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10
- UID
- 17
- 积分
- 22978
- 主题
- 949
- 帖子
- 11223
- 精华
- 107
- 经验
- 22978 点
- 金币
- 203440 元
- 注册时间
- 2010-5-26
   
TA的每日心情 | 堵心啊 2015-6-5 08:56 |
---|
签到天数: 61 天 [LV.6]常住居民II - 帖子
- 11223
- 精华
- 107
- 经验
- 22978 点
- 金币
- 203440 元
- 注册时间
- 2010-5-26
|

hansenlin:
说的可能有些跑题了,我的一点儿想法是:
1.最根本的还是从自己产品本身出发,把产品做好,这是作为企业能掌控好的;
2.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寻找合适自己的经销商;
3.没有什么是不变的,包括人和人的关系。
吉鸿昌:
经销商——一个让饲料企业既爱又恨的名字,到目前为止,国内的大部分企业仍然对它有着极大的依赖,这种依赖更体现在早几年营销界的一句口号——“决胜终端”,这个终端指的是最终的养殖户呢?还是作为饲料产品的最后一个通路——终端经销商呢?这里,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经销商给大多数的饲料企业的感觉是“如梗在喉”,其中滋味更是千言万语难尽。绝大多数的经销商并没有做出减让部分利润空间的打算,依然在坚持自己的理想利润率,并以赊欠的风险大为理由,为其经营中的暴利行为寻找借口。多数经销商预混料、浓缩料的利润率高达25%——30%,远远高于畜牧行业其它环节的平均利润。为了维持自己的暴利需求,许多经销商要么大幅度的加价,要么寻求经销质量并不稳定却价格更低的小品牌产品。本来,饲料经销商应当在企业与养户当中起到一个桥梁作用,并更多的承担服务养殖的功能,很可惜的是由于经销商的缺位,许多例如疫、病诊断,养殖技术指导等工作都一股脑的推给了生产企业,自己做起了甩手掌柜,甚至连下级市场的拓展都推给饲料企业来做,经销商做的事情越来越少,而要求的利润率却只要求增加,没有打算减少。为了达到自己预定的赢利目标,部分经销商不断的和新的企业接触,或者想寻求更优惠的政策,或者作为和原合作企业谈判的筹码,很少有经销商把自己当作是生产企业真正意义上的长期合作伙伴。结果就是饲料市场的利润空间在经销商的讨价还价中不断缩水。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一是饲料企业的业务员大多只拜访大经销商,因为这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销售量(假象),而很少拜访终端客户,没有对养殖户提供必要的服务,优惠政策等都倾向于经销商。二是盲目设立总经销商,在导致市场开发不利,又受制于总经销商的情况下,为了维护市场,不惜提供很大一块利润给经销商。三是经销商过大,在经销谈判中企业处于被动局面,又舍不得失去这个大经销商,所以采取了很大让步。这些情况是饲料市场畸形发展的结果。
饲料经销商说厂家朝秦暮楚,说的比唱的好听。厂家说饲料经销商见利忘义,脚踏几只船;饲料经销商说厂家过河拆桥,鸟尽弓藏。厂家说饲料经销商欲壑难填,敲骨吸髓;饲料经销商说厂家言而无信,斤斤计较。厂家说饲料经销商客大欺店;饲料经销商说厂家盛气凌人。厂家的偏见,饲料经销商的职责,纠缠着生意、承诺甚至夹杂着个人恩怨,厂商之间的这一本糊涂账,虽然算不清,但总是让厂商关系出现诸多芥蒂,让厂商合作牵牵绊绊,效力难以充分发挥。
而最为重要的是市场并不能预备一些,甚至几个经销商,等你的代表来铺货。少量铺货,你的广告投入又要多大?那是亏是赢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