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80
- UID
- 34248
- 积分
- 83
- 主题
- 8
- 帖子
- 41
- 精华
- 0
- 经验
- 83 点
- 金币
- 121 元
- 注册时间
- 2011-12-19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41
- 精华
- 0
- 经验
- 83 点
- 金币
- 121 元
- 注册时间
- 2011-12-19
|
“北参南养”会导致海参重蹈鲍鱼覆辙吗?
在我国,海参主要产自烟台、威海、辽宁等地。按照传统说法,海参不能在南方养,因为南方水温太高,而现在,由于“北参南养”技术上的突破,加上苗种的种质改善,南方海域也能进行海参养殖了。对于“北参南养”,记者所采访的部分海参养殖户对行业发展持乐观态度。牟平的海参养殖户林平告诉记者,近两年来,海参市场需求旺盛,因为整个海参养殖业处于上升阶段,即使大量的南方参上市,行情不至于出现大起大落。
但是这种做法和鲍鱼的北鲍南养差不多,传统北方出鲍鱼,南方没有鲍鱼,然而经过多年的研究培育后,南方也开始出产鲍鱼。长岛的海水比较深,水温较低,一个鲍鱼要长到五六厘米,可能需要十多年。而在南方,鲍鱼的生长周期大大缩短,同样大小的也许只需要一两年。如今在南方大量养殖鲍鱼的冲击下,烟台土生土长的鲍鱼越来越少。与此同时,“速成”鲍鱼的品质、口感与烟台传统的相比,大大降低,曾经被认为是名贵海珍产品的鲍鱼,美誉度大大降低。
现在南方养殖的海参,都采用大个的参苗,种子也在十个一斤以上。在南方仅仅经过四五个月的生长后,这些参苗就会迅速增长,四五个海参便可以称一斤。北方海参的生长周期,一般在3—5年,而如今在南方,从参苗到长成,生长期则缩短于2年左右,只需要一两年的时间,生长周期大大缩短了。
在这种状况下,业内人士应该怎么做,才能不让“北参南养”重蹈“北鲍南养”覆辙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