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90
- UID
- 53596
- 积分
- 3616
- 主题
- 344
- 帖子
- 3272
- 精华
- 4
- 经验
- 3616 点
- 金币
- 8563 元
- 注册时间
- 2012-11-17
   
TA的每日心情 | 死哪去了 2013-7-9 10:50 |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帖子
- 3272
- 精华
- 4
- 经验
- 3616 点
- 金币
- 8563 元
- 注册时间
- 2012-11-17
|
受低迷欧美经济影响,众多罗非鱼加工厂商为争夺订单压低收购价,致使罗非鱼价格陷入低谷,令罗非鱼精养户们苦不堪言。记者了解到,按4.1元/斤的最新收购价来计算,养殖户基本上是在“打白工”了。
为绕过收购商的低价屏障,中山有养殖户大胆与商超合作,用“农超对接”的方式降低罗非鱼的精养损失。有专家表示,水产精养模式固然盈利空间比较大,但风险系数也较高,除走农超对接道路外,更重要的是选择顺应生态发展的绿色混养模式。
现象
精养户忧罗非鱼难耐寒冬提前贱卖
“今年水产养殖户的日子不好过。”17日,位于坦洲镇群联村绿色水产养殖区的养殖户叶老板向记者介绍,虽然仅有10余亩的罗非鱼精养面积,但自上月集中上市以来,价格一路下跌,前段时间最低收购价跌至3.5元/斤,“今年是亏定了。”
叶老板告诉记者,罗非鱼与水温有密切关系,最佳适应温度在22-25℃,10月份下旬有几天天气骤冷,附近有不少养殖户担心罗非鱼难耐寒冷,都以3.8元/斤的亏本价出售给了收购商,“当时卖得越多,现在亏损得就越严重。”
究竟,罗非鱼成本价底线是多少呢?南朗一罗非鱼精养户强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般情况,饵料系数约在1.5,饲料成本在3.0-3.3元/斤;塘租1000-1200元/年,以亩产2000斤计算,养殖一年两造或两年三造,塘租成本0.3-0.4元/斤;种苗成本约0.1元/斤;精养日常管理需要人力少,人工等其它费用约0.1元/斤,综合成本约在3.8-4元/斤,部分会在4.3元/斤左右。
探因
收购商打欧美危机旗号趁机压价?
罗非鱼收购价步入寒冬,原因何在?“我觉得是收购商故意在压低我们的收购价。”叶老板告诉记者,虽然说今年整体经济环境不太乐观,特别是欧美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低迷,出口需求量出现大幅度的下降,但这不应该由养殖户来承担,而且事实上中山的罗非鱼大部分都是走内销道路,这方面影响不大。
“现在罗非鱼一天一个价,这个也不是我们能控制得了的。”一直负责中山区域的斗门一家收购商则表示,目前中山罗非鱼主要分加工成罐头出口和直接送往市场出售两条销路,不过由于大部分罗非鱼都有两三斤重,销往市场销售给家庭消费者,一般三四口的家庭会因鱼太重吃不完不愿意购买的情况,从而直接给内销市场打个结,导致这块市场所占比重不断缩小,中山罗非鱼大部分也是以加工出口为主。
破解
走农超对接可降低经济危机的损失
天气渐冷,罗非鱼养殖户如何摆脱欧美经济危机,走出低价困境减少损失呢?日前,养殖户叶老板想了一个办法,希望能绕过收购商的低价屏障,直接与商超对接走内销的道路。19日,她通过各种渠道散发罗非鱼出售信息,与珠海香洲区一家农贸市场和商超取得联系,并达成了以4.8元/斤出塘价的合作协议。
“养殖与商超零距离对接,可达到多赢的效果。”珠海香洲区某商超负责人表示,农户将罗非鱼卖给收购商,收购商卖给批发商,批发商再卖给供应商,供应商再卖给超市,这是传统的销售渠道,由于中间环节太多,层层盈利后自然价格贵了,罗非鱼的价格可能已从3.8元/斤涨价6元/斤,最终损失还得农户和消费者来承担。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传统的供应链采购模式下,介于农民和超市之间的中间环节约分配了商品 30%—40% 的利润,“农超对接”省掉中间环节后,农民可以增加10%的收益,消费者可以获得10%的让利,还能追溯产品来源,有利于保证食品安全。
“一直以来,我们都建议农户走混养的道路,这样可降低损失。”水产养殖高级工程师梁健文告诉记者,混养是水产养殖的一种绿色生态养殖模式,通过养殖不同的品种优化养殖结构,同时又可降低风险系数,避免单一品种造成的损失,而且还可通过新品种创造新的市场价值。
(中山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