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
- UID
- 107050
- 积分
- 14
- 主题
- 7
- 帖子
- 7
- 精华
- 0
- 经验
- 14 点
- 金币
- 76 元
- 注册时间
- 2020-7-24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7
- 精华
- 0
- 经验
- 14 点
- 金币
- 76 元
- 注册时间
- 2020-7-24
|
白便病往往表现为初期对虾摄食正常,随后出现吃料慢甚至不吃料,随后排出细长白色有粘性的粪便,附着在料台上或者漂浮于水面,大量聚集有恶臭散发。解剖后肠道上层粘膜脱落和下层粘膜增生及水肿,严重时空肠,肝脏表现萎缩或肿大或坏死。
走访魏集养殖基地,经详细了解,该塘口三亩地,一米水深,6月3日放的苗,7月18日发现下风口有少量白便漂浮水面,镜检水样隐杆藻密集,指标检测正常,抛网刮虾观察,有10%-20%的虾出现异常症状,发病的虾空肠不空胃。
白便病出现原因
一、苗种
苗种质量不好,后期容易出现一系列疾病,如黄鳃、黑斑、红脚、烂眼、短须、白斑、白便等。
二、水质、底质及生物因素
1、细菌感染(池塘底部一些饲料,残饵和死藻上附着大量的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创伤弧菌等有害致病菌,池对虾在取食时这些细菌随食物摄入体内,不断繁殖生长,造成肠胃感染,肝胰脏萎缩,对虾摄食减少,甚至不摄食,活力变差,逐渐出现白便现象)
2、有害藻爆发(当前季节,蓝藻等有害藻类容易爆发,倒藻后,形成大量藻毒素。对虾摄食了这些有害藻类,导致中毒,肝引起对虾的肝胰腺、肠道病变,出现白便现象)
3、底质恶化(底质是对虾疾病的万恶之源,对虾属于底栖动物。底质环境由于残饵、粪便、死藻的大量累积导致水体发臭、生物耗氧量和化学耗氧量增大,滋生大量有害细菌。底质好不好决定了对虾的是否患病。底质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指标不容忽视。在这些有害物质长时间威胁下,容易引起虾肝胰腺和肠道的病变,出现白便现象)
4、霉菌毒素(由于劣质的原料和贮存方法不当等原因,往往造成饲料中霉菌毒素超标。长期食用霉变的饲料,造成肝细胞坏死,肝胰脏解毒和消化功能障碍。这些副作用反过来又导致对虾生长缓慢,饲料效果变差。霉菌毒素使对虾机体免疫受到抑制,容易诱发大规模的疾病,导致白便病)
三、天气
这个季节,时而暴雨、时而艳阳、时而阴天,使虾出现一系列应激,继而出现一系列病症,这也是导致对虾白便的一个原因。
对虾白便病的预防
一、注意摄食情况
白便病一定要关注对虾的摄食情况,摄食减少甚至不吃食就要警惕白便病。其中料台必不可少,对虾的摄食情况主要通过料台来反映。因此养殖过程中,一定密切关注料台的情况。
二、保护肠道肝胰脏环境
预防白便病,养殖过程中,饲料拌优质乳酸菌行投喂,进行肠道的保健。同时可以定期服用清热解毒的中草药和益生菌,保护肝胰脏的健康。
三、水体消毒
四、定期改底
五、饲料管理
注意饲料的保存,劣质的饲料坚决不要用,霉变过期的饲料也不能用,饲料无小事,不要为了节约成本,导致自己的辛苦毁于一旦。
此案例治理措施
1先停料
2改底解毒(上午用30%过硫改底,下午用六控底健康+粒粒神),分解池底有机物质。
3调水(用六抗培藻乐+特力肥+粉剂活菌王)快速形成环境中的优势种群,竞争性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44
外泼(酵素动力+酶解多糖+保肝促长灵);内服(活性蒜宝+白便消+保肝促长灵),连续外泼三天,内服四天调理。
分析原因:水体的藻相和菌种不平衡,持续晴天藻类倒藻,对虾摄食死藻,再加上未及时保肝调肠胃,从而诱发白便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