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孔雀鱼 于 2014-2-27 16:20 编辑
业内人士称,泥鳅被誉为未来 3~5年最具有养殖价值的水产养殖产品。原因在于泥鳅目前的生产量还未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在中国的南方,泥鳅养殖还未形成规模,泥鳅目前来说还未发生较大的病害。目前泥鳅养殖有很多方式,如池塘养殖泥鳅、稻田养殖泥鳅、水泥池养泥鳅等。而其中,池塘养殖的泥鳅产量相对高于稻田养泥鳅等其他养殖方式。池塘平均亩产量可达到2500-6000斤/亩,视具体鱼塘情况而定。 很多养殖户都会问:如何才能够提高泥鳅的产量?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针对广大养殖朋友的各种疑问,广州联丰水产根据走访各大泥鳅养殖现场总结出,从以下几方面去讲解池塘高产台湾大鳞副泥鳅养殖技术,仅供各位参考。
图一:在本公司技术指导下,某养殖户养殖的台湾大泥鳅的成品。
一、池塘选择要点 池塘的选择,应当选择靠近水源,以便于池塘加水。池塘水深为80~150cm为宜,水过深会加大泥鳅体力消耗,养殖出的泥鳅体型不好看,也卖不到好价钱。同时,为了方便鱼塘管理,建议池塘规格控制在2~10亩/个为宜。池塘进出水口应设置过滤网,防止泥鳅逃跑。池塘周围要围起1m左右的网,防止蛇、老鼠、青蛙等天敌进入池塘。考虑到南方的气候特点,当夏季高温时,种植适量的水浮莲或水通菜,减少夏日阳光暴晒,时刻给泥鳅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以下是广州联丰水产为广东清远某养殖户成功策划的泥鳅养殖模式现场:
图二:广东清远某台湾泥鳅养殖现场
二、泥鳅放养技术要点 放养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全塘消毒,泥鳅苗入池塘前,应施肥以促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衍,苗种放养密度为8~20万尾/亩,视鱼塘的具体条件和水的深浅而定。 另外,每天分早晚各一次,定时投喂一定数量的人工饵料,且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全塘消毒以达到灭菌防病的目的。种植水生植物吸附水中的氨氮等物质,达到净化水质作用。 三、泥鳅喂养技术 泥鳅属于直肠消化性鱼类,因此,在幼苗时期不适合投喂膨化 饲料,建议采用人工自配料喂养。泥鳅具有喜静怕动的特点,因此,最佳投喂时间为早上 5:00~7:00,傍晚18:00~19:00,早晚各喂一次。同时,投喂饲料应当固定地点投喂,方便观察泥鳅生长状况。为了不造成泥鳅饲料浪费,每15平方米设置一个虾料床,在虾料床里进行投喂,观测时间为2小时为限度,下一次投喂饲料时,适当增减。
四、注意水质调节 泥鳅具有高耐氧能力,氨氮承受能力强于埃及塘虱。泥鳅适合在肥水里饲养,塘水偏瘦的池塘,可以通过施有机肥将水“嫩、绿、爽”,池塘的能见度为20cm左右。同时,要定期对鱼塘进行消毒,定期测水,定期换水,定期改底,为泥鳅创造良好的生长空间。
五、泥鳅保健技术要点 泥鳅在南方还未形成大规模养殖,因此大的疾病目前也不存在。因此,平时的日常管理中要以保健为主,时时关注泥鳅的生长状况,注意对泥鳅肠道的保健,以预防肠炎。同时,水质方面也需要做好调节,定期换水,定期消毒。这样,在养殖过程中才能实现无公害标准化健康养殖。
图三:广州联丰水产台湾泥鳅工厂化生产车间,标准,正规。
台湾泥鳅养殖的最佳时节来临,在此广州联丰水产也欢迎广大水产养殖朋友多多与本公司探讨更多的泥鳅养殖技术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