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0
- UID
- 232
- 积分
- 1780
- 主题
- 47
- 帖子
- 911
- 精华
- 14
- 经验
- 1780 点
- 金币
- 8260 元
- 注册时间
- 2010-7-8
  
TA的每日心情 | 死哪去了 2014-5-21 16:44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帖子
- 911
- 精华
- 14
- 经验
- 1780 点
- 金币
- 8260 元
- 注册时间
- 2010-7-8
|
在对虾养殖过程中,由于天气原因,或是管理不当,养殖水体难免会发生“倒藻”现象,处理不善时,更会导致养殖对虾的缺氧、发病和死亡等等状况发生,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可见此为不可忽视的一大问题。
一、何谓“倒藻”?
很简单,就是养殖水体中的藻类大量或全部死亡,导致水色骤然变清、变浊甚至于变红(原为硅藻者)。一般养殖个体尚小时水色会变清,相反则会变浊。其中变浊又有黄浊、白浊和粉绿色的混浊之分。
发生“倒藻”时水体中的理化因子和浮游生物品种即刻产生很大的变化。首先溶解氧会下降,二氧化碳会增加,这是由于水中少了进行光合作用的藻类而引起的,另外二氧化碳增加后又会使PH值迅速下降,一般会在8.0以下。其次,由于大量的死藻的分解,除了会加大氧的消耗之后往往还会产生氨氮和亚硝酸盐,因为藻类本身是氨循环中的一个环节却缺少了,而大量的死藻又会使池塘本身的自净细菌负担不起,特别是遇上阴雨天时更明显。再其次就是水中的原生物会大量繁殖起来,反过来又会抑制藻类的生长。还有就是水中悬浮物(微尘、粪便、死藻等)成混浊状态,平时这些物质主要是靠藻类来沉降的。
二、发生“倒藻”的原因。一个是天气原因:主要是气温的突变。二是人为的管理不当:包括施肥补肥的时机把握不好;换添水的时间、数量不对;换添水之后没有及时保肥;消毒用量和时间不妥等。
三、 “倒藻”的处理方法。
1、检测PH值,偏低时用生石灰泼水调节或泼过氧化钙调节并增氧。
2、注意增氧,特别是对虾规格较大或密度较大时,可同时泼“鱼虾应激灵”和“绿水宝”的药物。
3、补充新水,肥塘。“肥水霸王”加“氨基酸颗粒肥”可快速培起良好水色
4、有条件者或按第3步骤做了一次后没有效果者,应检测水中是否有大量原生动物,如果是则应先用“混杀先锋”杀灭后再育塘。
5、有时绿色的水体变混浊后其中还会有大量的甲藻,水色也是黄泥色的,此时应用“苔藻净”来处理,第二天用“绿水宝”解毒之后再考虑育水。
6、切忌盲目施放肥料、底改和活菌,以致延误时机并加大处理难度。 |
-
总评分: 经验 + 3
金币 + 3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