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80
- UID
- 22564
- 积分
- 137
- 主题
- 2
- 帖子
- 100
- 精华
- 2
- 经验
- 137 点
- 金币
- 397 元
- 注册时间
- 2011-10-26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100
- 精华
- 2
- 经验
- 137 点
- 金币
- 397 元
- 注册时间
- 2011-10-26
|
这是一篇有关气泡病的文章,稍微做些解析,如有谬误,请指正。
南美白对虾气泡病的预防和处理
2012-6-27 16:02:55 来源:南方农村报 水淡如茶评注
利洋公司多年前已开始提倡预防南美白对虾气泡病,当时很多人并不理解。直到现在,还有部分人认为气泡病是鱼的“专利”,对虾来说就是“砖家”搞出的噱头。实际上,气泡病已经成为对虾养殖的一大隐形“杀手”,在北海市合浦县西场地区表现的尤为明显。
一、何为气泡病
气泡病:是在水体中某种气体(多为溶氧)突然升高或长期偏高处于过饱和状态,造成部分气体进入对虾的组织、器官、内脏,进而对虾应激蜕壳,严重的发生大量死亡的病症。
二、气泡病的发生条件
气泡病的发生需要单独或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水体溶氧突然增加。[水淡如茶评注:应该是升温过快引起]如雨后天晴[注:天晴,气温升高,加上阳光照射带动水温升高],北风转南风[注:北风温度低、气压高,南风温度高、气压低],肥水过快[注:水浓,吸热多,升温快]等,气泡病的发生90%以上是由这种情况引起的,在生产中需特别注意。
2.水体溶氧长期偏高。[注:谬误,跟溶氧无关,应该是水体浓,吸热多,升温快。实际上,测试溶氧,一般并没有达到饱和]这是由于放苗前期水质过肥,藻类光合作用过强引起,(翠)绿色水质更易发生,[注:水颜色深,吸热多,升温快]因此养殖过程尽量避免使用或单独使用化肥肥水,放苗前保持10-20cm的透明度。 [注:谬误,10-20cm的透明度,说明水太浓] 3.底质偏酸。[注:或许是碱度不够,藻浓,导致PH变化大。大多时候发生在放苗不久,底质仍然正常]底酸池塘一般水体总碱度也较低,【何以见得?】水体缓冲能力差,进而导致pH值日变化极大。一般来说,pH值早晚相差0.3-0.5正常,但西场地区能保持在1.0之内的池塘已经很少。pH值早晚相差较大的池塘,即使下午酸碱度在8.5的正常值以下,也有可能发生气泡病。
4.池水过浅。[注:水浅,升温快]阳光较好时浅水塘温度上升较深水池塘快,水体中藻类、青苔(水浅易生)、底栖藻类产氧增加过快,是气泡病发生的促进因素。 [注:跟氧气无关] 5.水体溶氧向空气溢出过慢。如无风天气[注:无风散热慢]、增氧机使用较少[注:开增氧机一般可以散热]、未加过水[注:加冷水可以降温]等,也是气泡病发生的促进因素。
三、气泡病的判断
1.根据症状判断:对虾在水面快速弹跳几下,然后身体失去平衡沉底死亡;发病对虾蜕壳,软壳,鳃部及尾部易发白;[注:发白,显微镜观察可以看见气泡]多数在下风口发生;多数池塘发病时对虾吃料正常;天气稳定时早上不见下午见。[注:下午水体温度高]
2.根据发生时间判断:下雨后突然晴天最易发生,[注:此时水体会突然升温]早上九点到下午六点均可能发生;如果天气一直晴好,则多在下午3点以后至天黑出现,早上不见。
四、气泡病的危害
1.“急性气泡病”可导致对虾死亡。少则几只,多则几百上千。
2.对虾造成严重应激,降低体质及抵抗力,增加发病危险。
3.气泡病发生时细菌趁虚而入,造成继发感染,同时会加重其他疾病的病情,增大损失。
4.“慢性气泡病”易使养殖户误解为对虾“发病了”,进而大量投喂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既增大了成本,同时又减慢对虾生长速度和品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五、气泡病的预防及处理
气泡病危害极大,但只要认识到位,我们就可以较好的预防和处理它,如:
1.水质较浓,酸碱度较高时,中午(12:00-17:00)开2个小时左右的增氧机曝气。[注:应该提前在早上开机]同时,水浓池塘投料前适当搅水利于增加对虾食欲,促进生长。
2.雨后转晴时及时加开增氧机,同时使用“速解安”,即可有效预防气泡病。 [注:它是表面活性剂,提高气体饱和度,成本高,却无效,纯属浪费] 3.慢性气泡病预防:定期使用芽孢杆菌等耗氧较大的菌制剂,[注:产生二氧化碳,降低PH,增加碱度]即可增加水体和空气的溶氧交换,又可控制藻类大量繁殖[注:使得水色不浓,透明度大,吸热少],保持水体清爽及维持适当的透明度。
4.急性气泡病预防及处理
预防方法:天气变化较大时,按照第2条进行预防。
处理方法:加开增氧机,同时适当加取含氧量较低的地下水,[注:不是低氧的水,是温度低的水]可有效缓解“氧中毒”症状,[注:氧中毒,第一次听说,谬误也]减少损失。
【注:1、此时不缺氧,增氧剂无效。2、气泡病一般伴随底质变坏,高温引起细菌大量繁殖,毒性物质增多,底改有效。3、上浮的虾不会下沉、不靠边,好像有救生圈托着。必须用网在水面拦截,捞起。4、除了升温外,碱度过低是否有关系,待论证。5、水面加冰块是奇招。】 提示:气泡病本身并不可怕,但其引起的继发感染、并发感染却能极大的降低我们的养殖成功率!因此,在以后的养殖过程中,通过正确的管理和操作来预防气泡病,也将而且必须成为我们西场地区养殖的首要工作。
厦门利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蒋鹏
|
-
总评分: 金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