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80
- UID
- 68974
- 积分
- 161
- 主题
- 17
- 帖子
- 135
- 精华
- 0
- 经验
- 161 点
- 金币
- 2376 元
- 注册时间
- 2015-9-14
 
TA的每日心情 | 咱们约会吧 2016-8-23 08:24 |
---|
签到天数: 86 天 [LV.6]常住居民II - 帖子
- 135
- 精华
- 0
- 经验
- 161 点
- 金币
- 2376 元
- 注册时间
- 2015-9-14
|
鱼病技术分享
简介: |
精品特色水产渔药调水原料,欢迎广大水产创业者、大型鱼虾蟹药代理商前来交流咨询。 |
本帖最后由 澳美-水产原料 于 2015-11-23 10:00 编辑
我们在养殖过程中,常有遇到用药量过大,导致鱼虾中毒,许多人的做法就是下解毒剂、营养剂,但这样是否有用?这就需要从中毒机理来探讨。
毒性作用机制是多方面机制的综合结晶,在阐述上可分为各个单独机制,而实际上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于机体,或先后作用于机体,而诱发的一些现象,它们可能相互无关,或相互联系、互相影响,也可能在本质上相同,而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因此,必须从全面地、综合地看待毒性作用机制。
我们一般讲毒性作用机制分为这几类:作用于生物膜、作用于神经系统、作用于酶系统、作用于呼吸动能、作用于代谢功能、作用于免疫功能、局部刺激与腐蚀作用。回复查看更多内容。。。1、作用于生物膜,生物膜是毒物进入细胞及各种亚细胞结构的必经之路,因此,常是首先受到毒物作用的部位,受到毒物的损害。生物膜的各种生物功能和它的透过性有密切关系,一旦毒物与膜上蛋白质或脂质发生反应,即明显影响膜的完整性,从而导致广泛中毒。
2、作用于神经系统,绝大多数杀虫剂是神经毒剂,如氯化烃类、有机磷类、除虫菊酯类等。
3、作用于酶系统,常见有重金属中毒,有机硫,有机汞等。
4、作用于呼吸系统。
5、作用于代谢系统,常见于对肝脏的损害,引起脂质代谢障碍。
6、作用于免疫功能,抑制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对感染因素的抵抗能力。
7、局部刺激与腐蚀作用,常见于高浓度的氯制剂(如强氯精)对患细菌性烂鳃、烂身鱼的刺激导致加剧死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