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80
- UID
- 212
- 积分
- 2641
- 主题
- 167
- 帖子
- 498
- 精华
- 19
- 经验
- 2641 点
- 金币
- 99 元
- 注册时间
- 2010-7-5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498
- 精华
- 19
- 经验
- 2641 点
- 金币
- 99 元
- 注册时间
- 2010-7-5
|
本帖最后由 水宝宝 于 2012-4-26 09:02 编辑
前几天出炉的「海大集团2012年度报告」,引发行业议论纷纷:通威究竟还是不是水产饲料的第一品牌?
回顾通威十几年的辉煌历史,而现在却要与海大平分水产饲料之天下,不禁令人万般嗟叹!
为了解读通威,笔者走访了许多水产饲料之元老与精英,现整理出来与各位网友交流:
通威的优势:
1、通威水产饲料的研发力量和配方技术,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这点通过通威的产品在品质上的良好反馈可以得到证实,许多养殖户均认为通威的淡水鱼料比海大有更好的性价比;
2、通威的市场布局相对比较合理与均衡,基本上全国各地都有分公司,并且在区域市场占有相当的份额与影响力,而海大则高度集中在广东省内,过度集中则很容易受到攻击;
3、通威的管理团队的职业技能明显高于同行。打造一支训练有素的职业团队需要时间和企业内训体系的支撑,这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优势所在。
通威的竞争优势显而易见,这也是其能够称雄中国水产饲料业十多年的原因所在。但是最近几年通威已经受到了海大在淡水鱼料上的强力挑战,后者并大有已经超越或即将超越之态势。
根据笔者的思考和分析,通威虽然有其竞争力的某些突出优势,但其存在的问题甚至短板也非常严重,有时是非常致命的。主要反映在如下几点:
1、通威在技术、市场布局和员工素养上具备很好的条件,但这些竞争优势都是独立存在、各自为政的,彼此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和良好互动。技术与市场、管理层与员工、企业与客户的互动严重缺失,不但不能发挥整体协调作战之优势,反而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2、大企业病严重,运行效率低下。风险监管与效率始终是一个矛盾体。为了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必然会不断加强对各分公司的管控,这样就很容易造成管理制度复杂化,导致分公司失去了经营的自主性,凡事必上报待批,管理部门繁多、层级繁多、人浮于事、相互扯皮。这点通威尤为严重,也很是致命;
3、经销商结构老化、市场管理僵化。由于通威历史悠久,大客户、老客户占据了太多的市场资源和企业资源。正所谓「客大欺店」,大客户由于销量大、信用好,不断的要求企业提高折扣。老客户由于曾经为通威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自然而然就要申请市场保护。高折扣导致企业赢利能力降低,市场保护导致营销渠道老化,严重制约了销量的增长和渠道的优化;
4、团队建设严重滞后。虽然通威的个人单打独斗能力超强,但团队整体作战能力缺乏,这点严重影响了通威的创造力和企业氛围,相互推诿责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务实性缺失,务虚现象泛滥。
上述原因导致通威近几年发展缓慢、企业效益不彰。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通威的问题也是许许多多企业已经经历过或者将来必将会遇到过的问题,是一种必然性。
令人欣慰的是,刘汉元最近频频造访湖南、湖北、广东等地之分公司,这些充分体现了刘主席已经看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而「经销商千万资产创富论坛」的举办和「赢氧」品牌的推出,应该正是解决问题的强有力之措施!
通威能否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通威能否制止海大神话的延续?
让各位同行多提宝贵的意见和看法!!! |
-
总评分: 经验 + 15
金币 + 15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