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
- UID
- 50753
- 积分
- 39
- 主题
- 1
- 帖子
- 9
- 精华
- 0
- 经验
- 39 点
- 金币
- 70 元
- 注册时间
- 2012-4-27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9
- 精华
- 0
- 经验
- 39 点
- 金币
- 70 元
- 注册时间
- 2012-4-27
|
诱食剂,它的一个首要作用是诱使鱼是采食更多饲料,从而保障饲料的消化率与转化率。为什么要加?
首先从鱼虾的采食功能说起:鱼虾采食通过味觉、嗅觉、视觉进行饲料采食,视觉涉及到饲料的大小、形状、活动状况,还涉及到对鱼虾敏感的饲料中的荧光物质;嗅觉呢涉及到饲料散发出来的特殊气味;味觉呢也涉及到饲料的酸咸苦甜酸,这其中就有一个问题,到底目标鱼虾是喜好哪种味道?到目前为止,普遍认为鱼虾是不喜欢苦、涩、辛、酸、咸的。
再从鱼虾的摄食行为出发,可以分作三个步骤:首先是食物源的定位,依靠视觉与嗅觉引起对食物的注意;其次是主动朝食物源靠近,依据嗅觉功能感觉饲料的气味,决定摄食到口中还是否定;最后,依据味觉感知食物的味道,决定是否吞咽还是继续采食。
通过上述,诱食剂是否起作用,看到底附合目标鱼虾的喜好,一般诱食剂添加涉及到:
1、饲料质量不好,诱食剂的添加一方面遮掩饲料中的异味,迷惑消费者。这上面几个同行都表态说明了。不详述。
2、除了对饲料异味的遮掩,对鱼虾摄食起促进作用,相比没有添加适宜诱食剂来说,这是不错的选择。
3、饲料质量也很好,是否还添加诱食剂,这就是楼主的所提出的问题了。添不添加?看饲料与添加后,哪个摄食率大,这就是需要试验验证了。
如果诱食剂对鱼虾有很好的诱食作用,而且鱼虾也吃下含这种诱食剂的饲料,那么这就有下面几个方面来解释。
首先,我们先从饲料消化率角度出发:消化率涉及鱼虾消化酶能力、分泌等,这个如果添加诱食剂后,对目标鱼虾对饲料的消化率没有抑制或促进,那么就要看饲料的摄食率了。
其次,从摄食率出发:同样的饲料消化率与吸收率,饲料吃得多,那当然长的快,这是在饲料营养足够目标鱼虾需求的前提下,这当然是经济效益高了。
再者,从饲料浪费角度看,饲料投下去,鱼虾吃了,饲料当然浪费也好,饲料系数也下来了,经济效益当然好。
最后,从饲料可能导致的疾病看,如果饲料质量本来不好,即使添加诱食剂,那么鱼虾肯定营养疾病也会发生,吃得多,反而还不好,所以饲料营养与质量要优质;如果优质饲料,是否已经有能足够起到诱食鱼虾的效果?如果是,那么就可能不需要添加多余的诱食剂了,如果没有,那么添加诱食剂还是适宜的选择。
附注:诱食剂,其本身作用一是诱食效果,其是否具有对目标鱼虾生理的有益作用?这与添加诱食剂种类与性质挂钩了,部分诱食剂能提供目标鱼虾生理代谢所需的前体物质。这就另外再说了。
总的来说,诱食剂的添加与否,还是要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不能完全否定,也不能完全照搬,就说到这里吧,呵呵。
一点小见解,不足之处,期同行们的大斧…… |
-
总评分: 经验 + 10
金币 + 15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