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540|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水华的形成及防控

  [复制链接]

104

主题

10

听众

5461

积分

荣誉版主

钻石小女人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 TA的每日心情
    财源享通
    2015-3-2 08:3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1821
    精华
    2
    经验
    5461 点
    金币
    16704 元
    注册时间
    2011-6-21

    特殊贡献奖 荣誉贵宾 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25 15:59: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水宝宝 于 2012-4-28 09:20 编辑

        近年来国内养殖业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往往采用高密度集约养殖,并大量使用人工饵料。这种养殖模式容易引起藻类繁殖过多,严重时甚至产生“水华”现象。所谓“水华”是指水体因藻类过度繁殖而呈现藻色的景观,它主要是一些单细胞藻类大量增殖所致。

        养殖水体出现“水华”的主要原因有三点:其一,养殖品种放养结构不合理,主要养殖对象以吃食鱼为主,滤食性鱼类减少,如在施肥量较高或有生活污水排入的养殖水体中,氮磷含量高,从而促进浮游植物快速增殖,特别是鱼腥藻、铜绿微囊藻、螺旋藻及颤藻等蓝藻大量繁殖,而此时能摄食这些蓝藻的滤食性鱼类如花白鲢数量较少,大量蓝藻得不到利用后老化死亡;其二,施肥不当,一般是前期施肥量过高,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后期缺肥或追肥不及时,浮游植物随即衰萎死亡,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一些大中型养殖水面;其三,杀虫剂使用不当,杀虫剂除了能杀死害虫,同时也杀死了以藻类为食的有益浮游动物如枝角类,经常使用杀虫剂后,对杀虫类药物敏感的有益浮游动物数量急剧减少,藻类消耗减少,从而导致藻类过量。

        “水华”对水产养殖带来的危害主要有三点:其一,由于藻类繁殖过多,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消耗大量氧气,造成水体溶氧不足,导致水产动物缺氧甚至死亡,而且水中有机物(包括死亡后的藻类)在缺氧条件下被微生物不完全分解成有害物质羟胺、硫化氢等,同样危害水产动物健康;其二,藻体老化死亡后会释放毒素,直接对水产动物的生存构成威胁;其三,藻类大量繁殖后覆盖水面,影响其他浮游植物及水生植物的生长,打破养殖水体的生态平衡,不利于水产动物的生长。

        一旦爆发“水华”,首先换水,然后使用“瑞福 解毒保水灵”或“瑞福 解毒灵”解毒,开增氧机或使用增氧产品增氧针对性解决“水华”危害,再施加适量氮磷肥调节水体氮磷比(最适氮磷质量比7.2:1),促进有益藻类生长,同时施用微生态制剂“多福可乐 A型”,抑制蓝绿藻过量繁殖并净化水质。

        在水温15 ℃以下的早春和秋末“水华”较少出现,冬季一般不出现“水华”,而水温25 以上爆发水华的几率增大,盛夏季节是养殖水体爆发水华的高峰期,需提前做好防范措施,要以生态防控为主,如放养适量的滤食性鱼类如罗非鱼或花白鲢摄食蓝绿藻,移植水生植物如水葫芦等控制水体肥度,施用微生态制剂丰富水生生物多样性;并科学合理地控制藻类浓度(藻类调控关键是要主动,要缓慢,要小幅度),如当藻类少时要及时追肥,并定期施用微生态制剂调水稳藻;当藻类太浓时要及时抑制,前期用微生态制剂(如光合细菌)抑制,中期少量多次用二氧化氯,后期局部用漂白粉少量多次除掉部分老藻;在恶劣天气来临前1-2天,酌情施肥加大藻类浓度,提高抗御能力,保障水质的稳定。

    水产前沿网
    http://www.thrivecn.com/page/technology/index1_show.aspx?id=130(原稿)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104

    主题

    10

    听众

    5461

    积分

    荣誉版主

    钻石小女人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 TA的每日心情
    财源享通
    2015-3-2 08:3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1821
    精华
    2
    经验
    5461 点
    金币
    16704 元
    注册时间
    2011-6-21

    特殊贡献奖 荣誉贵宾 版主

    沙发
    发表于 2012-4-25 16:02:53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哈哈,终于完成我“实习版主”的处女主题帖啦,啦啦啦。。。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

    听众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8
    精华
    0
    经验
    10 点
    金币
    21 元
    注册时间
    2012-4-8
    板凳
    发表于 2012-4-25 17:28:50 |只看该作者
    杂志招聘
    控制蓝藻的方法是无效果的
    水产前沿杂志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主题

    10

    听众

    5461

    积分

    荣誉版主

    钻石小女人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 TA的每日心情
    财源享通
    2015-3-2 08:3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1821
    精华
    2
    经验
    5461 点
    金币
    16704 元
    注册时间
    2011-6-21

    特殊贡献奖 荣誉贵宾 版主

    4
    发表于 2012-4-26 09:55:11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心明


        那您有什么好方法,同大家共享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42

    听众

    169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3-8-26 21:53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1284
    精华
    13
    经验
    1698 点
    金币
    8930 元
    注册时间
    2011-11-16

    版主 社区QQ达人

    5
    发表于 2012-4-26 18:41:40 |只看该作者
    请问楼主,假如没水换,铜绿微囊藻大量繁殖,造成鱼类死亡(较多量,每天几百条,并正增加中)。怎么处理?
    —及时雨  顾客的选择,是我们服务的风向标!Q:515689973 T:132659393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16

    听众

    1526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565
    精华
    5
    经验
    1526 点
    金币
    1790 元
    注册时间
    2011-10-17
    6
    发表于 2012-4-27 22:38:46 |只看该作者
    走出 “水华”防治的误区  

    --------------------------------------------------------------------------------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12月20日 11:27


    熊炎成

        在渔业生产实践中,经常可以见到不少养殖水面,漂浮着一层厚厚的绿色粘膜,这是由于浮游植物繁殖过盛,其死亡后尸骸漂浮于水面而形成,俗称“水华”。长期以来,我国渔业水质管理中,对养殖水体中出现“水华”的现象,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这里不准备进行全面分析讨论,但有必要进行简洁澄清。否则,以讹传讹,贻害无穷。据笔者多年的研究试验,鱼池中有少量“水华”,不仅对鱼类无害,还可提高生长速度。这是因为出现“水华”的鱼池,水中营养盐类含量丰富,浮游植物生长旺盛,溶氧和鱼类的食料充足。但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当“水华”数量过多,覆盖鱼池1/3或大半水面时,阻隔了太阳光进入水体,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水中溶氧减少,加上“水华”腐烂分解消耗氧气,恶化水质,对鱼类造成较大危害。

      1养殖水体中出现水华的主要原因
      1.1养殖品种放养不合理

      在施肥量较高和有生活污水排入的鱼池,水中氮、磷营养元素含量较高,能促进浮游植物快速增殖,特别是鱼腥藻、铜绿微囊藻、螺旋藻、颤藻等蓝藻大量繁殖。若此时能摄食这些藻类的花、白鲢和罗非鱼数量较少,大量藻类得不到利用,在水中自然老化而死亡。而很多学者把“水华”形成的原因归结为水体富营养化所致,这是值得商榷的。的确,当水中含氮量在2 mg/L以上、含磷量在0.1 mg/L以上时,发生“水华”的频率增大。然而,在高产养殖水体中,其氮、磷含量远远超过这一指标,但不出现水华,其根本原因就是浮游植物能够被鱼类摄食利用。所以,我们认为养殖品种放养不合理是养殖水体产生“水华”的主要原因。

      1.2水温和季节的影响

      当水温16 ℃以上时,就可出现“水华”。在水温25 ℃以上出现“水华”的频率增多,特别是盛夏季节,是鱼池发生“水华”的高峰期;在水温15 ℃以下的早春和秋末则较少出现;冬季一般不出现“水华”。

      1.3施肥不当

      一般是前期施肥量过高,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后期缺肥或追肥不及时,浮游植物细胞随即衰萎而死亡,这些死亡后的浮游植物漂浮于水面,从而形成水华。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一些大、中型养殖水面。

      2目前存在的理论误区及不适宜的处理方法

      2.1理论误区

      现在对养殖水体出现“水华”的理论误区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水华(水华的主要成份是蓝藻)不宜作为饵料。国内外都有资料报道,认为蓝藻体内含有一种抗胰蛋白酶的物质,鱼类和其它水生动物摄食后不仅难以消化,还产生毒副作用,蓝藻的饵料价值不高;其二,蓝藻对鱼类和水产养殖生物有毒害作用。近年来有些资料报导,蓝藻在生长过程中分泌一种藻毒素,对鱼类生理代谢产生有害影响,严重时引发鱼病,甚至引起死鱼;其三,对水质危害较大。很多资料报道,蓝藻死亡后其尸骸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羟胺、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不仅引起大量死鱼,当牛、羊饮了此水后,也会中毒死亡。

      2.2不适宜的处理方法

      在上述理论的误导下,很多渔户发现鱼池中出现水华时,就采取以下几种不适宜的方法清除水华,给生产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具体分析如下:

      2.2.1用硫酸铜等重金属盐类进行杀灭  硫酸铜杀灭水华的原理主要是铜离子与藻类的体蛋白质结合,生成蛋白盐使其变性失去活性而死亡;其次是铜离子与藻类某些酶的活性基团结合,阻碍其正常生理代谢,达到控制藻类繁殖的目的。由于硫酸铜是一种重金属盐类,使用后不可避免地产生毒副作用。首先是破坏水质环境,硫酸铜在水中溶解后所产生的硫酸根离子,在缺氧条件下还原成硫化物和硫化氢两种有毒物质,对鱼类产生强烈毒害作用,引起中毒和缺氧死鱼。其次是产生慢性中毒症状,影响正常生长。硫酸铜的铜离子通过渗透作用进入鱼体,破坏造血组织和损害肝胰脏细胞,还引起鱼的肾细管扩张及组织细胞坏死,降低肠道消化酶活性,抑制了鱼类正常生长发育。渔民在实践中发现,凡是使用过硫酸铜的鱼池,鱼类生长缓慢,畸形增多,其原因就在于此。另外,还可诱发其它鱼病。一方面是因为使用硫酸铜后降低了鱼体抗病力,导致病原体趁虚而入,尤其是增大了细菌性鱼病的感染机率;另一方面可直接引发小瓜虫等某些寄生虫病。试验表明,用硫酸铜清除水华不仅毒副作用大,而且效果也不理想,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在使用初期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一周后或稍长时间又发生新的“水华”。若是再次使用硫酸铜,水体污染加重,产生的危害将更大。

      2.2.2用草木灰或生石灰杀灭“水华”   草木灰和生石灰都是碱性较强的物质,它们杀灭“水华”并非是从源头上抑制其生长,而是通过本身所具有的碱性加速水华的腐烂,从表面上看“水华”在短期内是消失了。然而,因草木灰和生石灰中含有钾、钙等营养元素,特别是钙元素有提高藻类叶绿素光合作用的功能,加之死亡后的藻类体内所含氮、磷释放于水中,又促进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新的“水华”,而且数量会更多。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在水温25 ℃以上时,施用草木灰或生石灰后2~3天,浮游植物大量繁殖,使鱼池中的“水华”形成恶性循环。

      2.2.3采取大量换水或停止施肥的方式,遏制水华的形成  虽然这两种方法能有效地控制“水华”形成,但造成资源浪费和养殖产量大幅度下降,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适宜的处理方法

      特别提醒渔民朋友们,切忌采取上述得不偿失的方式消除“水华”。当鱼池出现大量“水华”时,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消除。

      3.1及时打捞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水华”同其它藻类一样,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蛋白质平均含量为43%,并具有全部的必需氨基酸;脂肪平均含量为11%,主要组成是不饱和脂肪酸;糖类平均含量为6.3%,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是鱼苗、鱼种和成鱼的优良食料。据笔者多年试验,捞取“水华”投喂罗非鱼种和白鲢夏花鱼种,均可获得较高成活率和增重率。在鱼池下风处,将水华捞起投放到其它鱼池中,作为饲料供鱼类摄食,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达到化害为利的目的。

      3.2补放鱼种

      生产实践中经常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很多高产养殖水体,水中氮、磷营养元素含量非常丰富而不出现“水华”。即使有少量水华出现,也很快自行消失。这是因为水中摄食浮游植物的鱼类较多,当水华出现时很快被鱼类作为食物而吃掉。我们经过多年试验,在经常出现“水华”的鱼池,每亩水面补放体重300 g左右的白鲢鱼种80~120尾;如果水质较肥,“水华”数量较大,白鲢鱼种的数量可增加到150~180尾。这样方法既有效地防止了水华的产生,又增加了产量。

      3.3均匀施肥

      放养密度较高的鱼池,施肥的间隔期不宜过长,一般以2~3天为宜,高温期最好是坚持每天施肥,做到少量多次,始终保持水体透明度在20~25 cm之间,这样既可避免水华的出现,又能满足滤食性鱼类的摄食需要,有利于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金币 收起 理由
    水宝宝 + 10 + 10

    总评分: 经验 + 10  金币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16

    听众

    1526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565
    精华
    5
    经验
    1526 点
    金币
    1790 元
    注册时间
    2011-10-17
    7
    发表于 2012-4-27 22:43:14 |只看该作者
    以上摘自“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农业 > 实用技术 > 水产”,虽然少数本人不认同,但很多还是说得蛮有道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主题

    10

    听众

    5461

    积分

    荣誉版主

    钻石小女人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 TA的每日心情
    财源享通
    2015-3-2 08:3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1821
    精华
    2
    经验
    5461 点
    金币
    16704 元
    注册时间
    2011-6-21

    特殊贡献奖 荣誉贵宾 版主

    8
    发表于 2012-5-22 16:10:2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jlittlepig 于 2012-5-22 16:11 编辑

    蓝藻产生的原因及处理

        蓝藻由于可以改变膨压,在高温强光照的天气聚集在水体表层,吸收了大部分的阳光,在自己大量繁殖的同时抑制其它藻类的生长。蓝藻的大量繁殖,不断向水体分泌有毒代谢物质,影响浮游生物的种群演替、繁殖周期,还可引起一些浮游动物的大量死亡。蓝藻的大量繁殖,蓝藻颗粒又很难被鱼、虾类消化,蓝藻逐渐成为绝对优势种群。这种通过种间竞争形成的过度繁殖必然带来种内斗争,种内斗争的结果又将导致大量蓝藻的死亡。蓝藻的大量死亡使得水体的生产力锐减,造成水体中的溶氧供应严重不足。同时,蓝藻死亡分解也会消耗大量的溶氧,释放大量羟胺、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在严重缺氧和有毒物质存的条件下,鱼虾会大量死亡,甚至全部死亡。
      
    控制方法
      1 物理方法
      1. 1  彻底清塘消毒和加注不带蓝藻的新鲜水 由于蓝藻比其它藻类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因此控制措施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彻底清塘消毒可有效杀灭蓝藻,降低藻种数量,减少大规模爆发的可能。避免随加水带入蓝藻,对控制也有积极意义。
      1. 2  定期更换新鲜水 对于含有较多蓝藻的池塘,经常、大量地换新鲜水,可稀释蓝藻的浓度。同时也稀释了蓝藻分泌的藻蓝素等有毒物质的浓度,促进其它藻类的生长和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1.3   人工捞除  对于面积不大的养殖池塘,人工捞除是个有效的处理措施。具体措施是:用一根竹竿或者塑料管将蓝藻围到一个小角落,然后用密网将蓝藻捞除,降低蓝藻老化后对水体带来的危害。
      

    关注【微生宝——后抗生素时代】淘贴专区,更多精彩内容与您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主题

    10

    听众

    5461

    积分

    荣誉版主

    钻石小女人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 TA的每日心情
    财源享通
    2015-3-2 08:3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1821
    精华
    2
    经验
    5461 点
    金币
    16704 元
    注册时间
    2011-6-21

    特殊贡献奖 荣誉贵宾 版主

    9
    发表于 2012-5-22 16:12:09 |只看该作者
    2 化学方法
      2. 1  铜制剂 蓝藻比其它藻类对铜离子更敏感,因此铜制剂常用作抑藻、杀藻剂。传统使用的铜制剂是晶体CuSO4 。CuSO4 的药效持续时间短,受水质的碱度及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腐殖质及藻类自身释放的多肽等因素的影响,使用时需要连续施加。高浓度的铜离子会造成游游植物的大量死亡引起水体严重缺氧,过多过量的使用还会引起对虾的蓄积性中毒,造成肝、肾组织的损害影响生长,另外大量的使用CuSO4容易腐蚀虾的鳃丝,形成黑鳃等疾病。为此,CuSO4 不能经常使用,且浓度应严格控制。同时要注意硫酸铜的使用时间在傍晚,下风口泼洒,使用时要停止增氧机,使硫酸铜停留在表面,造成表层浓度短时间偏高可以有效的杀灭蓝藻。
        为了减轻铜离子对水生动物的影响,将铜离子制成铜基化合物,铜与三乙醇胺形成毒性更小的化合物。铜离子从铜基化合物中缓慢释放到水体中并维持一定浓度连续作用,抑制蓝藻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市场上已经有络合铜成品出售。
      2. 2  茶麸 在蓝藻爆发初期,茶麸作为一种蓝藻抑制剂更多的应用在对虾养殖水体,因为茶麸含有茶皂素,对以血红蛋白为氧载体的水产动物毒害较大,而对以血蓝蛋白为氧载体的对虾影响不大,只要用量控制好,可以起到较好的抑制蓝藻生长的作用,同时对虾也不会产生毒害。
      2. 3  选择性施肥 低氮磷比,有利于蓝藻进行固氮作用,高氮磷比则有利于绿藻繁殖。国外一些学者认为,氮磷比接近或等于16 :1 能有效控制固氮蓝藻的爆发。同时,在我们的技术服务的工作中发现,在杀完蓝藻之后,少量多次的补充P肥也可以起到减少蓝藻爆发。
      

    关注【微生宝——后抗生素时代】淘贴专区,更多精彩内容与您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主题

    10

    听众

    5461

    积分

    荣誉版主

    钻石小女人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 TA的每日心情
    财源享通
    2015-3-2 08:3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1821
    精华
    2
    经验
    5461 点
    金币
    16704 元
    注册时间
    2011-6-21

    特殊贡献奖 荣誉贵宾 版主

    10
    发表于 2012-5-22 16:12:36 |只看该作者
    3 生物方法
      3. 1  放养一定数量的滤食性鱼类虽然蓝藻不易被消化,但由于其颗粒较大,更容易被滤食性鱼类摄食到体内,在一定程度上延缓、阻碍了蓝藻的生长。可供选择的鱼类有白鲢、花鲢、白鲫等。实践表明, 尾重200g 以上的白鲢对蓝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每亩总量达到100 Kg 时,基本不会爆发蓝藻。
      3. 2  在蓝藻繁殖初期,尚未大规模爆发之时,经常性的使用高质量的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可以较好的控制蓝藻。蓝藻的爆发往往是由于水体的低N/P,富营养化所导致的,经常性的使用海联科101降解池塘水体过多的有机质,隔天使用海联科102吸收过多的小分子类营养物质,和蓝藻竞争生态空间,可以很好的起到稳定水体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绿藻等有益藻类的生长。
      3. 3  引进或培养优良藻类 引进某些对蓝藻有拮抗作用的优良藻类抑制蓝藻生长。调整水体的氮磷比也可以改善藻类的种群结构。氮磷比为2 时,蓝藻可以大量发生,当氮磷比提高到5 时,绿藻大量繁殖成为优势种群。
      

    关注【微生宝——后抗生素时代】淘贴专区,更多精彩内容与您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主题

    10

    听众

    5461

    积分

    荣誉版主

    钻石小女人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 TA的每日心情
    财源享通
    2015-3-2 08:3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1821
    精华
    2
    经验
    5461 点
    金币
    16704 元
    注册时间
    2011-6-21

    特殊贡献奖 荣誉贵宾 版主

    11
    发表于 2012-5-22 16:13:04 |只看该作者
    4 综合防治
        单一使用一种方法很难完全杀灭或控制住蓝藻,而多种方法的联合使用则可以使蓝藻的浓度处在一个低水平的动态平衡,有效防止蓝藻的过度繁殖,避免蓝藻大量死亡之后对水体产生的破坏性的影响。蓝藻的防治应该按照以防为主,防重于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的方针,从问题的源头着手治理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内容来源http://www.fishfirst.cn/thread-11670-1-1.html,贴出来与大家共享!

    关注【微生宝——后抗生素时代】淘贴专区,更多精彩内容与您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主题

    10

    听众

    5461

    积分

    荣誉版主

    钻石小女人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 TA的每日心情
    财源享通
    2015-3-2 08:3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1821
    精华
    2
    经验
    5461 点
    金币
    16704 元
    注册时间
    2011-6-21

    特殊贡献奖 荣誉贵宾 版主

    12
    发表于 2012-5-22 16:28:04 |只看该作者
    蓝藻微囊藻爆发治疗http://www.fishfirst.cn/thread-12295-1-1.html,案例呈上!

    关注【微生宝——后抗生素时代】淘贴专区,更多精彩内容与您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

    听众

    1281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370
    精华
    1
    经验
    1281 点
    金币
    1674 元
    注册时间
    2011-11-27
    13
    发表于 2012-5-22 16:33:27 |只看该作者
    鱼池中有少量“水华”,不仅对鱼类无害,还可提高生长速度。这是因为出现“水华”的鱼池,水中营养盐类含量丰富,浮游植物生长旺盛,溶氧和鱼类的食料充足。但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当“水华”数量过多,覆盖鱼池1/3或大半水面时,阻隔了太阳光进入水体,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水中溶氧减少,加上“水华”腐烂分解消耗氧气,恶化水质,对鱼类造成较大危害。
    这点我是很认同,但是高温期最好是坚持每天施肥,做到少量多次,始终保持水体透明度在20~25 cm之间,这个对于养殖户来说很难,不怎么现实,首先工作量大,第二是养殖户对这样的投入心里没有底,第三,养殖户不可能准确把握施肥量,要将水体透明度一直控制住20-25cm确实有难度。还有当水华大量时,打捞的方法道理是行得通,实际操作也不好使。我们为何不想想用某种刺激小,毒性小,残留小的化学药品,部分杀藻,然后及时解毒,并用菌制剂分解死亡藻类
    已有 1 人评分金币 收起 理由
    Say-say + 10 鼓励交流!

    总评分: 金币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