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3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米来水产资讯丨对虾养殖五大误区

[复制链接]

1628

主题

10

听众

36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财源享通
    2020-1-13 10:45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2005
    精华
    1
    经验
    3639 点
    金币
    12893 元
    注册时间
    2014-11-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9 16:19:4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误区一,认为多放对虾苗产量高。从养虾的实践可以看出,不论精养或粗养,池塘收苗密度过高时,会导致虾体小、长得慢、发病早、产量低。虾苗的投放密度大小与池况、水质、饵料、管理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要使养虾成活率高,放苗宁少勿多,建议放养1厘米以上虾苗,精养池每亩2-2.5万尾,粗养池每亩4000-5000尾为最好。

      误区二,认为鲜料优于配合饵料。鲜料养虾生产速度大于配合饵料,因此认为喂鲜料好是不科学的。鲜料中有时带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可以直接感染虾体;鲜料污染水质,尤其在换水量较少的情况下严重损坏水质;鲜料不如配合饵料营养全面,且配合饵料有预防疾病的药物。

      误区三,认为防病与否效果一样。有不少养虾户认为对虾早晚要发病,用药只能白白增加费用。的确,对于暴发性虾病,确实无疗效确切的药物,但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药物预防,可以减少发病率,从而使养虾获得成功。防病是一个系统工程,应重点抓好池水消毒、饵料投药环节,切勿贪图省工、省钱而导致养虾功亏一篑。

      误区四,认为水质调控与否一样。养虾的关键是养水,养水的关键是人工调控。目前,仍有不少养虾户不根据实际情况,仍然大排大进水体,这势必引起虾体产生应激反应,导致对虾发病死亡。养虾水环境一定要稳定,对于确定大小的池塘,养虾前期、中期每日换水深度为5-6厘米为宜,后期可适当加大。

      误区五,认为光合细菌应用与否一样。换水只能改善池水,而不能改善底质和消除产生有害物质的根源。光合细菌能利用水和底泥中残留的有机物质、氨及硫化氢等,特别是当底层溶氧化减少,有机污染物较多时,光合细菌活动更为激烈。光合细菌可以起到以菌攻毒、以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的功效。

    来自中国水产养殖

    相关帖子

    http://milai168.taobao.com

    1628

    主题

    10

    听众

    36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财源享通
    2020-1-13 10:45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2005
    精华
    1
    经验
    3639 点
    金币
    12893 元
    注册时间
    2014-11-11
    5
    发表于 2017-3-10 10:08:22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误区:发病后水体不消毒:池塘对虾发病后,养殖户由于不能确定病害种类,或者对治疗没有信心,从而放弃治疗,连基本的消毒措施都不做,被动等死或提前出虾。严重后果:对虾发病时,初期阶段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如果放弃治疗,则会使池塘内的病原体逐渐繁殖增多,感染其他健康的对虾,同时病死虾被健康对虾摄食也会增加传染速度,使整个池塘病情加速,摄食量明显降低,死虾逐渐增多,直到虾苗数量很少病情自己缓解或全部死亡为止。正确处理方法:在发病初期,积极诊断病情,根据病原采取积极的消毒和治疗措施,对水体进行消毒处理,使用开动增氧机或增氧剂增加水体溶氧,投喂高品质的对虾饲料,使用药物或维生素药饵对对虾进行连续饲喂。这样,就可以很好的缓解病情,为对虾争取与病害抗争的时间,慢慢恢复正常
    http://milai168.taobao.com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28

    主题

    10

    听众

    36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财源享通
    2020-1-13 10:45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2005
    精华
    1
    经验
    3639 点
    金币
    12893 元
    注册时间
    2014-11-11
    4
    发表于 2017-3-10 10:06:14 |只看该作者
    杂志招聘
    误区:发病后停止投喂饲料:当对虾出现发病现象或出现死虾时,养殖户听信传言(06年开始传言由南向北到处流传),认为是增加饲料投喂量,对虾摄食量大引起红体病的传言。养殖户因此消极应对,减少投喂量或者停止投喂,对虾红体死虾见少,半个月后基本不死虾了,但是喂料后又出现零星红体死亡,导致产量很低或提早出虾,大多数养殖户信心尽失,出现大面积亏损现象。严重后果:因减少投喂量,健康对虾缺乏食物,出现严重饥饿现象,大量抢食病死虾,原先在水面漫游的病虾被饥饿的对虾蚕食,这样就形成表观上养殖户看到池塘表面的死虾数量越来越少的假象,而健康的对虾摄食死虾后,感染疾病,造成更大面积的感染,随着时间的延长,池中对虾越来越少,当再投喂饲料时,健康对虾摄食饲料,不再吃池底的病死虾,这时池塘表面就会出现死虾,造成因投喂饲料造成死虾的假象,如果这时再次停止投喂,则健康的对虾仍然摄食池底的死虾,直到半月后死亡率达到80%以上,等池塘中的对虾越来越少,病情会慢慢自动缓解,这时池塘内虾的数量已经很少,即使此时再投喂再多的饲料也因虾苗的数量有限得不到很好的产量。08年以来,养殖户就采取停止投喂饲料的方法,结果都出现严重的亏损。正确的养殖方法:在发病初期,及时增加投喂量,饲料中添加抗病力和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和维生素,使健康对虾摄食饲料,减少摄食病死虾的机会,从而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同时,由于病虾有疾病不能摄食饲料,又有没有被健康虾吃掉,所以漫游水面增多,爬边死亡见多,但是几天之后当这批病死虾全部死掉之后,则死虾数量就会急剧减少,健康对虾由于营养足够,对病害的抵抗力增加,养殖情况逐渐转为正常,这种情况下,半月内虾苗死亡率不会超过40%,病情好转,养殖趋于稳定,会获得比较好的养殖产量。
    http://milai168.taobao.com
    水产前沿杂志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28

    主题

    10

    听众

    36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财源享通
    2020-1-13 10:45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2005
    精华
    1
    经验
    3639 点
    金币
    12893 元
    注册时间
    2014-11-11
    板凳
    发表于 2017-3-10 10:01:44 |只看该作者
    误区:前期不投喂饲料:春天池塘中天然饵料开始 比较多,以前,养殖户在放养密度比较低的情况下,不额外投喂饲料,仅依靠天然饵料维持对虾苗种的生长。但是现在随着放苗密度的增加,天然的饵料已经不能满足对虾的生长需要,很多养殖户仍然在对虾长到3厘米之前不投喂饲料,造成对虾营养缺乏,身体虚弱,抗病力弱,容易发病。严重后果:水中浮游生物饵料不能完全满足虾苗营养需求,前期投喂量又少,对虾摄食不足,营养缺乏,导致虾苗长期处于缺料饥饿状态,促使虾苗摄食池底死亡藻类、啃食水草嫩芽或水草嫩根、扒窝寻找底栖生物(水蚯蚓)为食,营养不良造成体质虚弱,抗病力减弱,摄食死亡藻类,接触底泥,造成消化系统继发性细菌感染,导致桃拉病毒发作,出现少量红体虾在水面漫游,俗称“开飞机”,继而停食空胃,脱壳爬边死,通过对虾自残出现慢性传播。08年以来对虾养殖很多前期基本不喂料,祈求无病毒虾苗来解决病害问题,结果虾病爆发更激烈。正确养殖方法:在对虾养殖前期,根据对虾放苗密度,及时观察对虾的摄食及胃肠食物情况,随着生长慢慢增加前期开口料和0#、1#饲料的投喂,既可以驯化对虾的摄食,又能保证虾苗的营养需要,提高对虾活力,增强免疫力,减少发病的几率,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http://milai168.taobao.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28

    主题

    10

    听众

    36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财源享通
    2020-1-13 10:45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2005
    精华
    1
    经验
    3639 点
    金币
    12893 元
    注册时间
    2014-11-11
    沙发
    发表于 2017-3-10 09:56:36 |只看该作者
    清水放苗,这种情况发生在南方部分地区的少数养殖户当中。他们误以为肥水放苗池底容易产生泥皮,到后期不好管理等等。其实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倒是反映出他们对水质管理水平能力不足。清水放苗,水体中缺少虾苗所喜食的天然生物饵料,同时池塘水体透明度太高,虾苗容易产生应激反应,池塘容易生长青苔,丝状细菌、水霉菌、嗜水气单胞菌、弧菌等有害细菌也会大量繁殖,极易侵袭感染虾苗,出现虾苗漂浮逰塘(飞机苗),成活率大大降低,严重的导致放苗失败(排塘)。

    http://milai168.taobao.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