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
- UID
- 7110
- 积分
- 13
- 主题
- 1
- 帖子
- 8
- 精华
- 0
- 经验
- 13 点
- 金币
- 11 元
- 注册时间
- 2011-7-25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8
- 精华
- 0
- 经验
- 13 点
- 金币
- 11 元
- 注册时间
- 2011-7-25
|
一、 由来 第一批无特定病原的南美白对虾,在1989年由美国亚利桑那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的Don Lightner博士,无意中自墨西哥(Sinaloa, Mexico)的商业虾苗场取得,总共15,000尾。这些虾苗经过检疫确定不带任何已知会感染对虾的病原。之后,Lightner博士将其中10,000尾转交给夏威夷州的海洋研究所(OI, Oceanic Institute),在此养成亲虾、交配、产出SPF的后代。
二、 特定病原(Specific pathogens)的必要条件 1. 病原必须容易诊断 2. 病原可由养殖设施中驱除 3. 病原对养虾事业具显著的威胁性
三、 养虾业的特定病原 至目前为止,经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法文简称OIE)认可的对虾特定 病原包括9种病毒(Virus),1种细菌(Prokaryote)及3种原生动物(Protozoa) 。 • 病毒 - 桃拉病毒(TSV) - 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 - 黄头病毒/鳃部相关病毒(YHV/GAV) -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 - 对虾杆状病毒(BP) -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MBV) - 肝胰脏小病毒(HPV) - 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IMNV) - 毛利病毒(MoV) • 细菌 肝胰脏坏死亡(NHP) • 原生动物 - 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 - 单孢子虫(Haplosporidia) - 簇虫(Gregarines)
四、 无特定病原白对虾种源开发 开发无特定病原的白虾种源步骤如下: 1. 自野外收集虾的样品,送到初级隔离及检疫中心(Primary quarantine center),诊断是否感染特定病原。如果答案是〝+〞,也就是说已感染特定病原,则全数当场销毁;如果答案是〝-〞,再经过几次检测确认不带特定病原之后,将对虾移至二级隔离及检疫中心(Secondary quarantine center)。 2. 在二级隔离及检疫中心将虾养成亲虾,并生产第一代(F1)的无特定病原虾的候选种(Candidate)。如果F1子代经过诊断未感染特定病原,再经过几次检测确认不带特定病原之后,移至核心育种中心(Nucleus breeding center, NBC),做为种源(Germplasm). 3. 保留在NBC的种源虾可称为SPF,一旦离开NBC,即使不带特定病原,不再称为SPF。如果SPF虾移到具中等生物安全的设施(Medium biosecurity facility),则新名称叫高健康性虾(High health shrimp);如果SPF虾移到具低等生物安全的设施( 如室外养成池),则该批虾即不是SPF也不是高健康性(HH)。 五、 无特定病原白对虾种源开发流程
六、 无特定病原的白对虾的特性 1. SPF对虾不感染特定病原,但不表示完全不感染特定病原外的病原。 2. SPF不具遗传性,也就是说SPF对虾的后代不能称之SPF,除非在高度生物安全系统设施内生产者。 3. SPF对虾不具有抗病毒特性,除非经过特殊选育(Selective breeding)。 4. SPF或高健康性虾苗在养成池内,无法担保不被病毒感染。但根据非正式统计,显示放养SPF家系虾苗较非SPF家系虾苗的养成的成功率相差50倍。 5. 业者在选购所谓SPF对虾时必须知道: a. 供应者所采用的特定病原为那几种? b. 病原的诊断及检测方法? c. 最近一次检疫为何时?由何单位负责? d. 供应者的育种设施有无虾病纪录? e. SPF对虾的出售必须附带提供最近检疫的报告及官方的证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