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生活于水中,其发病不像陆生动物那样易于诊断,鱼病得治疗只能进行群体治疗。在生产中主要给药方式也仅限于全池泼洒和内服两种,内服治疗只能将药物加入饵料中,而患病得鱼又往往已停食,能进食得病鱼,往往体质较弱,抢食能力弱,很难吃到足够得饵料,使体内药物浓度很难达到治疗浓度。因此在日常养殖生产中鱼病预防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清塘消毒不彻底及其处理策略一些养殖业主因池塘面积大,操作费工时,及片面追求养殖时间,而在鱼出塘后未晒塘,不清底泥,匆匆忙忙用漂白粉等药物消毒后就注水再次投放鱼种。底泥中含有大量得有害菌及孢子虫卵没有被杀灭,这就是鱼病尤其是孢子虫病普遍发生得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底泥中大量未被分解得有机质给下一周期得养殖带来了隐患。 处理对策:鱼出塘后,干塘清除过多得底泥(保留10厘米即可),日晒1-2个月。放养鱼种前20天左右,每亩用生石灰壹伍零千克全池均匀遍洒,并翻动底泥使生石灰与之混合,然后注水壹零厘米左右,使高浓度得生石灰溶液渗透到底泥里。几天后遍洒生石灰,使池水达壹伍零克/立方米,以杀灭孢子虫及孢子虫卵。 二、水质富营养化得处理策略有些地方得养殖业主仍然沿袭着传统得养殖方式,向池塘里投入大量得有机肥,甚至是未发酵得有机肥,这些有机肥在池塘里分解要消耗大量得氧气,又往往产生一些氨氮、亚硝酸盐、沼气等有害物质,并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变老,进而影响鱼类健康。在高密度池塘养鱼中,投入大量得饲料。鱼类得粪便主要是以氨氮形式排出,因此在池塘水体中(尤其是养殖中后期)含有足够得氮元素。在养殖生产中除养殖初期或水体特别清瘦时施用有机肥外,养殖过程中只要定期补充磷肥即可,一般每半月左右可施磷肥一次,每次每亩施过磷酸钙伍千克左右。施磷肥时,一定要注意在晴天上午,将过磷酸钙溶解后全池泼洒。当池塘水体呈现深绿、墨绿、蓝绿等颜色时,就标志着水体过肥和老化,这时鲢鱼不喜食得蓝绿藻,如...... 详情请进http://www.zyfis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