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80
- UID
- 55190
- 积分
- 176
- 主题
- 13
- 帖子
- 160
- 精华
- 1
- 经验
- 176 点
- 金币
- 963 元
- 注册时间
- 2013-5-28
 
TA的每日心情 | 加油 2016-4-17 18:10 |
---|
签到天数: 13 天 [LV.3]偶尔看看II - 帖子
- 160
- 精华
- 1
- 经验
- 176 点
- 金币
- 963 元
- 注册时间
- 2013-5-28
|
据说中国水产饲料总量在1800-1900万吨徘徊三年了,海大、通威各占约200万吨,而这两家水产巨擘近几年也在这200万吨体量徘徊着。随着畜禽专业化进程加速,不少畜禽饲料及原料集团也剑指水产料市场,由此开启水产饲料诸侯混战新纪元。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谁将成为霸主?谁又能异军突起?谁又会落寞离去?还是要回归到“客户价值创造”(备注:客户泛指所有相关从业者)上来判断。
海大一直很稳,通过前期的结构调整(发力特种鱼料),及苗种和动保竞争力构建,为水产料进军300万吨体量在做积极备战。至于综合竞争力层面的内务管理、人力资源(海大为员工创造价值)、大产业链延伸(养殖端、消费端)、金融支持等,海大都在稳步积极探路。海大战略层面非常清晰,而即将面临最大的问题我觉得有:A、海大使命“科技兴农,改变中国农村现状”在新时代下如何去解读和落地?毕竟从1998年到2016年已然19年,而中国农村已发生根本变化,养殖端和消费端也同样发生根本变化;B、企业家影响力与上市资本运作隐约存在的冲突,企业资本若离开企业灵魂人物掌控,肯定会带来灾难;C、团队素质能否紧跟集团战略步伐;服务营销,就如产品和服务的关系,离开产品谈服务是扯淡,离开服务谈营销也一样扯淡。服务会越来越难做,当然也将越来越有价值,这将是海大巨大而艰难的考验。
通威自2012年回归水产板块,一只手直接猛砸钱挖抢市场和团队,完全可用财大气粗形容。另外一只手在产品升级、动保、渔业机械、365养殖模式、通威鱼、通心粉社区等方面也玩转的风生水起。水产板块浸淫30年的行业老炮儿,匪气凌然,魄力十足,我们似乎看见那个当初推广小青青投料机的身影突然苏醒过来,而且很快就进入状态了。而通威的问题,一是团队服务文化打造,二是渔光一体略显超前。两者短期内都难见效。
澳华、粤海等一直非常专注产品力的厂家,生命力强劲,起码在近5内会活的不错。然而饲料产品层面的竞争力,并不难模仿。“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只是自我暗示,互联网时代的本质,就是知识和价值的分享。里面人的价值最大,这是这个时代赋予人类最好的福利,这当然也是小体量水产饲料公司最大的机会。大公司臃肿的机构、繁琐的制度和复杂的人际,都是小公司的机会。打个比方,一个生态系统不是越大越好,而是生物种群的活力、多样化和平衡;大而贫瘠无用,小而贫瘠更无用,大小皆丰富就皆大欢喜。
对于畜禽饲料公司、原料公司进军水产,我想说的是,若不是下定了决心来跨界颠覆的,就别来折腾了。行业不需要第二个海大,或第二个通威,或第二个XX等等。作为一个水产老小兵,从09年磕磕碰碰走到16年,刚好见证了行业最为水深火热的时代。如今整个行业的决策管理层,50后玩资本,60后玩决策,70后玩执行;这样的结构和分工,必然导致革新极难推动。80后整体真正成长起来,起码还要5年。然而,80后还只是过渡的一代,也很难真正意义上实现革新。90后、00后才是未来5-15年决定行业格局的力量,因为他们才是新时代成长的起来群体。这个新群体喜欢玩,不好玩就不和你玩。他们生活压力非常小,因此可以轻装上阵去实现行业的真正革新。
未来5年,即2016年-2020年,会是最难的5年,也会是最有机会的5年。江湖已经再次烽烟四起,乱世出英雄,且笑看这江湖人、江湖事。
——————————————————全文完/谨以此文,献给默默奋斗的80后——————————————————
|
-
总评分: 金币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