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抗生素在海参育苗上的使用我认为是个案,并不具备普遍性。”9月9日,《央视新闻》报道了在渤海湾很多养殖户在饲养海参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海参苗成活率、防止生病,在参苗池中会大量使用头孢、青霉素等抗生素;为了保证海参的养分充足,养殖户用杀虫剂将其它生物杀死。对此,中国科学院沈阳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海洋生物技术首席研究员李长青对中国水产频道表示,“不排除一些小规模的、零散的育苗场存在这种问题,但并不是所有苗场都如此,有一定规模的苗企如壹桥苗业、棒棰岛,他们有强大的科研院所支持,规范的育苗流程,并不会滥用抗生素。” 李长青研究员介绍,在渤海湾一带有大概500-600家的海参育苗场,育苗水体从几百到几千不一,小的育苗场一般在产地自销。“整个海参行业亟需规范,要逐渐淘汰小的不符规定的苗场,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海参养殖过程中不可能使用抗生素。”李长青研究员说,“海参养殖一般为圈养或者底播模式,都是大水面,使用一点点抗生素根本没有效果。”广州利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张新林店长也告诉中国水产频道,现在海参行情不好,如果在圈养塘使用抗生素的成本会很高,也基本不现实。“我们在2005年开始推广海参的可控生态养殖,现在养殖户用药是少之又少。” “但我们也要正确的看待抗生素的使用问题。”李长青研究员强调,抗生素并非全部不能在养殖过程中使用,国家规定可以在水产中使用的抗生素对人体并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圈养海参一般需要2年左右,底播养成时间在3-5年,不管是圈养或是底播,在育苗期使用的抗生素经过这么长时间都会代谢掉,并不会沉积到人体中。” 对于央视曝光的海参抗生素事件,我们来看看网友们是怎么说的? @李悦悦:当一个区域已经产生信任危机,是没有市场的。海参今年日子不好过,对虾养殖集中的区域不要经历这样的过度开发才好。 @吴建平:行业监管缺失及信任危机,会毁掉一个行业,本来很好的营养品,变成毒物,而且价格奇高,普通大众只有等到价格跌破成本价,这时的食品才是安全的,因为用药用不起,这就是行业的自然淘汰。 @梅:本就不能乱用,包括我们人类自己,最好少用,问题的积累到问题的爆发,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等到问题出现的时候,悔之晚矣。 @王维:这是一个品种养殖规模化后的常见现象。每个品种都一样,每个行业都一样,每个国家都一样。市场会解决一切问题。这个问题本来是海参行业搞出来的,近两年海参整个行业不是已经尝到恶果了么?! 中国水产频道(www.fishfirst.cn)独家报道,转载请说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谢谢合作。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