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
- UID
- 58185
- 积分
- 36
- 主题
- 18
- 帖子
- 18
- 精华
- 0
- 经验
- 36 点
- 金币
- 206 元
- 注册时间
- 2014-5-7

TA的每日心情 | 死哪去了 2014-6-13 10:05 |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 帖子
- 18
- 精华
- 0
- 经验
- 36 点
- 金币
- 206 元
- 注册时间
- 2014-5-7
|
养虾有风险,但过去与现在的风险不一样,过去的风险是技术不成熟造成的,现在的风险大多是缺乏理智造成的,是过于随意或大胆造成的。如果能够从实际出发,把稳放在第一位,顺应季节,顺应虾塘条件,顺应自己的技术水平,选择优质虾苗,就会有效降低风险少走弯路。
一、养虾要顺应季节
南美白对虾是热带虾类,喜热怕冷,温度高生长快病害少,温度低生长慢病害多。藻类也是喜热怕冷,温度高水质好调理,温度低水质难调理。只要掌握这些特点,顺应这些特点,做到早造虾掌握在清明后放苗,晚造放苗不要超过白露,养殖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另外南美白对虾在养殖过程中,在盐度逐渐降低的条件下,不但生长快,而且很少发病。如果盐度长期不变或盐度越来越高,不但生长慢,而且很容易生病。我们南方的雨季与高温基本一致,非常适宜养殖南美白对虾,但是每个地方下雨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即使同一个地方每年的雨季也可能提前或推后,只有考虑到这些因素,稳妥安排放苗时间,防止随意或急躁,就会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清明前放苗虽然也有人成功,在高盐度下养殖虽然也有人养得好,但这需要较好的设施条件,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什么时候放苗,每亩放多少,计划养几造,也是技术、经验、资金等多因素的考量,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不要盲目跟风,要量力而行。
二、养虾要顺应虾塘条件
顺应虾塘条件就是看塘养虾。虾塘条件好,每亩可以放一代虾苗4万尾以上,甚至8-10万尾。虾塘条件不好,只能放1-3万尾。虾塘条件好是指面积2-6亩,水深1.2m以上,能够排干晒塘,无明显渗漏,沙泥底质,增氧机每2亩配备1.5千瓦以上。
放苗密度主要取决于水的深度及增氧机数量。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增氧机配备不足,每个虾塘几乎都存在增氧机水流覆盖不到的地方,造成这些地方底泥搅动不到,溶解氧不足,加上虾塘原来是碱酸田或红树林,含有较多硫化物,一旦天气变化就会泛底产生硫化氢,硫化氢是剧毒物质,凡是塘底变黑或塘边水泥扶坡变黑都是硫化氢曾经存在的标志,硫化氢具有致死浓度低、时间快、不易发觉、难以救治等特点,长期低溶解氧及硫化氢的存在是引发虾病的根源,所以配足增氧机是预防虾病的最好措施。
另外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含硫化物(铁锈水)的底质,不是简单地靠进排水浸泡就能解决的,如果遇到东风或低气压,硫化物也会随地气上升冒出来,所以要有针对性做好预防,即在养殖前期(放苗50天内)坚持做到勤解毒,多开增氧机,定期使用光合细菌,这样硫化氢的危害就会大大降低。
总之虾塘条件非常重要,不但决定养殖密度和产量,而且决定成败。底质太差的虾塘一定要改造,或者搞水泥扶坡搞塑料膜铺底,或者用坡泥或山泥铺底,钙镁磷或经过生物发酵的有机肥或颗粒复合肥也有压底作用,养殖前期定期使用光合细菌或把藻类育得浓一些效果也不错,即改造虾塘钱多有钱多的办法,钱少有钱少的办法。塘养虾,人养塘,虾塘的改造投入是不会亏本的,如果坚持每年投入一点,养殖风险肯定会降低。
三、养虾要选择优质虾苗
优质虾苗是养殖成功的基础,是最关键的环节,如果买到优质虾苗等于成功了一半。一分钱一分货。由于优质虾苗与普通虾苗的种虾来源不同,投喂饵料的质量不同,精心管理的程度不同,所以价格相差较大。
养虾有两样东西不能省,一是虾苗,二是电费。购买虾苗是一件很伤脑筋的事,因为是不是高温苗,淡化速度是否规范,是否滥用抗生素等等很难辨别。但是既然虾苗有优劣,那么肯定会有分辨的方法,只要掌握了分辨的方法,只要多走几个苗场,细心观察比较,是完全可以辨别的。
方法一:看体表。优质虾苗都是大小均匀,体表干净,肢体完整,肌肉饱满透明,胃肠充满食物、无断节,肝脏黄褐色,离水弹跳,逆游能力强。
方法二:看活力。随机取出若干尾虾苗,放在拧干的湿毛巾包埋10分钟,然后放回原育苗水体中,观察存活情况,全部存活为优质,存活率越低质量越差。
方法三:上层苗与池底苗相比较。即在同一池虾苗取最上层的与底层的作比较,如果上层苗与池底苗体表活力都一样,没有明显差异的是优质苗,如果差异明显,上层苗有空胃,肠内食物有断节,有白浊、奇型、红体的,就是劣质苗。因为虾苗孵化与大塘养殖其原理是一样的,即健康的虾都是在底层,不健康的虾都是在上层。
虾苗决定成败,购买虾苗是大事,不要轻易委托别人,不要怕麻烦,要改变过去一天搞妥的轻率做法,要提前几天到多个苗场走一走,比较一下,不怕不知货,最怕货比货。
四、养虾要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
养虾不能蛮干,要靠技术,技术主要体现在弄懂原理,遇到问题能够准确判断,应对措施及时有效。每个人的养虾技术水平是不一样的,大约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养虾高手。能够控制水质,预防虾病,能够根据每天巡塘、测水、天气以及日前措施的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准确判断水质状况和未来1—2天的发展趋势,能够驾驭养虾局面。
第二类是经验丰富但底气不足。虽然养虾多年,在一些环节有独到的见解,但知识面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对一般问题能够解决,但对新问题缺乏运用常识、原理、经验进行分析及变通的能力,经验与侥幸常常交织在一起,年年养虾年年不轻松。
第三类是跟风的借力的。别人怎么养他也怎么养,认为养虾知识太多太复杂,怎么学也学不过人家,干脆与第一、二类的人搞好关系,跟着学跟着养反而省心省力,效果也比自己摸索要好。这一类的人数最多。
现在之所以存在养虾的成功率不高,表面上看是第二第三类的人居多,但根源是受到第一类人的影响,是一些高手自持技术水平高,容易头脑发热,好出奇招,或者放苗不按季节,或者密度太高,或者超越了虾塘条件等等,偏离了养虾实际所造成的。
养虾技术性强,学无止境,高手只是相对的暂时的,只能说明过去。养虾很难做到年年成功,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养殖模式,高手也经常被各种新问题搞得焦头烂额,也经常犯顾此失彼或疏忽遗忘的低级错误,加上这几年养虾发展非常快,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即使是高手如果不继续学习,固守老一套,也会落伍过时。
总之,由于每个人的技术水平不一样,所以养虾必须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例如虾塘条件,放苗密度,养殖面积等等,做到适度可控,能管多少养多少,有多大本事做多大事业。
张总:1866085698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