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尾病鱼到手上时,须先检查外观,是否有异常之处,例如是否有出血或是有寄生虫或是溃烂 .........等,翻开鳃盖以肉眼检查鳃丝,观察是否有异状,到目前为止是一般鱼友都可以自己做的工作,这些也是检验病鱼的最基本的工作。 而接下来就比较複杂啦 以肉眼观察鳃丝后,剪下鳃丝以 生物显微镜( 新视窗显微镜效果更佳,可升级,总放大倍数可达到2000 倍)观察,通常由低倍率开始检查是否有寄生虫,或是做鳃丝抹片以染寄染色后以 1000倍的由境观察是否有大量异常的细菌出现,但这只能作为参考,因为鳃丝上通常会有不少的细菌附着,因此很难断定我们所观察到的细菌就是引起疾病的病原。 接下来将鱼解剖观察内脏器官是否异常,例如是否有腹水,肝脏或脾脏是否肿大或出血,肠道是否异常积水。外部观察后接下来就是要采 疾病原菌了,在实验室会将勾菌环烧红冷却后插入组织后划于细菌用培养基上,不同器官皆要方开培养,培养24小时后观察是否有细菌生长,通常鱼的病症是细菌引起的可在培养基上看到很纯的菌落 ,也就是细菌的颜色大小外观都是一样的,接下来就要鑑定细菌的种类了,因为只知道是细菌引起的是不够的,细菌基本上分为阳性菌跟阴性菌,这两类有不同的治疗药物,所以至少要搞清楚是阳性菌或阴性菌才能对症下药,接下来就是进行革兰氏染色以鑑定细菌是阳性菌或阴性菌,一般的鳃部抹片或内脏的抹片都可以做此染色,知道细菌是阳性或阴性以后,就是做细部的确认细菌的种类,目前一般检验单位或实验室都使用商业的鑑定套组,在实验室常用的是API 20E,Microgen以及Biolog这三种鑑定系统,这三种都是不同公司生产的快速鑑定系统,当然鑑定系统有分肠内菌专用,阳性菌专用,阴性菌专用或是某类特殊菌属专用的鑑定系统,一般都可以鑑定到种,而也可以以传统的生化特性来做分类, 依细菌的一些特性来做分类,但所花的时间较久也较麻烦,一般商业的鑑定系统约24小时就可知道结果,最慢的也只要48小时就可以知道所分离的细菌是什么菌了,当知道细菌的种类后,接下来就是做抗药性试验,这个试验可知道哪些抗生素可用来抑制细菌,这个结果可以当做我们用药的参考。 以上只简略介绍最基本的 数码显微镜鱼病检验流程,要证明引起该疾病的病源最好的结果是由病鱼分离出来的病鱼,在以人为方式感染健康的鱼同样可以引起相同的症状,这样才能确定该病原是该病症的病原菌,当然随着研究者的领域会有不同的研究方向以及研究方法。 福建显微镜专家——泉通电子 www.fjqt.com编辑整理。
|