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0
- UID
- 61013
- 积分
- 3639
- 主题
- 1628
- 帖子
- 2005
- 精华
- 1
- 经验
- 3639 点
- 金币
- 12893 元
- 注册时间
- 2014-11-11
  
TA的每日心情 | 财源享通 2020-1-13 10:45 |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 帖子
- 2005
- 精华
- 1
- 经验
- 3639 点
- 金币
- 12893 元
- 注册时间
- 2014-11-11
|
1.昼夜温差大
水体对流加剧,底层有害菌及低氧水体被带到水面,导致水环境发生剧烈变化;藻类生长受影响,繁殖性能下降,极容易死藻,造成藻毒素毒害鱼体以及低溶氧状况。
2.气温起伏不定
气温不稳定会导致鱼类经常性的应激,轻度应激造成生长性能下降,重者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甚至引起死亡。
二/十/四/节/气/之/白/露
天阴多雨
一是容易影响鱼类正常摄食,体质易柔弱。
二是藻类容易死掉。
三是此时18~28℃的气温正适宜寄生虫、有害菌生长、繁殖。
1、寄生虫病:主要有车轮虫,指环虫和少量的锚头鳋;
车轮虫
指环虫
锚头蚤
2.细菌性鱼病:细菌性出血病最常见,其次为草鱼烂鳃,肠炎,赤皮;
烂鳃
肠炎
赤皮
3、真菌性鱼病:鳃霉、绵霉(少量发生);
4、营养代谢病:主要为肝胆综合症,抵抗力低下。
预防措施
每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白露节前后,气温、水温逐渐下降,一般平均气温低于水温,鱼类新陈代谢缓慢,生长日趋减弱,由于气温、水温适宜,也是不少病原体繁衍的高峰,因而这时是鱼病发生的第二个高峰季节。特别是草鱼在此时最容易发病,应及时注意均匀投食和吃食卫生。
药物预防主要针对细菌性、寄生虫性以及病毒性鱼病,如:出血病、肠炎病、烂鳃病、鳃隐鞭虫病等等。同时,该阶段的水质问题也很严重,因为经过伏天几个月的生长旺季的大投料,鱼儿的排泄及池中废物相当大,水质会很肥沃,到秋天时水质可能会恶化,因此,调节水质也是工作重中之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