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7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白虾] 南美白对虾细菌性和病毒性病鉴别和处理意见

[复制链接]

7

主题

9

听众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7
精华
0
经验
14 点
金币
76 元
注册时间
2020-7-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18 18:01: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入秋之后,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水温也在逐渐下降,当水温在28℃以下20℃以上时,南美白对虾容易出现白斑病毒病。加上昼夜温差大,池塘易返底、缺氧,更是给病毒病的诱发提供了适宜条件,控制不好会导致白斑病毒病呈暴发性发展。
南美白对虾白斑病毒病急性发病时几天内即可引起全池虾的死亡,短则2-3天,最多也不超过7天。且此病在对虾之间主要是水平传播,经口感染,健康的虾吞食病毒后感染,健康的虾吞食病虾或死虾也会导致感染。此病传播速度快,无特效药物可治疗,死亡率高,是危害虾类养殖的头号杀手之一。因此切断病原做好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对虾白斑分为:细菌性白斑、病毒性白斑
细菌性白斑:弧菌、气假单胞菌。病虾头胸甲壳有点状不明显小洞,一个视野可见3个以上,细菌性白斑不规则,形状也不整齐,此为发病初阶段,病虾头胸甲不易剥离,此时对南美白对虾没有造成相应伤害。病虾甲売上有点状小洞,洞中间已有一黑点坏死组织。一个视野可见5个以上,头胸甲易剥离,此类南美白对虾已出现摄食减少、游塘或其他不适症状。细菌性白斑发病后相对可控,易治疗。
病毒性白斑:白斑病毒综合症病毒。轻者病虾甲壳上有点状白斑,白斑很规则,呈放射状同心圆白斑,白斑中间有一个黑点或者一个小圆型,病虾已出现零星死亡;重者甲壳上呈多层礼花对外喷射状,中间有眼点,此类病虾已经出现批量死亡。无论轻重病毒性白斑多数都伴有细菌性白斑症状。在病毒感染初期(未开花)未扩散前有治疗价值,发病出现死虾没有有效治疗药物,无法治疗。
白斑病发病原因
1、清池不彻底。特别是养虾老池或养鱼池,底泥较多,在缺氧、倒藻、池底质恶化等条件存在时可诱发病毒病的暴发。
2、虾苗自身携带病毒。如果种苗带病毒,随时可诱发,特别是在环境突变时,带病毒的虾会像不定时炸弹一样暴发而死亡。

3、投饵不足或投喂劣质饵料。对虾长期处于饥饿状态,营养不良,导致体质较差,免疫力下降,诱发细菌及病毒病。
4、水源不足或池塘渗漏,使池水处于长期老化或不稳定状态,甚至消毒不及时,而导致发病。
5、放苗密度过大,致使发病快,传染率高。
6、环境变化,如突然暴雨、降温,产生强烈应激。
白斑病预防方案
1、选择优良育苗场,不选带病毒虾苗。
2、 养殖期间,稳水和增氧很关键,保证溶氧充足,预防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携带病毒。
3、合理投喂,不过量投喂,也不过度控料。投喂营养全面的饲料,适当的补充氨基酸、多维等营养物质。
4、发病季节,增强对虾自身体质也是预防病毒病的方法之一。定期、适量地内服抗病毒调节免疫的杜仲叶提取物,能有效增强对虾体质。长期拌料内服保肝护肝的胆汁酸,改善对虾肝胰腺健康,增强肝脏功能,也有助于提高对虾的抗病能力。
5、严禁混塘、混水,以免传染病毒。
细菌性白斑处理建议
1、定期水体消毒灭菌。
2、一旦发现白斑,可使用聚维酮碘或三宝蛋氨酸碘进行水体消毒,杀灭病原菌,减少细菌滋生。
3、用≥30%过硫酸氢钾含量黑臭净改底消毒(每包2~4亩)。
4、拌料内服离子对钙+活力素+金多维(5%拌料投喂)。
病毒性白斑处理建议
1、及时捞取死虾深埋。
2、对池塘周边环境、渔用工具进行药物消毒处理后,经强日光暴晒。
3、对未发病的虾池做好预防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4、如果不是独立水系,尽量不排放池水,以免感染别的虾池。
5、多巡塘,随时观察对虾情况。
病毒性白斑至今无有效处理手段,疾病爆发后,只能排塘,在养殖过程中,需定期消毒与底质管理,定期使用酶解多糖,维生素C等免疫增强剂拌料投喂。

116

主题

30

听众

1074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21-4-12 17:57
  • 签到天数: 78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941
    精华
    0
    经验
    1074 点
    金币
    1181 元
    注册时间
    2020-1-3
    沙发
    发表于 2020-8-20 15:00:31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独立清】http://www.saiyouyu.com/c/view-30-1.html
    针对虹彩病毒、弹状病毒、神经坏死病毒、疱疹病毒、呼肠孤病毒、白斑综合症病毒等引起的疾病。
    1、抑制病毒:含有多种抗病毒物质,阻断病毒感染,抑制病毒增殖,降低病毒爆发的诱发因子,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
    2、增强免疫:促进免疫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产生各种免疫因子,提高免疫系统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应激能力,降低发病率;
    3、改善代谢:增加酶活力,促进胆汁分泌,改善肝胆代谢功能,加快有害物质的分解代谢;

    加V:15617893695
    15617893695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