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肝肠胞虫检出率非常高,近期河北天津因为它排塘不在少数。肝肠胞虫虽然一般不会引起对虾死亡,但让虾长不大,没有商品价值。 总的来讲,肝肠胞虫的危害可以概括为
①全球流行,危害严重
②破坏肝胰腺上皮细胞
③中度感染生长缓慢或停止
④重度感染生长停止或死亡
对虾肝肠胞虫的传播宿主和途径有哪些? 除了已知的对虾,蜻蜓等昆虫也是肝肠胞虫的主要传播宿主。
它的传播途径:
①水体
②虾苗携带
③昆虫摄食传播,比如蜻蜓幼体、成体可能会携带肝肠胞虫,从而感染对虾,而对虾携带的肝肠胞虫又能感染蜻蜓的幼虫。
对虾肝肠胞虫防控措施 ①净化的SPF虾苗:尤其是高密度集约化 养殖模式,建议一定要选择这类无特定病原的虾苗。
②使用彻底消毒的水体:配备蓄水池,经紫外线、臭氧、活性炭吸附等消毒措施处理后再排入养殖池。
③预防蜻蜓等昆虫进入养殖水体,门的地方设置防虫网
④养殖环节干预:
肝肠胞虫的理化特性是-40℃保持24小时会丧失感染活性,有条件可以将 饲料放入这样的环境进行处理;

当然对虾的肝肠胞虫也不是有了就不能养,密度在每克103以下一般没有问题,所以在日常投喂中可以添加龙昌乐畅,通过干预肝肠胞虫的活性进行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