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疆经济新闻报到,到2015年,新疆将努力实现水产品年产量15万吨,其中特色经济鱼类年产量达到6万吨,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30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农业部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支持新疆建设水产良种场、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自然保护区和渔政渔港设施等,开展相关资源保护、增殖放流、渔政管理等工作。 据之前跟一些行业人了解,他们目前有一些业务都已经在涉足西北偏远地区如新疆,据介绍那边的养殖水源特别好,或许新疆或将成为下个水产角逐区域! 以下是新闻详情内容: (新疆经济新闻)8月29日,全国渔业援疆工作座谈会在乌鲁木齐召开。据悉,到2015年,新疆将努力实现水产品年产量15万吨,其中特色经济鱼类年产量达到6万吨,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30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
新疆是西北渔业大区,有100多种鱼类,全区水域面积1140万亩,宜渔水面510万亩,位居西北地区可养鱼总水面之首。“十一五”以来,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紧抓援疆机遇,积极推进现代渔业发展,2010年全区水产品总产量达10.3万吨,较2005年增长30%,连续多年位居西北省区前列,渔业总产值达12亿元,渔民人均收入8300元,比“十五”末增加2568元。
会上,对口援疆省市的渔业部门与新疆渔业部门签订了13份帮扶协议。未来五年,援疆省市除了每年给全疆提供近3000万尾各类鱼苗外,还将提供人员培训,良种改良技术援助等,帮助新疆渔业的跨越式发展。
从今年起,新疆在原有500万元渔业病虫防治经费基础上,每年新增渔业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以后将逐渐增加,到2015年,自治区财政支持现代渔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达到每年3000万元。
农业部副部长牛盾表示,“十二五”期间,渔业援疆工作要在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上下功夫,推动以冷水性和亚冷水性鱼类开发为主的北疆特色经济鱼类产业带和以裂腹鱼开发为主的南疆特色渔业产业带建设,要整合各方投资渠道,加快建设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渔业基础设施,把新疆的渔业生态养护和发展渔业生产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强化市场开拓,培育新疆自己的展会品牌和水产品品牌,鼓励扶持新疆水产企业参加各种特色农产品营销对接活动。
新疆自治区副主席钱智表示,当前,中央和各省市一系列援疆措施正在出台,自治区也进一步加大对渔业的政策、资金等支持力度,新疆渔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疆丰富的渔业优势资源将充分借助援疆机制得到开发,各地各相关部门要紧抓机遇,不断变革创新,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努力推进新疆渔业的跨越式发展。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农业部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支持新疆建设水产良种场、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自然保护区和渔政渔港设施等,开展相关资源保护、增殖放流、渔政管理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