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0
- UID
- 1348
- 积分
- 2516
- 主题
- 153
- 帖子
- 975
- 精华
- 3
- 经验
- 2516 点
- 金币
- -6695 元
- 注册时间
- 2011-2-25
   
TA的每日心情 | 死哪去了 2013-9-3 08:27 |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 帖子
- 975
- 精华
- 3
- 经验
- 2516 点
- 金币
- -6695 元
- 注册时间
- 2011-2-25
|
合理运用混养模式,可以做到规避气候和消费市场的双重风险。
文/ 广东粤海饲料集团有限公司 程传龙 段培昌 张建强 李素莹 张华军 赵鑫 卢曦
2011年已经过去,但这个阶段的养殖形势值得我们深思。有旧问题的延续,有新问题的出现。我们需要将这些问题消化和解决,寻找出路。出路总会有的,只要我们努力去尝试、去改进。比如,整个养殖的硬件结构和养殖形式不适合,那就可以进行混养模式之类的调整。
我们所说的混养,即在同一个水体中同一时间内同时养殖两种或以上的水产经济动物对象的养殖模式。这也是一种狭义和最为基本的混养形式。除此之外,还有功能性混养和间接性混养。
功能性混养模式,即一主一次。次要品种养殖并无直接性经济目的,密度很小,在管理上无需顾忌,其只是为主要品种服务。该模式是一种很好的生物防控模式。
间接性混养,即有别于狭义混养的时空同步性。同时不同空型,多口池塘共用同一水体而分别养殖不同种类水产动物的养殖模式,如鱼虾养殖池进行人工投料精养,贝类养殖池能过滤掉水体中绝大多数有机物饵料;同空不同时型,同一池塘的不同养殖时期间歇性搭配不同养殖品种。通过不同品种对水体资源利用的不同,有效的分解利用整体资源,防止池塘老化。
混养是在单一品种养殖基础之上出现的养殖模式。其本身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有利于利用水体的整体资源;二是有利于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协同生长;三是减低市场风险。
根据现在养殖状况,笔者归纳了目前对虾养殖过程中有效应用的混养模式。
顾名思义,该混养的理念就是在养殖动物搭配下能起到生物防控疾病的作用。现在的养殖环境较为恶劣,仅有的调水和养殖动物保健无法杜绝复杂养殖区环境给养殖动物带来的影响。病害一旦出现就会在池塘中大量传染和蔓延。
鉴于鱼虾之间无疾病互染情况,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不太凶猛的养殖鱼类和虾进行混养,其会有效摄食死虾病虾,减少疾病传染源和及时隔离有病群体。
但在混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混养前,首先对虾进行标粗,防止鱼类摄食健康虾;再者是根据混养鱼类的凶猛程度选择合适的混养数量,一般在10-30尾/亩;最后是根据混养鱼类的凶猛程度选择合适的混养鱼类规格,比如草鱼有效摄食病虾死虾的规格在1kg左右,而金鲳则在0.2-0.3kg。通过简单的混养,会很好的防控对虾疾病,有利于提高对虾精养成功率。
注意混养鱼类的种类、密度、放养规格和放养时间。
珠三角对虾精养中草鱼或塘鲺混养模式。
针对长期养殖对虾而底质变坏易出问题的池塘,运用间接混养的理念而进行养殖的模式。长期的单一品种养殖会导致池底有机物沉积过多,池塘中针对养殖动物的有害细菌病毒不断增加。罗非鱼为杂食性动物,可以以浮游动植物为食,能有效消耗池底有机物。同时罗非鱼的养殖也可改善池塘原有菌群系统。
通过罗非鱼的养殖,完全可以有效改善老化池塘的弊端。但在间接混养过程中也应注意一些问题。一是放养密度不要太大,减少人工配合饲料的投喂,尽量以消耗底质有机肥力为主。再者是养殖过程中换水要大,通过换水分流水体中的浮游动植物,防止二次代谢物的底部沉积。
注意混养鱼类的密度和养殖过程的换水。
湛江周边老化对虾池塘转养罗非鱼模式。
就是应对现阶段对虾养殖困难和鱼虾消费市场价格利好的形势。养殖动物的选择要与消费市场有效进行结合。但往往单一养殖会有遭遇消费市场价格低迷,影响养殖效益的风险。这时就可以考虑多品种的合理混养,以规避消费市场的风险。
同样,该混养模式也需注意一些细节问题。一是混养品种的选择,建议选择市场广泛消费品种与当地局部消费品种相互搭配的模式。这样会更好的规避两种养殖动物的市场变化。再者是混养品种生物学性的搭配,防止敌对性或相互有负面影响的品种进行搭配。最后是养殖密度的搭配,每一种养殖动物都有一定的成群和生活水层,成群性强或生活水层较宽的养殖动物尽量降低养殖密度。总之,做好混养的各种细节,做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注意混养鱼类的种类、密度等。
雷州雷东东里区域的鱼虾混养模式。
目前主要的混养形式,多适合于大水体半精养或粗养池塘。其在水体的横向和纵向上都能有效的利用。这种混养模式要注意的问题有:一是混养品种的选择。一般该养殖池塘硬件条件较差,养殖品种一定要成群性差,防止养殖后期的局部缺氧。蓝子鱼就是一种群体性较强的鱼类,现在无法提高养殖密度的主因就是其成群性极易导致局部缺氧,造成损失。再者是混养品种市场性的选择。只要是涉及到多种以产量为目的的混养都要考虑消费市场的导向性。最后混养过程中各种养殖品种的放养密度不要太大,要与池塘的硬件设施相吻合。
注意混养鱼类的种类、密度、放养规格和放养时间。
南三对虾黄鳍鲷混养模式。
尽管现在的养殖环境较差,但这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思索和考虑自身养殖未来走向的一个机会。无论是精养、半精养,还是粗养都可以引入混养。我们可以将养殖动物层面做成复杂化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养殖环境,做好生物协同和生物防控,做到规避气候和消费市场的双重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