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449|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聚合帖2 | 一帖读懂纤毛虫的那些事

[复制链接]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59185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15 14:51: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7-9-15 18:37 编辑

      固着类纤毛虫是一大类常见的营周丛生活的原生动物,其分布广泛,生境复杂多样化,如淡水生境(河流、小溪、池塘等),半咸水生境(河海交汇口),海洋及土壤。该类群作为微食物网的一大组成部分,在能量流动及物质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常常在生物学、环境科学,水产养殖学中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水质混浊、有机物含量高的水体中,此类纤毛虫会大量繁殖,进而迅速成为周从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类群,由于该类纤毛虫常见于富营养化的养殖水体中,并能依附于鱼、虾、蟹等水产动物的体表,引发较严重的疾病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被认为是水产养殖中的一个常见的危害性类群。

      1.1 纤毛虫简介

      1.1.1 纤毛虫的定义、起源及发展历程


      纤毛虫(ciliates)隶属于原生动物亚界、纤毛门,是最高等且最复杂的单细胞真核生物,有明显的核膜,把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开,被认为是多细胞真核生物的起源,广泛分布于海洋、淡水、土壤、甚至苔原和极地等各种各样的生境中,对于纤毛虫的认识和研究,可追溯到 17 世纪后叶,列文虎克于 1676 年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一种微虫体,并将其做了如下的描述:当这些微生物或者说原子生物移动时,前面部分会伸展出两只小小的角,并且会不断地活动,两角之间显得很平整,尽管身体的其余部分是圆圆的,但是尾部是接近钝化的,尾部有很细的毛状物,长度是身体的四倍有余,如果把这些小生物放在蛆的面前,它们就好像是一匹高头大马旁边的一只小小的蜜蜂,在一滴雨水中,这些小生物要比全荷兰的人数还多许多倍。从那时起,人们陆续在各种生境中发现了纤毛虫,18世纪70 年代,Muller对一些淡水纤毛虫在显微镜下进行了活体观察,并给出了原始描述和绘图。1838 年,德国科学家 Ehrenberg 在土壤中发现了纤毛虫。1969 年,Fenchel 在潮间带 125 至 250μm 颗粒大小的细砂中,发现纤毛虫作为绝对优势底栖类群而存在。在我国,纤毛虫的研究起步较晚,初具规模的研究工作始于上世纪 90 年代,在以宋微波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努力下,逐渐填补了纤毛虫的分子生物学、形态分类学以及生态学在我国的空白,分类学方面更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和进步,在国际上已处于领先的地位。

      1.1.2 纤毛虫的形态学研究历史


      纤毛虫是一大类在其生活史中(或一段时期内)存有纤毛或纤毛器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具有独特的两种核型(兼具大、小核)、复杂的皮层结构与独特的有性繁殖方式,使之较容易区别于原生动物中的其它类群,其分布非常广泛,自由生的种类可见于淡水、土壤以及海洋中的各种生境,共生或寄生的种类遍及人类、反刍动物(牛、羊等)以及许多水生动物的体内。纤毛虫的形态学研究历史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1)

      1880 年至 1930 年为发现时期,Bütschli 为此时期的代表人物。(2)1930 年至 1950年为探索时期,在此期间主要是通过显微镜对虫体进行活体观察(成熟的染色技术尚未出现),依据口纤毛与体纤毛的特点来进行粗略的形态学分类,此时期的代表人物为 Kahl,在其出版的分类学巨著里,描述了 3000 多种纤毛虫,其中很大一部分的报道,至今仍具有较大参考价值。(3)进入 20 世纪以来,科技的发展带动了纤毛虫的研究,纤毛图式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对纤毛虫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此时期(1950 年至 1970 年)各种银染方法和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并证明了纤毛图式可以作为分类学的主要依据,大量未知新种和已知种的纤毛图式被报道。(4)1969 年,Pitelka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已有的纤毛虫超微结构的研究,这可以说是标志着超微结构时期的到来,此后的 20 余年(1970-1990 年),分类学家通过利用纤毛虫的皮层超微结构来对纤毛虫分类学系统进行构建与修正。(5)90 年代初至今被认为属于纤毛虫的分类学修正时期,随着基因分析和测序技术的深入发展,核糖体小亚基基因等超微结构被用来划分与修正较高阶元的系统,并且还被用来区分存疑属(种)。另外,基因测序技术作为能够完善无误地描述一个种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必将成为一种趋势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对环境适应性强、结构简单、营养类型多样是纤毛虫能广泛分布和生存的主要原因,适应性强的一显著特征就是体形能够随着生境的不同而变化,比如土壤纤毛虫的体形普遍都较小,水生纤毛虫(游仆虫等)体形则普遍较大,这是因为土壤颗粒间的可利用空隙很小,而水生纤毛虫活动空间则不受空间限制,另外,由于受生存和活动空间的限制,土壤纤毛虫运动能力减弱,主要表现为运动胞器在进化中逐渐退化,身体呈蠕虫状或扁平、有些种类形成长“尾”以便有利于在土壤颗粒间隙中伸展活动。然而,对纤毛虫形态学的研究,如果仅局限于其体形大小、运动能力等特点,那就变得毫无意义,这是因为就不同的纤毛虫来讲,即便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有些种类,仅凭经验是无法准确判定其种属关系的,更别提在生产实践中的快速诊断了,早期很多可供参考的文献资料都存在活体观察与染色效果不佳的缺点,许多种类在属的安排与种类鉴定上仍存在较多的错误,以本文的研究对象固着类纤毛虫为例,以现代分类学观点来看,固着亚目和游走亚目都隶属于缘毛类纤毛虫,但缘毛目纤毛虫的单系性问题却成为了当今纤毛虫系统分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一种观点认为游走类与固着类的关系较远,固着类应从缘毛目中分离出来,单独成为一个目,相反观点则认为,缘毛目的单系性不应该被拒绝,基于上述原因,运用现代形态分类学标准来对不同类群进行系统的分类学研究便显得非常有必要。

      1.1.3 纤毛虫的生态学功能

      海洋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微藻及原生动物(主要是纤毛虫)。海洋细菌是不含叶绿素与藻蓝素的原核单细胞微生物,是海洋微生物中分布最广且数量最大的一类生物,个体直径通常在 1μm 以下,呈杆状、球状、螺旋状或分枝丝状的微生物,它们能够水解颗粒有机物,并利用溶解的有机碳转化为高质量、高浓度的菌体蛋白,最后进入底栖碎屑食物链,维持并稳定微生态链的功能运转,在一些营养物质匮乏的海域,底栖细菌是碳循环的主要通道。微藻种类繁多,主要有甲藻、硅藻、绿藻等,其分布广泛,营养丰富、光合利用度高,细胞代谢能够产生多糖、色素、蛋白质等,作为微生态系统的主要初级生产者,据统计,全球海洋底栖微藻的年生产量可达 5×108T,在浅海陆架区,底栖微藻的初级生产量最高能够占到水体初级生产总量的 95%,最低也能达到 17%,与底栖细菌一同参与微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原生动物主要有纤毛虫、孢子虫、鞭毛虫以及肉足虫等单细胞真核生物。其中,鞭毛虫与纤毛虫通常可达极高的丰度,比如在潮间带,一些沉积物表层的纤毛虫密度可以达到 2500 ind/m L,另外,原生动物的代谢十分旺盛,其代谢率通常可占原生动物与小型动物总代谢率的  29%至 96%  ,因此在微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人类作为最高等的真核生物,在各类生态系统中都能占据主导地位,研究环境科学或生态学时,人与自然是作为统一体而出现的,作为自然界的一份子,纤毛虫虽然看似微小,但它们在各类生态系统的作用不亚于任何一种生物,以采自不同底质类型沉积物的纤毛虫为例,其生物量在底栖原生动物中所占比例虽然不到 10%,但其平均代谢率却可以达到此类生态系统总代谢率的三分之一,所以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它们是底栖微生态链中极为重要的异养类群。在浮游生物群落里,浮游纤毛虫在群落结构中的时空分布以及对环境的响应都能影响其所在的整个微食物网。 随着原生动物学对生态学,环境学,医药学等学科的不断渗入,人类对纤毛虫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和影响逐渐有了一定的认知,众多科学领域如实验生态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均展开了以模式纤毛虫为对象或材料的研究。例如,中缢虫可以引起赤潮的发生,这是因为相比其它后生动物,纤毛虫繁殖周期非常短,增长迅速。肾形虫和游仆虫常常被用来探索有机(无机)毒物质、药物残留以及有毒重金属等对细胞功能与结构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纤毛虫大都具有较薄的外表膜,能够快速的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在不同温度下,通过对一种尾毛虫(肉足纲的一种)的研究发现,温度的变化直接导致了其对鞭毛虫的捕食关系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一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对微食物链的影响。常见的模式动物还有四膜虫,利用四膜虫能够表达小瓜虫(纤毛虫的一种)的抑动蛋白基因,从而为小瓜虫病(即白点病,观赏鱼等热带鱼常患此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在高密度集约化水产养殖行业中,用生物饵料培育鱼、虾、蟹苗是比较有效而又节约的途径之一,但培养一般性的生物饵料(轮虫、卤虫、微藻、光合细菌等)较困难,而且成本也较高,研究表明,纤毛虫因其培养方法简单、繁殖增长较快、成本低廉、可大量培养等特点,可作多数水产经济动物的开口饵料,一项研究结果发现,大熊猫对竹子的消化需要靠纤毛虫的协助,众所周知,大熊猫属食肉目,其消化道和肠道都较短,盲肠不发达,且没有复胃,而食草动物(牛羊等)则不同,它们消化道和肠道较长,盲肠发达,具有复胃,体内存有相当数量的纤毛虫,消化道内生物总量达到了微生物总量的 50%左右,对植物性食物的消化和利用发挥着重要作用。肠袋虫可以寄生在人或猪、羊、牛等经济动物的肠道内,从而引发人类肠道疾病以及造成畜牧行业的重大经济损失。综上所述,纤毛虫的生态学研究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相比与形态学研究,纤毛虫的生态学渗透面更广,与人类的关系更加密切。


    本文由中国水产频道网友cuangjin 进行整理,未获得授权的,一律禁止转载!谢谢合作!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59185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沙发
    发表于 2016-7-15 14:56:55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1.1.4 常见致病性纤毛虫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取得了巨大成绩,渔业经济结构也悄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养、捕比例大幅提高,是全球唯一一个养殖产量超出捕捞量的国家,养殖产量占到世界养殖产量的 70%左右,是名副其实的水产养殖大国,但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提高和养殖密度的不断扩大,各种病害的发生也日趋频繁,其中纤毛虫病是危害较大的一种,如缘毛目、固着亚目的聚缩虫、钟虫、累枝虫、单缩虫能附着在虾、蟹、鱼的体表、附肢上和鳃上,甚至眼睛上,影响其气体交换,患病的水产动物反应迟钝、摄食能力减弱、不能脱壳,导致发育停止,甚至死亡。以往对养殖鱼类疾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毒性和细菌性疾病上,对纤毛虫疾病的研究则相对较少,这主要是因为纤毛虫作为最复杂的单细胞真核生物,迄今已明确界定了的纤毛虫仅为极少部分,绝大部分类群还处于混乱模糊待确认状态,严重阻碍了对其生理功能、致病机理等相关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另外纤毛虫病一般表现为渐近性发生,且其传播和发展都较为缓慢,因此常被人们所忽视而低估其潜在的危害,一旦暴发,通常会造成不小经济损失。危害性纤毛虫主要有盾纤目、缘毛目、管口目、膜口目、侧口目、毛口目、吸管目(表 1-1)。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59185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板凳
    发表于 2016-7-15 15:04:32 |只看该作者
    杂志招聘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6-7-15 15:12 编辑

      一、发病症状 及现象

      1、症状:此病由固着类纤毛虫 (如聚缩虫、 单缩虫、累枝虫和钟形虫等)附在对虾鳃丝、体表、附肢等引起。发病初期,对虾体表长有黄绿色或棕色绒毛状物,虾蟹行动迟缓,对外来刺激反应慢,体表粘液有滑腻感。用显微镜观察可见钟形虫、累枝虫和聚缩虫等纤毛虫类原生动物及有机碎屑、污物、丝状藻。发病中晚期,对虾周身被有厚厚的附着物,鳃部挂有污泥且粘液增多,呼吸困难,鳃丝受损,体质下降,继发感染细菌或病毒病,导致对虾食欲减退,甚至不摄食,进而导致大批量的死亡。

      虾、蟹纤毛虫病的发生与苗种质量、放养密度、池底有机质过多和水体富营养化等因素具有密切关系。据有关调查结果,该病既可发生于虾、蟹幼体,也可发生在成体上,尤其是以性成熟的虾、蟹最为严重。当饲养池底有机质过多、水体富营养化和经常滥用微生物制剂的池塘,发生此病的几率最高,可达到70%以上;若同时存在放养密度过大、种苗质量较差时,纤毛虫发病率可达90%以上。

      发病初期,虾、蟹体表没有明显症状,只是显得虾、蟹行动迟缓,对外来刺激反应比较慢,经鳃部流出的水流缓慢,体表粘液有滑腻感,取患病虾、蟹鳃丝、附肢镜检,可见少量钟形虫、累枝虫、斜管虫等纤毛虫类原生动物及丝状藻。病情发展到中期,肉眼已经可以辨别出患病虾、蟹体表具少量黄绿色或棕色绒毛状物,经镜检一个视野发现有3~5个虫体时,就可以认为是病情已经发展到中期程度。经镜检一个视野发现有多于5个虫体以上,周身被厚厚的附着物,鳃部挂有污泥且粘液增多,可判断严重感染,解剖观察可见空肠,肝脏呈浅黄色或深褐色或花纹状,肌肉无弹性,鳃呈黑色,此时常继发性感染细菌病。到达这个程度治疗就比较困难了。

    水产前沿网
      附肢发黄

    水产前沿网
      尾扇发红

    水产前沿网
      须发红

    水产前沿网
      镜检:虾体:游泳足有纤毛虫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本图为纤毛虫引起的南美白对虾黄鳃病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2、现象

      (1)、饵料台粘滑,提料台时非常重。

      (2)、对虾摄食减慢,肉眼观察经常会有黄鳃、绿鳃、黄腿症状 。

      (3)、长时间不蜕壳。

      (4)、用手触摸,虾身粗糙(表壳虫)或粘滑(聚缩虫、累枝虫等)。

      (5)、对虾趴边、“扒沙”时,也需及时检测。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水产前沿杂志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59185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4
    发表于 2016-7-15 15:08:36 |只看该作者
      二、纤毛虫发生的主要原因:

      1、没有定期改底,饲料、肥料、残饵粪便等在池塘底部越积越多,底部缺氧发臭,此时易生纤毛虫。

      2、经常使用膏状肥水产品肥水,肥水快速,水色往往绿爽、好看,但是由于可以被纤毛虫摄食的小型藻类大量繁殖,会造成纤毛虫大量发生,同时造成水体有机污染物过多,水体溶氧偏低,水质恶化滋生纤毛虫。

      3、使用絮凝剂改底,致使过量有机质淤积池底,引发纤毛虫繁殖。

      4、水变或倒水后没有正确及时改底

      此病的发生与种质、放养密度、池底有机质含量、水体富营养化、饵料的种类及投喂量等有密切关系。目前部分育苗单位选用的亲本多是近亲,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质饵料造成苗种种质下降;养殖户为了提高单产,盲目提高放养密度却没有切合其养殖条件;在养殖中使用过量的饵料(目前仍然有养殖户在对虾养殖中使用鲜活饵料,饵料本身就有可能携带病原生物)引起池底有机质含量超标、水体富营养化,水中具有大量的有机质,促进了纤毛虫等病原生物的繁殖,这些原因都导致对虾抵抗力弱、生长缓慢、发生纤毛虫感染和其他病害。

      温度是纤毛虫类生长繁殖的重要环境因素,在不同温度下所生存的纤毛虫类型也不同,一般可分为低温型、中温型和高温型三种。14~17℃存活的为初夏低温型,19~26℃及21~27℃为初秋中温型,29~30℃为盛夏高温型。因此整个生长期都有纤毛虫危害对虾。纤毛虫营固着生活,靠摄取水中的有机营养物质生活,适于在受有机质污染的水域中繁衍。在清新、无有机质的水中,纤毛虫则得不到充足营养,生长繁殖被抑制,继而死亡。对虾是纤毛虫类的主要宿主。纤毛虫吸附在对虾体表、鳃丝等部位,如果对虾身体健壮,能正常脱壳,则寄生的纤毛虫亦随之脱掉,于对虾无影响。因此在温度适宜,池中有机营养物质丰富且又有宿主存在时,纤毛虫以有性和无性方式大量繁殖。特别在大风、暴雨过后,池底剩余有机质被翻起,这时即是纤毛虫生长繁殖的最佳时期。

      当纤毛虫密度达中高密度时(笔者把纤毛虫的密度分为五个等级,在10×10倍显微镜下,一个视野纤毛虫个数在10粒以下时为低密度,10-19粒为中低密度,20-29粒为中密度,30-39粒为中高密度,40粒以上为高密度),南美白对虾就开始减料,吃食不正常;当达到高密度时,就出现脱壳困难症,停止生长。个别成功脱壳者,由于纤毛虫寄生部位壳质钙化,新旧壳粘连而受伤,往往继发细菌感染而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虾减料后,虾农往往未能及时发现,造成食料过剩,引起水质恶化,最后可能导致全塘虾中毒死亡。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59185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5
    发表于 2016-7-15 15:09:09 |只看该作者
      三、防治对策

      1.预 防

      (1)将塘设计成具有底部排污结构并配套底部及表层增氧设备,设置蓄水池,进入养殖塘的水必须预先进行消毒。笔者在养殖对虾时采用此模式未发生纤毛虫病。

      (2)放养前清除过多的淤泥,彻底晒塘,使用生石灰杀灭池内病原菌和敌害生物,肥水后使用二氧化氯进行一次消毒。

      (3)选择优质虾苗与饲料。放养总量大的养殖户可以直接与育苗单位进行订购并要求其在对虾幼体培育中投入充足的丰年虫,以获得体质健壮的苗种。当然,这样会提高苗种价格。要购买有信誉、有实力的饲料厂家生产的饲料,并且由于不同厂家的饲料配方存在一定的差异,还应当多使用多个厂家的饲料以互补不足。

      (4)调节水质。纤毛虫的滋生是由于水中有机物含量超标所引起,应进行适量换水、每月使用底质改良剂l~2次,适当开启增氧设备,充足的溶解氧对抑制病原生物的繁衍有积极作用。

      (5)养殖期间密切监测对虾生长速度和蜕壳情况,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2.治疗

      在治疗对虾纤毛虫病时应遵循 “先调水后杀虫”的原则。当发现对虾患有纤毛虫病时,先进行水质调节而后再杀虫。纤毛虫病较轻时,进行适当的换水以促进对虾蜕壳即可。水质调节的目的是降低水体中的有机物及微生物的数量,以换水最为简单节省。

      1.硫酸锌、硫酸铜及其复配制剂   硫酸锌、硫酸铜及其复配制剂作为一种重金属盐类杀虫剂,在虾、蟹养殖业中已经使用多年,有些地区的纤毛虫已经对其产生了严重耐药性,按照常规剂量使用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加大药物剂量又很容易造成药害。由于没有更好的替代药物,目前在养殖生产中,这种制剂仍然是治疗纤毛虫病的主要药物。

      2.高锰酸钾   为了杀灭纤毛虫,高锰酸钾的用量是1千克/亩(1米水深)。药浴浓度为5~10克/米3,浸泡3~4小时。但是,当前高锰酸钾价格上扬,批发价达16元/千克,使用成本高,且高锰酸钾对虾、蟹的鳃刺激较大,因此,现在养殖生产中很少有人直接用高锰酸钾

      3.甲醛或戊二醛   生产中使用的甲醛为40%左右的福尔马林溶液,用来杀灭纤毛虫的泼洒浓度为18~20克/米3;浸浴方法为0.5%~1.25%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1~2小时。戊二醛具有甲醛类似性质,但成本高,一般不单独用来治疗虾、蟹的纤毛虫病。  甲醛、高锰酸钾、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等药物都具有杀灭固着类纤毛虫的功效。但是,这些药物兼有强大杀藻灭菌功效,很容易造成倒藻或微生物大量死亡引起水质恶化,而且对虾、蟹鳃部及其他病灶的刺激较大,容易引起轻度患病虾、蟹大量死亡。现在,在提倡生态绿色养殖的情况下,不提倡使用这些药物。  4.二硫氰基甲烷溶液   二硫氰基甲烷(MT)是一种高效、广谱性优良的杀虫剂,对水体病菌、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都有很好的杀灭和抑制作用。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其用于养殖水体,部分渔药企业将其开发成杀纤毛虫产品。但是由于MT成本偏高、制剂技术要求高等因素影响,生产应用不广泛。  5.表面活性剂   常用的是苯扎溴铵和氯已定(别称洗必泰),由于其成本较高、杀灭率不高等因素,将其开发成杀纤毛虫产品的渔药厂家很少,而是作为消毒剂生产销售。实际生产中,小水体或药浴情况下,可以选择其作为杀纤毛虫药物。  6.代森类制剂   我国大部分用于杀虫的渔药是从农药上移植过来的。代森铵原本是一种农用杀菌剂,在实践中,人们发现其对纤毛虫有良好的杀灭效果。随后渔药开发工作者研究表明其结构类似物均能有效杀灭纤毛虫,并开发成商品渔药。代森类制剂在一段时间内对治理纤毛虫病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是,近两年其缺点也日益暴露,如导致养殖动物缺氧。由于其不能满足现代养殖需要,已逐渐退出渔药市场。  7.中草药制剂   在目前全面提倡健康养殖的新形势下,开发中草药类杀虫药成为近年研究热点。但由于成本原因,纯中草药制剂还不能解决问题。  四、小结   从上面的总结中可以看出,当前治疗纤毛虫药物已不能满足新时期水产养殖的需求。新一代抗纤毛虫类寄生虫药物发展方向应该是高效、低量、低残留、对环境友好,国内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均以此为目标,积极投入新型抗纤毛虫药物的开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治理纤毛虫病将不再是困扰养殖户的难题。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59185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6
    发表于 2016-7-15 15:10:0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6-7-15 15:12 编辑

      延伸阅读:

      南美白对虾苗期纤毛虫多发,可能是步入了这三个误区

      目前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频发,养殖成功率低,往往还没等到抓虾就开始发生不明原因的偷死,一旦发病几乎无法挽救。许多专家学者发表了大量的文章解释南美白对虾偷死的原因,如种苗质量下降、EMS、副溶血弧菌、藻毒素、重金属等。养殖户面对恶劣的养殖环境也常常抱怨虾苗的体质差,虾苗抗应激能力弱,天气变化大。然而本人却发现大家忽略了一个原因----纤毛虫。

      固着类纤毛虫对虾的危害

      寄生在对虾身上的纤毛虫,常见的有聚缩虫、单缩虫、钟型虫、累枝虫,纤毛虫营固着生活,主要靠摄取水中的有机物和单细胞藻类生活。

      纤毛虫主要吸附在对虾体表、鳃丝等部位,如果对虾身体健壮,活动力强,能够正常蜕壳,则寄生在虾身的纤毛虫也随之脱掉,所以对健康的虾基本无影响。但是当虾身上寄生的纤毛虫数量多了,就会妨碍对虾摄食和蜕壳,如果纤毛虫寄生在鳃上,还会影响对虾的呼吸。时间长了对虾体质变弱,继发感染细菌或病毒病,导致大量的死亡。

      为何虾苗易被纤毛虫寄生?

      虾苗刚放入虾塘时,还没适应水体,体质相对会较弱;或者虾苗放入虾塘都会先蜕壳,这时虾苗的活力差,水体里的纤毛虫自然就会寄生到虾苗身上。虫体大量固着时,患病虾苗通过肉眼仔细观察,可发现体表有绒毛状物,行动迟缓,摄食困难,重者停止发育和蜕壳,最终死亡,降低成活率。

      苗期的纤毛虫从何而来?

      很多养殖户经常问为什么我已经清塘消毒了还会有纤毛虫?

      误区一:水体枝角类生物饵料感染了纤毛虫

      在这里说个本人经常遇到的例子,很多养殖户刚往池塘里放苗,水体里的枝角类和轮虫等浮游生物饵料很丰富,此时镜检虾苗身体透亮,肠胃饱满,附肢完整。然而本人在镜检枝角类时却发现枝角类全身都被纤毛虫寄生。

      继续跟踪拜访,水质指标全都在正常范围之内,却有虾苗游塘。取虾苗镜检,结果是虾苗在入池第二天便被纤毛虫寄生,这些游塘的虾苗空肠空胃,肝脏颜色变白。

      误区二:错误的消毒操作让纤毛虫大量繁殖

      有很多养殖技术较落后的地区,养殖户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观念,认为暂养池进水使用漂白粉、石灰或其他氯制剂消毒后,要把水抽干,然后再用水泵冲洗池底两三遍,把消毒剂的毒性冲洗掉后再进水放苗。

      然而这并没什么用,这样的错误操作反而让水体没有得到消毒,并且还把塘底的纤毛虫卵给搅起来,温度刚好达到纤毛虫的生长需要,自然大量繁殖。

      误区三:塘底有机物充分分解为纤毛虫提供饵料

      还有部分养殖条件差的地区,养殖户为了节约养殖成本,往往未使用石灰或漂白粉清塘,只是简单地让阳光直晒塘底,虽然塘底表面已经晒龟裂了,但塘底的有机物却未得到充分的分解,这为纤毛虫的繁殖提供了饵料。在福建部分地区有些土池养殖户进水不做消毒处理就直接放苗,这为养殖病害发生埋下伏笔。

    水产前沿网

      苗期纤毛虫病如何预防?

      随着水产养殖发展,池塘严重富营养化,为纤毛虫大量繁殖提供了饵料,要预防纤毛虫先要抑制纤毛虫的繁殖!

      一、清塘

      1、清淤:养殖结束后将水排干,曝晒一段时间,采用人工或机械将塘底淤泥清走----有效地将纤毛虫卵清除。

      2、池底清理:根据池底土壤性质,选择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充分分解塘底有机物,杀灭虫卵和有害病菌。

      二、进水消毒

      1、水源污染严重的地区,建立蓄水池和砂滤井,水体经过过滤和消毒后再抽进池塘。

      2、没有条件建立蓄水池和砂滤井的地区,建议进水时至少使用80目以上的纱网过滤水源,进水后使用漂白粉等彻底消毒。

      三、放苗前肥水

      目前提倡的清水放苗,并不是完全清澈见底的水质放苗,而是肥而不浓,水体透明度在30~50cm,水体藻相优良。

      1、尽量不要使用无机肥肥水,无机肥能使单细胞藻类大量繁殖,成为纤毛虫、轮虫的饵料。

      2、宜使用生物有机肥搭配活菌培养大型多细胞藻类,建立有益的藻相,为虾苗提供优质的饵料。

      四、放苗管理

      1、投喂的虾片或开口料量适宜,尽量避免过多残饵沉积。

      2、拌喂内服有益菌等提高虾苗体质,补充水体钙源,保证虾苗蜕壳顺畅。

      由于虾苗小并且刚放入池塘,不建议杀灭纤毛虫。若纤毛虫数量不多,可不必治疗,只要促进虾苗生长发育和蜕壳就会自然痊愈;若固着类纤毛虫数量很多时,应及时治疗。

      建议处理措施:

      1、促进虾苗蜕壳,应采取补钙抗应激同时内服营养物质以提高虾苗体质,适当引进新水促进虾苗蜕壳。

      2、部分水体总硬度偏低的池塘要经常泼洒补钙产品,保证虾在生长发育时所需的钙质。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87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7
    发表于 2016-7-18 09:56:39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感谢楼主的分享!希望可以看到更多更好的干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5

    听众

    146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 TA的每日心情
    波一个
    2016-11-14 14:42
  • 签到天数: 72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39
    精华
    0
    经验
    146 点
    金币
    2018 元
    注册时间
    2015-11-22
    8
    发表于 2016-7-19 22:40:51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学习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59185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9
    发表于 2016-7-20 09:01:03 |只看该作者
    郭海振 发表于 2016-7-19 22:40
    很好的学习机会

    欢迎补充防治方法哦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听众

    139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 TA的每日心情
    求交友
    2018-12-6 16:36
  • 签到天数: 1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帖子
    137
    精华
    0
    经验
    139 点
    金币
    148 元
    注册时间
    2013-6-30
    10
    发表于 2016-7-26 11:15:13 |只看该作者

    点评

    一片云  欢迎提出高贵的建议  发表于 2016-7-26 15: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7

    听众

    474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9-6-29 18:08
  • 签到天数: 347 天

    [LV.8]以坛为家I

    帖子
    430
    精华
    0
    经验
    474 点
    金币
    3603 元
    注册时间
    2016-10-16
    11
    发表于 2017-5-22 14:29:38 |只看该作者
    感谢版主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4

    听众

    395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 TA的每日心情
    绝对不打你
    2016-8-22 07:47
  • 签到天数: 17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帖子
    358
    精华
    0
    经验
    395 点
    金币
    2665 元
    注册时间
    2014-5-10
    12
    发表于 2017-5-25 21:14:3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现在杀车轮虫,小瓜虫的药物确实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