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1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年越冬,要hold住

[复制链接]
L.C    

153

主题

6

听众

2516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3-9-3 08:2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帖子
    975
    精华
    3
    经验
    2516 点
    金币
    -6695 元
    注册时间
    2011-2-25

    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1 15:28: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L.C 于 2012-2-2 09:01 编辑

    今年越冬,要hold住

    寒来暑往,每年冬季低温都会给水产养殖业带来很多困扰。最大的挑战在于温度,一些鱼虾池塘不得不在冬季搭起冬棚,而也就是冬棚,使池塘内部形成一个“小天地”,保持其中各种养殖条件的稳定便是对越冬养殖的最大考验。

    虽然有不小的风险,但仍有不少养殖户希望能够在这个冬季“下下赌注”,给一年最后的季节创收。可以看到,一些养殖区域,如珠三角、福建地区的对虾冬棚养殖;华南地区的罗非鱼养殖;广东中山、珠海等地的河豚养殖……都会在冬棚上下功夫,对虾从业者有句话说得好,“养虾不养冬棚虾,养了一年也白搭”。

    如同2011年,冬季降温时间较早,很多准备越冬的养殖户早早就开始搭建冬棚,而这几年,冬棚材料水涨船高。可见越冬养殖风险虽大,但是能够养殖成功,收益也非常可观。

    面对冬季特殊的养殖条件,能否在越冬管理上把握一些关键点,顺利越冬?本刊针对这一话题征集了部分越冬养殖技术稿件,他们的思路和实践,对目前的越冬养殖或许是一种借鉴。




    不搭棚如何降低罗非鱼越冬风险

    2011年冬季是否严寒,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无论是否搭冬棚,甚至在不搭棚条件下,我们该如何降低罗非鱼的越冬风险?

    文/ 广东海大集团江门大区 陈伟涛 龙滩

    每年开春时罗非鱼价比较高,广东江门地区部分养殖户为了来年搏个好价钱,会选择小、中、大规格罗非鱼及鲳鱼、鲮鱼等过冬。江门地区罗非鱼养殖搭棚越冬的区域,主要是杜阮、共和平岭等地,而开平、恩平、台山等地基本不搭冬棚。

    2011年冬季是否严寒,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无论是否搭冬棚,甚至在不搭棚条件下,我们该如何降低罗非鱼的越冬风险?
    当连续多天低温,且是阴雨天气、终日不见太阳时,便会大批量冻死罗非鱼。

    主要是指冬季池塘水质太肥,有机物耗氧较大,造成整个水体缺氧,导致鱼类浮头。尤其是在凌晨时候,水体缺氧最厉害,而且气温、水温均是每天最低值,更加容易造成鱼体冻伤。

    当水温转暖时,罗非鱼及病原细菌活动渐趋活跃,水温、溶氧及ph值等环境因素发生变动,或多或少都会使鱼类产生应激反应。当罗非鱼体内营养元素不足时,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在应激条件下易受病原体、寄生虫侵袭。

    鱼塘基建等养殖环境及周边大环境我们难以改变,但可以通过增强鱼体抵抗力,来避免虫菌损伤鱼体,达到安全越冬的目的。

    增强鱼体抵抗力。在罗非鱼越冬前半个月,做好补充营养工作。选择高档膨化料,投喂率约为1%,并补充维生素。

    杀虫杀菌减少感染和损伤。过冬鱼一定要在10月底之前用广谱性杀虫药杀虫2次,两次分别使用不同药物,时间间隔为5-7天;第二次杀虫后的3天内进行杀菌,建议最好使用聚维酮碘杀菌。

    减少罗非鱼浮到温度较低的上层。建议在9-11月中旬前每10天进行一次改底,保持底部溶氧足。

    常见普通池塘,越冬期间建议放养密度见表1。池塘套养一定量的鲫鱼、白鲢,对清底、保水很重要。鲫鱼相对于鲮鱼来说耗氧少,在水温较低的情况下,照样能够活跃地清理立体养殖所带来的猪粪。

    增氧剂好过增氧机。在寒潮来的前1天就把增氧机打开,直至寒潮结束后2-3天,这样可避免温度剧降带来的水体强对流,导致鱼应激死亡。越冬或寒潮下雨期间,如缺氧可以泼洒增氧剂增氧,建议在寒潮发生的几个晚上8-9点下粒粒氧,效果非常显著。

    (1)加深水体:越冬期间尽可能地加深水体,使水深在2.5米以上。

    (2)抽深水井水:越冬期间,当水温在15度以下时,不停地往越冬塘中抽深水井水,可以使鱼塘部分水体水温提高2℃-3℃。

    (3)立挡风墙:对于不方便避风的鱼塘,立一堵挡风墙,可以弥补其缺陷。挡风墙就是鱼塘的北端用毛竹、彩条布或其它料材立一堵阻挡北风的墙,高度一般在3m左右或更高。挡风墙的作用就是阻止北风搅动水体,避免水体上下对流。

    (4)移植水葫芦:有条件的池塘,寒潮来临之前可移植水葫芦,一般不超过水面1/4,用竹竿将水葫芦控制在上风一定范围内,对池塘的水质改善和水体保温都有一定效果。

    (5)预防水霉病:水霉病并不可怕,但往往由于没能及时发现并引起重视,成为造成过冬死鱼的主因。因此巡塘是日常工作,看到1-2条罗非鱼出现死亡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出现鱼浮头情况时,一定要马上使用聚维酮碘或者水霉净等药物进行全塘杀菌预防。

    表1  普通池塘越冬期间建议放养密度






    南美白对虾冬棚养殖的思考

    针对冬棚越冬的特点,做足增氧,投喂,改底和对水质的控制等,都是保证对虾在冬季正常生长的必要条件。

    文/ 江门市蓬江区惠乐渔药有限公司 汤晓

    目前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确一年难养过一年,特别是南美白对虾老养殖区域。但是南美白对虾毕竟是已经驯化的养殖品种,也是一条生命,不可能无缘无故发病。南美白对虾养殖一定会有规律可循的。在目前阶段之所以难养,可能是因为我们还不足够了解它的生活习性,还不足够了解南美白对虾对水质和饲料的要求。以下就南美白对虾冬棚养殖谈谈个人的心得。

    冬棚养殖的第一大特点在于保温。保持水体温度不低于南美白对虾正常生长所需温度,是冬棚养殖最基本的功能。水温低于22℃,南美白对虾摄食明显下降,生长发育也明显变慢。一般冬棚水温都会高于22℃,有时甚至超过30℃。所以单从水温角度来看,南美白对虾摄食和生长应该不受限制。

    冬棚养殖的第二大特点是封闭。在冬棚养殖过程中,池塘水的流动交换主要靠增氧机的搅动。如果关掉增氧机,冬棚养殖就是在“死水”里养殖。增氧机配置不够或者不合理很容易形成死角和水体分层。所以南美白对虾冬棚养殖一定要多开增氧机,而且在温度高时,要适当的揭开薄膜通风。

    冬棚养殖第三个特点就是水体受热不均匀,分层很严重,藻类生长不旺。所以冬棚养殖水体容易分层和倒藻。同样也容易导致水体溶氧的波动。这也是冬棚养殖应激来源最主要因素。

    冬棚养殖的第四个特点就是日照时间短且光线弱。这决定了水中藻类光合作用时间短且弱,藻类产氧时间短。这样,水中溶氧在整个冬棚养殖中很容易成为限制因子。这可能也是冬棚水质判断方法和平时水质差异判断的原因。

    1、关于苗种的思考。好的苗种是养殖成功的基础,冬棚养殖对苗种的要求更高。但如何选择苗种则是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标准。甚至有人说靠运气。笔者也认为好的虾苗是养殖成功的基础,但目前南美白对虾难养不能全怪苗种,与养殖理念和养殖方法也有很大关系。虾苗质量优劣可以根据在放苗后一个月内养殖情况来判断。

    2、关于投喂量的思考。残饵是池塘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控制投喂量就是控制残饵。在水环境优良的前提下,其投喂量是可以计算出来的。以此为基础,根据冬棚特点进行修正。而每天的投喂量和投喂时间应根据天气、生长速度、水质情况、上餐摄食情况灵活调整。总的原则在于不浪费饲料,又能满足南美白对虾生长发育需求。当确定好投喂量之后,应用其它方法进行检验,防止饲料浪费过多或严重不足。如果投喂量过大时,水色容易偏浓发黑。此时应减料,改良底质。而投喂量不够时,会发现水质容易变浊,生长速度变慢,此时可适当增加投喂量。

    3、关于水质优劣的判断。冬棚水质优劣判断方法与平时水质判断方法有所不同。冬棚的水质宜清爽,忌水色浓。水色清爽,补偿深度深,光合作用均匀,溶氧充足,溶氧昼夜变化小;水色浓则溶氧分布于水面而底层溶氧容易不够。溶氧昼夜变化大。具体判断水质优良要从水色的稳定情况、投喂情况、南美白对虾的摄食情况以及南美白对虾的体色、养殖时间来综合判断,而不仅仅看水质指标。比如在养殖中后期,有时会出现水浑浊,亚硝酸盐偏高的情况,如果南美白对虾摄食正常时,我们会判断水质正常;又比如在有时水色偏浓时,水质各项指标正常,但由于南美白对虾摄食减慢,虾身发红、变软,我们会认为水体缺氧或底质恶化,此时应停料、改底。

    测量水质指标时,取水样必须考虑到水体分层和水质指标的昼夜变化。否则水质指标数据会误导养殖管理。

    4、关于改底的思考。冬棚封闭且光照不足,导致水体更加容易缺氧,底质更容易恶化。底层代谢有毒物更容易积累。这是冬棚养殖南美白对虾生长速度慢、产量低的根本原因。如何去除底层有毒代谢物、抑制底层病原体的滋生和长期增加底层溶氧才是改底的根本。而如何判断改底是否实现此目的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平时我们通过观察南美白对虾摄食情况、水色变化、水质指标的变化来判断改底效果值得怀疑。

    5、关于疾病的思考。病原体是南美白对虾疾病高发的最根本原因。而水质恶化和营养缺乏只能是疾病暴发的诱因。控制病原体是控制疾病的关键。控制病原体应从改良病原体滋生环境和消灭病原体两方面入手。前者治本,后者治标。笔者倾向于用优良的微生物去实现此目的。毕竟此法水环境波动不大,对南美白对虾刺激不大,而且效果长远无残留。有益微生物既可以改良病原体滋生环境,又可以抑制病原体滋生,适合预防性控制病原体。

    6、关于未知因子的思考。南美白对虾本来生活在海水里,经过驯化后才能在咸淡水的地方进行养殖。但至今没有在内地形成养殖规模。而且在咸度不够的地方养殖南美白对虾,其产量也很难与海水资源丰富的地方相比。这说明有些未知因子在限制着南美白对虾养殖。这些未知因子会随着养殖时间延长而被损耗着。所以总体上越是养殖时间长的南美白对虾池塘越难养,产量也越来越低,抵抗力也越来越差。这在生长性能良好的虾苗表现更明显。笔者建议采用内服粗盐、多维多矿的方法来预防此问题。

    7、关于盖冬棚对水质影响的思考。盖冬棚对水质影响很大,所以盖冬棚后一个月内是疾病高发期。盖冬棚后首先水温急剧变化,藻类集中于水面,水体分层严重,接下来的时间藻类更新较快,溶氧变化剧烈,南美白对虾应激较大。水体生态的变化,引起病原菌和杂菌生长旺盛。表现出来的现象就是水体变化剧烈、南美白对虾摄食下降、肠胃炎、空肠空胃现象增加,严重的甚至出现偷死、游塘情况。针对此现象,一般建议盖冬棚前后三天停止投喂,盖冬棚后要轻微消毒。

    1、保温措施要到位。措施不到位,其它措施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选择保温效果好、透光性好的薄膜很重要。

    2、天气良好时,适当打开薄膜透透气。加快冬棚里空气流通。很多养殖户反映此举可以减少缺氧现象发生。

    3、严格控制投喂量。根据天气、生长速度、水质情况、上餐摄食情况来投喂。预防饲料浪费。

    4、定期改底和大剂量培菌,保持水环境优良和抑制病原体的滋生。光合细菌和氢氧硫化细菌有利于去除有毒代谢物,芽孢杆菌有利于水体溶解性有机物的分解,同时可以抑制弧菌;高浓EM菌种的作用是综合的,可以稳定水质、抑制病原菌。

    5、在饲料中定期添加粗盐,500克粗盐/包饲料,一个星期一个疗程。

    6、多开增氧机。保持水质偏瘦。让水体溶氧充足而且分布均匀。

    7、如果全程能配合使用优良的发酵饲料,将会很好的改善南美白对虾肠胃,增加其抵抗力。
    中国水产频道,真正的水产业交流平台www.fishfirst.cn

    129

    主题

    89

    听众

    254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1248
    精华
    15
    经验
    2541 点
    金币
    18871 元
    注册时间
    2011-6-10

    版主 社区QQ达人

    沙发
    发表于 2012-2-1 18:44:46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楼主呀,怎么不原创呀
    专注水产,艰苦奋斗。
    欢迎访问我的新浪微博虫子的悲哀Aquaculture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6

    主题

    20

    听众

    5038

    积分

    五级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1150
    精华
    16
    经验
    5038 点
    金币
    602 元
    注册时间
    2010-5-26

    社区QQ达人 荣誉贵宾

    板凳
    发表于 2012-2-4 16:45:32 |只看该作者
    杂志招聘
    本帖最后由 水调歌头 于 2012-2-4 16:47 编辑

    河豚冬棚养殖要点分析

    冬棚养殖河豚最重要的就是预防发生水霉,在日常管理时主要包含盐度、水质、底质的调控,病虫害的处理等。

    文/ 湛江恒兴养殖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刘超斌

    河豚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0-30℃,当水温连续五天低于20℃时,河豚就极易发生水霉。当前没有十分有效的处理方法,一旦发生损失十分严重。

    冬棚养殖河豚最重要的就是如何预防水霉,在日常管理时,主要工作的开展都围绕预防水霉展开。主要包含盐度、水质、底质的调控,病虫害的处理等。

    水霉菌在纯淡水中繁殖十分迅速,在咸水中生长相对较缓。适宜的盐度在河豚冬棚养殖中十分重要,当盐度保持在5度时,能十分有效的预防水霉。

    在河豚转入冬棚之前,加入海水或地下水。使用海水时,可先将池塘水排掉一部分,再加入海水,以减少海水的用量。这种方法需要的海水比较多,适合于靠近大河,运输海水方便的地区。

    其实,大部分地区是使用地下水。使用时应注意地下水的氨氮及重金属含量,地下水优良时可直接加入,氨氮及重金属超标时应该先保持鱼塘水质“肥、活、爽”,有充足的藻类以利于分解有毒物质。采取分阶段加地下水的方法,抽一天停一天。

    加水时留意河豚的吃料及水质情况,河豚吃料慢时应停止加水。加水完毕后,及时使用调水产品对水体进行解毒。

    河豚养殖中最易出现蓝藻,把握水质的关键是调出合适的水色。水体中蓝藻大量繁殖时,河豚生长速度慢,容易出现肠炎,不利于河豚生长。

    在养殖前应使用芽孢菌与氨基酸进行培藻,以防止蓝藻生长。河豚养殖中水色极易出现变化,当水体肥力不够时就会出现返清、变浊等现象。因此平时要根据水质变化及时补充氨基酸、有机肥等调水类产品。冬棚养殖时,水质肥的塘较浊水塘发生水霉的机率要低很多。

    河豚饲料蛋白含量高,排泄物中含氮量亦高。在越冬的冬棚养殖过程中,棚内空气交流不畅,容易出现底质恶化,水体出现异味。针对这种情况,需定期使用池底解毒丹与过氧化钙改良底质。冬棚内的水体温度一般保持在20-28℃之间,恰恰是大部分寄生虫生长的适宜温度。鱼体感染寄生虫后,会造成鱼体表损伤,为水霉菌生长创造条件。河豚冬棚养殖时,主要感染的寄生虫为异沟虫,大量寄生时可造成河豚大量死亡。建议每15天使用一次甲苯咪唑,病情严重时可连用两次。杀虫后使用碘或戊二醛进行消毒。

    河豚进入冬棚后,尽量减少拉网等刺激,避免损伤鱼体。拉网后,及时使用过氧化钙或其它底改类产品净化水质。第二天使用碘进行消毒,以防伤口感染。平时做好增氧设备的维护,河豚养殖最怕的就是溶氧不足,一旦出现缺氧损失十分巨大。在配备增氧机和保持棚内空气流通方面应多加注意。

    发生水霉后,河豚体表出现圆形的溃疡,上面覆灰色菌丝,鱼体表粘满污物,在增氧机周围慢游。平时喂料时,多留意河豚的体表状况,当发现河豚吻端、尾柄、腹部出现红斑时,应引起重视,这是水霉的前期表现,应该及时使用硫咪沙星或戊二醛进行消毒,或者使用苦参与五倍子合剂进行全池泼撒。
    河豚冬棚养殖中,做好以上各项工作,能有效的预防水霉的发生,极大的减少养殖中的损耗,提高成活率,使河豚安全越冬。
    水产前沿杂志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