样做有利于消灭敌害生物(如黄鳝、蛙类、昆虫等),有利于池底有机物的分解,有利于培肥池水;
    (2)根据泥鳅苗池的底泥厚度、肥料种类、水温等情况确定合适的基肥施用量,施肥时间最好是在泥鳅苗下塘前5~7天;
    (3)泥鳅苗下塘后每天泼洒黄豆浆(每亩用黄豆浆1~1.5千克);并根据水色,每隔3~5天酌施粪水作追肥,使池水的透明度保持在25~30厘米。

    6、管理欠科学。追肥、豆浆泼洒得不均匀,造成水质过浓或过瘦,对适口饵料生物(轮虫和水蚤)的繁衍不利,遇天气突变时还易引起泥鳅苗浮头死亡;其次是注水时间过长或注水量过大,泥鳅苗长时间顶流会消耗大量体力,这些是造成泥鳅苗培育效果不理想的因素,生产中应注意克服。

    7、长途运输的泥鳅苗放塘时因处理不当导致大量死亡、甚至全部死光。其原因除了“调温”工作没有做好常出现这类问题外,装泥鳅苗袋内的水质指标也会因温度的变化、排泄物的分解发生很大的变化,有时可致泥鳅苗中毒呈亚昏迷状态,若在放苗时未经“缓苗”处理,就可能造成大量死亡的后果。对策是先将装苗袋放在泥鳅苗池的荫凉处漂浮1~2小时以平衡水温,直到袋内外的水温温差不超过2℃时才打开袋子。泥鳅苗袋打开后,还不能马上把泥鳅苗放入泥鳅池中去,而应舀少量池水逐渐加到袋内与之混和,以平衡水化学指标。把泥鳅苗倒入大塑料盆内,逐渐向盆中加入池水,这样能更好地平衡水化学指标。仔细观察泥鳅苗的行为,直到它们活动完全正常以后才能放入泥鳅池。

    8、泥鳅苗质量太差。亲鱼培育得不好或近亲繁殖的泥鳅苗因先天不足生命力弱,培育的成活率往往不高,且个体大小不均、畸形苗占的比例大;有些泥鳅苗繁殖场的孵化条件差、孵化用具不洁净,产出的泥鳅苗带有较多病原体(如病菌、寄生虫等)或受到重金属污染,泥鳅苗下池后成活率必然很低;高温季节繁殖的苗因孵化出膜时间很短、泥鳅苗的生命力比较脆弱,培育时的成活率一般也较低。此外,由于泥鳅苗太嫩,下池后沉底不动,也易造成大量死亡。经过几次“包装、发运、放池”折腾的同批泥鳅苗下池后的成活率也必然不会高

    另外,晒张照片:
    水产前沿网

    104

    主题

    10

    听众

    5461

    积分

    荣誉版主

    钻石小女人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 TA的每日心情
    财源享通
    2015-3-2 08:3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1821
    精华
    2
    经验
    5461 点
    金币
    16704 元
    注册时间
    2011-6-21

    特殊贡献奖 荣誉贵宾 版主

    沙发
    发表于 2011-9-1 09:45:27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图文并茂,很有说服力嘛!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听众

    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4
    精华
    0
    经验
    24 点
    金币
    56 元
    注册时间
    2011-10-11
    板凳
    发表于 2011-10-11 12:44:21 |只看该作者
    杂志招聘
    恩 要得 多发点
    水产前沿杂志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听众

    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4
    精华
    0
    经验
    24 点
    金币
    56 元
    注册时间
    2011-10-11
    4
    发表于 2011-10-11 13:18:16 |只看该作者
    你这个筛子自己做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