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ay-say 于 2012-3-12 21:59 编辑
全国政协委员赵进东:长江流域应十年禁渔 人物简介: 赵进东(1956.11~)出生于重庆,籍贯:江苏武进;藻类生物学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主任。(致公党党员) 1982年 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同年考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师从黎尚豪院士; 1984年 公派留美学习; 1990年 获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博士学位; 1990~1994 美国宾州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并受聘为美国加州ABI公司研究员; 1994年 回国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教,先后任副教授、教授,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 1995年 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2000年成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 2007年11月,出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法定代表人)。2007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8年11月,出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法定代表人)。 2007年12月 当选致公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 2007年 赵进东被增补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8年1月 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10年10月19日,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第二十一届院士大会在印度海得拉巴市举行,来自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TWAS院士、获奖科学家、特邀代表400多人出席了大会。在本次TWAS大会上,赵进东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赵进东在接受中国经济网、和讯网联合访谈时表示,如果十年休渔,让很多鱼类有三个繁殖周期,可以恢复长江流域的鱼类资源,这对我们国家生物资源的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非常重要。
以下是访谈实录:
记者:您在本次提案中提到,长江流域应该十年禁渔,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赵进东:长江上各种坝的修建,各种调度,加上航运等等,很多的一些人为和自然的原因,使得长江的自然资源受到很大的破坏。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国家很多资源是来自于长江,来自于自然,我们吃的鱼都是养殖的,但是鱼的资源来自于自然,没有自然资源的保护,连养殖的鱼类在内,各种鱼类都会很快退化。
由于资源的破坏,很多鱼类就会在近期内减少到非常濒危的境地,现在自然捕捞量已经不如解放初期的十分之一了,真正靠这个为生的农民也部分特别多,我觉得应该采取一个措施,如果十年休渔,让很多鱼类有三个繁殖周期,就可以恢复它的资源,对我们国家长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来说非常重要。这是经过科学院不少专家和研究人员调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我也很认同这个观点,所以我就把这个提案交到农业部。
记者:十年休渔,肯定会有反对的声音,说十年休渔长江流域鱼类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开发,会带来经济损失。您怎样看到这个问题?
赵进东:经济上的损失主要指渔民,现在一年有一个禁渔期,禁渔期完了大家就变本加厉去捕捞,实际上破坏性是同样的,基本上起不到保护资源的作用。经济上的损失靠长江打鱼谋生这些渔民来说是有一些,这需要政府补偿。我们也算过这样一笔帐,如果把资源生物对今后经济的发展作为一个补偿的话,政府应该拿出这笔钱,这个帐从经济上算得过来。
记者:长江流域前几年白鳍豚很多,现在几乎没有。您认为应该怎样保护长江流域的资源?
赵进东:你说的现象给我们敲了一个警钟,做白鳍豚在水生生物研究所,我在那儿有很长的工作经历。现在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因为种种原因,主要是人为原因,很多鱼类和哺乳类,比如说江豚都受到各种程度的威胁,江豚大概就200多头,如果不加以有力措施加以保护,我估计江豚20年之内和白鳍豚一样就会没了。江豚的濒危问题还只是我们能看到的,而生态的影响还可能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我们对这个问题必须加以重视。
我认为,应该对长江修坝对环境、生态的影响多加以研究,不要急于把原来想修的坝都全部修完。也许存在一些生态灾难性的结果,也许不存在,这些是我们现在仍未知的,因此不要追求这一代人的GDP,而把后代人希望都给搞没了,这是我们一个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