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90
- UID
- 1593
- 积分
- 6727
- 主题
- 229
- 帖子
- 2517
- 精华
- 13
- 经验
- 6727 点
- 金币
- 38453 元
- 注册时间
- 2011-3-14
   
TA的每日心情 | 死哪去了 2013-10-27 15:53 |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 帖子
- 2517
- 精华
- 13
- 经验
- 6727 点
- 金币
- 38453 元
- 注册时间
- 2011-3-14
|

“天地人和”下膨化料走俏
供不应求成了今年膨化料市场常态,不管大小企业只要有膨化料生产线,皆能满负荷生产。
市场需求凸显
谈起今年膨化料供不应求的原因,顺德区勒流镇百安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景生对往年养殖数据分析后发现,“相比5年前,大部分商品鱼养殖成本增长超过30%,但是塘头价变化不大,仅5%左右的增幅或持平。”
他认为在收购价恒定但养殖成本增长的情况下,养殖户极有可能通过提高单位水体养殖产量,来抵消部分因塘租、人工、电费、用药等固定投入上涨,给养殖成本带来的额外花销。比如养成1500斤鱼,花费上述固定投入3000元,则每斤鱼的成本(不包括饲料成本)为2元;如果增加产量至3000斤,每斤鱼只需要承担1元的成本。
因此,从养殖市场的基本面来看,近年来不断上涨的塘租、人工费用等,促使养殖户通过提高池塘放养密度,来解决养殖产量的提升问题。养殖密度的增长,势必会增加饲料投喂量,致使水体污染加剧的可能性增大,间而限制产量的提升。对水体污染程度较轻的膨化料无疑将会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力“武器”。
较之颗粒料,膨化料需要解决的发展瓶颈主要在于利润分配,厂家、经销商、养殖户都需要在膨化料发展的过程中,取得更高的利润。2008年开始,通威、海大等企业结合养殖模式推行膨化料,相比颗粒料其养殖经济效益增幅明显,基本消除了膨化料的瓶颈所在。
此外,2010年末至2011年华南绝大部分养殖品种行情见涨,处于较为理想的水平。养殖户增加投苗量,以及投喂膨化料(一般认为,投喂膨化料可提高生长速度,从而提前上市)的意愿较强。再加上近两年华南地区缺水比较严重,养殖过程中换水量减少等种种因素共同作用下,造就了2011年膨化料市场的繁盛。
膨化料趋势论明晰
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从2003年开始涉足膨化料,原本对常规膨化鱼料(草鱼、罗非鱼料)市场并不看好。后来这种认知才改变,2009年正式发力进军常规膨化料。近三年的市场推广中,让公司副总裁王建红感触极深的是,“2009年恒兴在化州的罗非鱼膨化料销量几乎为零,因为市场基本不用膨化料;但今年开始,当地有将近一半的养殖户开始投喂膨化料。”
刘景生走访市场的过程中也发现,“三水附近一年养一造草鱼的养户,以前都是用很低档的颗粒料配合青草投喂,今年都能转成膨化料结合颗粒料的方式喂养。”这让刘景生大感惊奇。“顺德的有公司计划把分子公司原有的颗粒料线(至少5条)改建为膨化料线,据悉也是因为自身客户需求变了。”刘景生补充表示。
显然,膨化料将成为主流饲料的趋势逐渐明晰。业界多数认为,膨化料在罗非鱼市场的推广速度将快于草鱼,主要原因是罗非鱼的养殖模式少于草鱼。因此,受养殖模式差异化影响,膨化料是否能完全取代颗粒料还有待观察。
(本文出自《水产前沿》杂志2011年12月刊,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