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鱼游四海 于 2012-8-1 00:07 编辑 
 
 讨论阶段摘要: 
 
 1.养殖企业陈总: 从96年开始养虾,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病害和池塘溶解氧的问题。 
 
 2.海南省科技厅张跃华处长: 99年开始养虾,开始比较顺利,近几年弧菌病严重,今年绿弧菌尤其严重,变异使其成为难题。防菌是很难的,要控制病害,要回归水体控制,加强池塘条件调控和营养调控。2008年后对虾养殖疾病方面开始使用抗生素,近两年抗生素使用增多,导致病害变异。希望在技术方面得到科研院所支持。 
 
 3.海南大学谢珍玉博士: 研究领域对于病害十分关心,从2002年开始做弧菌方面的研究。弧菌是现在海水中最常见的种类,水体是开放的环境,控制病菌进入很难。流行病学研究很难跟着疾病发生走,细菌变异进化速度太快。关于抗生素是坚决反对使用的,继续使用会导致人发病,不仅仅是虾发病。我们推崇健康养殖,弧菌病是条件致病菌,可以追溯到环境问题,其中很关键的就是调水。一是可以用益生菌调水,二是使用拮抗菌。搞清致病机理的同时推行健康养殖,弧菌病有望解决。 
 
 4.湛江海大饲料有限公司李世恒: 我们公司也在研究弧菌,用沸石粉沉淀菌成功率还是比较高的。采用严格消毒的方法后会导致肥水困难。导致疾病的综合因素很多,防不胜防。 
 
 5.湛江海大饲料有限公司郑声秋: 面对病害养殖户往往会归结到苗种问题,而不会想到环境的影响。公司一年举行过8场中会,50多场小会讲解生物防控的问题,使客户养虾成功率提高了28%。从根源上防治,进行生物防控,针对弧菌有效,可降低养殖风险。增加有益菌群,减少塘底污染物,做好营养与调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海大特别注重服务终端,耐心讲解产品用法。 
 
 6.湛江海大饲料有限公司张宏辉: 养虾养好还是比较难的,水源条件管理好的成效就会比较好。关键在于预防工作。溶氧问题很关键。 
 
 7.鱼药孟总: 国内很多指标的检测标准比国外低。很多药物开始有效,后来会失去控制。如今塘越来越小,很难建立生态系统的平衡。依靠企业搞科研成效不够,科研院所应该多做该方面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