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2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养殖池塘水质恶化是引起鱼病的主要原因

[复制链接]

1628

主题

10

听众

36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财源享通
    2020-1-13 10:45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2005
    精华
    1
    经验
    3639 点
    金币
    12893 元
    注册时间
    2014-11-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08:07: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水质的恶化是引起鱼类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这不是一两天就能形成的,而是经过较长时间由各种综合原因引发的。我们平时如能做到不间断的监控水质的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用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就能防止养殖对象水体环境的恶化,从而让养殖对象少生病或不生病。

      1.水温

      水温直接影响鱼类的代谢强度,其生长、发育、繁殖都受到水温的影响,养殖对象的不同对水温也有差异,一般最适合的生长温度为18~26℃,在适温范围内,随着水温的升高,摄食量增加、生长加快。但如罗非鱼这样的暖水性鱼类在水温10~14℃时,开始死亡;虹鳟等冷水性鱼类的最适合生长温度为10~18℃。冬季冰下水温在4℃以下时鱼体易发生冻伤。

      2.pH值

      pH值是水质的重要指标。鱼、虾类最适合的pH值为弱碱性环境。淡水养殖一般要求为6.5~8.5间,最适合范围在7~8.5为宜。池水中的pH值过高或过低,对鱼类生长均不利。pH值低于4.4,鱼类死亡率可达7%~20%,低于4.0以下,全部死亡,pH值高于10.4,死亡率20%~89%,高于10.6时,可引起全部死亡。因为pH值低于6.5时可使动物血液载氧的能力下降,造成自身患生理缺氧症,新陈代谢功能下降,免疫功能下降;pH值过高,则能腐蚀鳃部组织,使鱼类失去呼吸能力而大批死亡。

      清塘,对于pH值过低,水体呈酸性的池塘,在清塘时最好不用漂白粉而用生石灰,以提高水体的pH值。清塘时每亩水面平均1m水深用生石灰100~150千克。定期泼洒生石灰水,对于水体呈酸性的鱼池。为提高水体pH值要定期泼洒生石灰,每次每亩水面用量10~20kg。对于pH值过低的水体要定期用pH试纸或pH值测试仪进行水质检测。

      水体pH值过高时首先也应清塘,但不要使用生石灰,而应用漂白粉,以降低水体的pH值,用量为每亩水面3m水深用漂白粉10~13.5kg,或施用醋酸等措施降低pH值。对于pH值含量高的水体,要经常加注新水,以降低水体的pH值,也要经常对水体pH值进行检测,发现pH值升高时要及时采取措施。

      在清塘使用消毒药、杀虫剂后,再将适量应激解毒灵全池泼洒,缓解稀释消毒药、杀虫剂等清塘药物毒性的负面影响。再用1kg鱼水乐或虾蟹可乐稀释100倍后泼洒水底1亩,增强池底的自净能力。

      3.溶解氧

      养殖水体中溶氧的含量一般应在每升5~8mg,至少应保持在每升4mg以上。因为当溶氧不足时,氨和硫化氢则难以分解转化,极易达到危害鱼、虾类健康生长的程度。水中充足的溶氧可抑制有毒物质的生成,降低有毒物质的含量。溶氧过饱和时一般没有什么危害,但有时会引起鱼类的气泡病,特别是在苗种培育阶段。

      水中溶解氧主要来源是依靠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精养池中,晴天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可以达到精养池的一昼夜溶解氧总吸入的90.3%,扩散溶入水中的仅占9.5%,而池水中消耗溶解氧最多的为浮游生物(晚上)、细菌的呼吸作用和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可占到72.19%,鱼类耗氧占16.1%,上层过饱和逸出的约占10.4%,底泥耗氧约0.6%。因此,为减少池水中的氧气逸散,可在晴天光合作用强烈时开增氧机(约在中午1~2小时),以便将上层溶解氧送入底层,以补偿底层氧气不足,改善底层水质条件。溶解氧是鱼、虾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而水中溶解氧量的多寡对它们摄食饲料利用率和生长均有很大影响。溶解氧量每升5mg以上时,它们摄食正常,当溶氧量降为每升4mg时,摄食量下降13%,而当溶氧量下降到每升2mg时,其摄食量下降54%,有些已难以生存,若下降到每升1mg以下时,鱼类停止吃食,大部分不能生存。

      池中溶氧量充足还可以改善鱼类栖息环境,降低氨氮、亚硝酸态氮、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的浓度,但并不是水中溶氧量越高越好。池水中溶氧量饱和度达150%以上,溶氧量达14.4mg/L以上,易引起鱼类气泡病。因此,适宜的溶氧量,对于它们的生存、生长、饲料利用率等至关重要。

      为保持合理的溶氧量,养殖户应采取以下几点:放养密度要合理,避免追求高密度而引起的长期缺氧;每年冬春季及时清除池底淤泥;水体溶氧过饱和时,可采用泼洒粗盐、换水等方式逸散过饱和的氧气;合理使用增氧机,在晴天的中午开动增氧机,搅动水体,将水体上层的过饱和的氧输送到水体下层;制订合理的投饲计划,减少残剩饲料等有机物质的有机耗氧量;适时施肥,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增加溶氧水平;采用水质改良剂如“益生大利氧”“益生粒粒氧”等,增加水体溶氧。



                                                                                                                                         本文来自中国水产养殖网
    http://milai168.taobao.com

    0

    主题

    4

    听众

    5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 TA的每日心情
    求交友
    2015-10-6 08:1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帖子
    50
    精华
    0
    经验
    50 点
    金币
    157 元
    注册时间
    2014-11-13

    社区QQ达人

    沙发
    发表于 2015-4-24 11:03:17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有需要测试盒的联系我。{:soso__3669389859068460655_4:}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听众

    253

    积分

    禁止发言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52
    精华
    0
    经验
    253 点
    金币
    400 元
    注册时间
    2015-3-13
    板凳
    发表于 2015-4-24 13:13:25 |只看该作者
    杂志招聘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水产前沿杂志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