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2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冬季温棚培育大规格罗非鱼种试验

[复制链接]

235

主题

4

听众

1323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39
精华
50
经验
1323 点
金币
1309 元
注册时间
2010-5-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8-10 09:25: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jeremy 于 2010-8-10 09:26 编辑

    冬季温棚培育大规格罗非鱼能有效缩短养殖周期,达到较高的培育成活率,以及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同时也能避免冻灾损失,减少低水温造成的应激和病害,降低养殖风险


□文/南宁市水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 甘文林 黄立春 南宁市水产畜牧兽医局 黄剑峰

罗非鱼属热带鱼类,其生长的适宜水温为16-34℃,最适水温为25-31℃,水温降至12℃或以下并持续5-7天以上就会冻伤致死。南宁市正常年份的12月至来年3月池塘水温在11-23℃之间,罗非鱼在这段时间里几乎不生长或生长缓慢,故生产大规格越冬罗非鱼种的传统做法是:在每年的12月份(越冬)前就把罗非鱼种培育至10-20克/尾的规格然后越冬,到来年的3月底4月初供应10-25克/尾的鱼种用于成鱼养殖,培育周期较长。在冬季放养罗非鱼苗并培育成大规格鱼种的方法则未见有报道,为缩短养殖周期,南宁市水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利用隆安县南圩镇杨湾社区的两口池塘(配有塑料薄膜大棚)进行试验,并于今年的1、2月引进两批罗非鱼苗(规格为6-7朝,约 0.16克/尾)共35.8万尾进行培育试验,分别经91天和76天的培育,至4 月 26 日共销售平均规格为 12.7克/尾的罗非鱼种30.95万尾,平均培育成活率86.5%,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池塘条件 本试验1号塘面积为3.85亩,池深1.8米,淤泥深0.1米;2号塘为6.95亩,池深1.7米,淤泥深约0.15米。两口塘水源充足,能排能灌。

1.2 池塘准备 用于试验的两口池塘于2009年12月15日完成塑料薄膜的覆盖,做成温棚,1号塘排掉部分池水,使池水水深降至0.90米时于2010年1月10日用茶子饼(又称茶麸)按20公斤/亩的用量带水清塘,同时按150公斤/亩的比例施经发酵的有机肥,1月17日用该基地现有的罗非鱼苗进行试水24小时,安全后进苗;2号塘准备工作与1号塘相同,时间相应延迟至1月30日。1号塘和2号塘分别配备1.5千瓦叶轮式增氧机1台和2台,池塘其它条件见表1。

1.3 鱼苗放养 清好池塘后选择晴朗的天气,分别于1月21日及2月10日从海南省定安县调入两批某品牌罗非鱼苗(吉富品系)共 35.8万尾放养于1号和2号塘,采用塑料袋充氧汽车运输,运输用时12小时,放养前做调节温差(温差调至2℃内)及缓苗处理(减少水质差异应激),并做抽样过数,1、2号塘放养情况见表1。

1.4 饲养管理 从放养鱼苗的次日起,按每天2次(上午9-10时,下午4-5时)投喂某厂生产的罗非鱼鱼苗粉料(粗蛋白含量为39%),上、下午比例为4:6,第1天按鱼苗总体重的10%左右投喂,采取定点慢洒并制造声响使鱼苗形成条件反射,根据鱼苗吃食每天喂量递增5-10%,摄食时间以15-20分钟吃完为宜,1周后即可在粉料中掺入少量粒径为1.0毫米的同品牌的鱼种膨化浮水颗粒料(粗蛋白含量为38%),然后过渡为鱼种膨化浮水颗粒料直至鱼种上市。

1.5 水质调节与保温处理 鱼苗下塘后每隔4-5天注入清洁泉水使池塘水深增加4-5公分,直到池塘最高水位,中途遇到水质明显老化则排掉部分池水,再注入清洁泉水使池塘恢复原来水深,换水量控制在20%以内,避免水温激烈波动对鱼苗生长不利;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水温及棚内气温,遇到棚内气温升至30℃时即打开增氧机搅动塘水2-4小时,以利增氧及水温的提升,棚内气温升至33℃时即打开温棚的两头的薄膜使棚内空气流通。

1.6 鱼病防治 通过调节水质并维持良好的水质来增强鱼苗的体质,提高其抗病能力。自鱼苗下塘之日起:每天巡塘至少1次,细心观察池边有无死鱼及鱼的活动是否正常,坚持每天捞取3-5尾鱼苗进行车轮虫、指环虫等寄生虫检测,发现寄生虫明显寄生并出现死鱼时及时施药治疗,出现死鱼且排除寄生虫寄生引起的须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后才对症下药。

2、试验结果

1号塘经91天的培育,于4月21日全部出塘,共获均重为13.7克/尾的罗非鱼种14.02万尾,培育成活率为88.7%;2号塘经76天的培育,于4月26日全部出塘,共获均重为11.9克/尾的罗非鱼种16.9万尾,培育成活率为84.5%。两口池塘共产均重为12.7克/尾的罗非鱼种30.95万尾,平均成活率为86.5%。

本试验总投入为76806元,总收入为99040元;投入产出比为1:1.29,投资收益率为28.95%,具体数据见表2。

整个养殖周期只出现一次病害:3月上旬两口池塘先后感染车轮虫病,由于发现及时并对症施药,损失很小。

水产前沿网


3、分析与讨论

该试验利用冬季(淡季)池塘覆盖塑料薄膜大棚进行罗非鱼大规格鱼种的培育取得86.5%的较高成活率,以及较高的投资收益率(28.95%)。

南宁冬季的池塘水温多在12-23℃,罗非鱼在此水温条件下生长缓慢甚至不生长,该养殖模式改变了南宁市传统的罗非鱼种培育与越冬分开的养殖方式,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缩短生产时间2个月以上。

该试验采取池塘覆盖塑料薄膜大棚进行保温养殖,使池塘环境始终保持一个相对适合罗非鱼生长的条件,保证罗非鱼种在越冬期间亦能正常摄食、生长,保持良好的体质,明显提高越冬期间的抗病抗冻能力。

4、结论

以上生产结果表明:在广西中南部及相同气候的地区,利用冬季(淡季)池塘覆盖塑料薄膜大棚进行罗非鱼大规格种的培育在生产上可行,可明显缩短生产时间,提高池塘使用效率。

该试验的应用可避免冻灾损失,减少低水温造成的罗非鱼应激和病害,降低养殖风险。

5、建议

该试验由于条件所限仅获得有限的数据,仍有很多的数据有待验证,如:鱼苗的最佳放养时间与规格,最佳放养密度等。

根据该试验的情况合理调整成鱼养殖时间,使之与该养殖模式相互衔接,以提高生产效率。

值得开展其它品种相关试验,探讨该模式在其它养殖品种的越冬培育生产上的应用可行性,如:龟鳖、淡水白鲳、笋壳鱼等。(本刊原创稿件,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金币 收起 理由
水宝宝 + 2 + 2

总评分: 经验 + 2  金币 + 2   查看全部评分

29

主题

5

听众

729

积分

三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323
精华
2
经验
729 点
金币
971 元
注册时间
2010-8-29
沙发
发表于 2010-12-25 10:50:20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不错,今年实践下。
子非鱼熟知鱼之乐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